文档详情

质量管理体系笔试大纲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4.31KB
约9页
文档ID:38798851
质量管理体系笔试大纲_第1页
1/9

质量管理体系笔试大纲质量管理体系笔试大纲1中 国 认 证 认 可 协 会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笔试大纲(GB/T 27024 认可项目)第 2 版文件编号:CCAA-223发布日期:2009 年 2 月 19 日 实施日期:2009 年 3 月 1 日©版权 2009-中国认证认可协会2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笔试大纲(第 2 版)1.总则本大纲依据 CCAA《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以下简称注册准则)制定,旨在通过统一的笔试,客观、公正、全面地考核参加考试人员满足注册准则中“2.4 知识要求”的程度,及其基本的个人素质情况,为 CCAA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实习审核员注册申请人的能力提供依据本大纲适用于拟向 CCAA 申请注册为质量管理体系实习审核员的人员2.考试要求2.1 考试对象已完成符合注册准则 2.2.4 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的人员参加考试时,考试人员需提供本人身份证件和审核员培训证书原件2.2 考试方式考试为书面闭卷考试,考试试题由 CCAA 统一编制考试分为基础知识和审核知识两部分,分别安排在同一天的上、下午进行,每部分考试时间为 2 小时参加基础知识考试时,考生不能携带任何参考资料;参加审核知识考试时,考生可参看 CCAA提供的、考场专用的 GB/T 19001-2008 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文本。

申请人可以一次参加两个部分的考试,也可以一次参加一个部分的考试,两个部分都合格方为通过考试考生应严格遵守考场规则(见附件一)违反考场规则者,将取消考试资格和考试成绩2.3 考试频次及地点考试原则上每季度末月下旬组织一次,每次在北京和选定的国内大中城市设立考点CCAA将提前发文通知报名,申请人可在每次设立的考点范围内选择地点报名并参加考试,具体的考试日期、地点及安排在考试前 1 个月公布2.4 考试费用CCAA 根据《认证人员注册收费规则》收取考试费用报名截止后,无论是否参加考试,考试费用将不予退还2.5 考试的题型及分值2.5.1 基础知识部分考试的题型及分值分值分布1. GB/T19001-2008 标准理解 约占 65%2.GB/T19000-2008 标准理解、质量管理工具相关知识 约占 20%3.法律法规知识 约占 10%34.个人素质 约占 5%题 型 数 量 单题分值(分) 小计分值(分)单项选择题 40 1 40判断题 30 1 30多项选择题 15 2 302.5.2 审核知识部分考试的题型及分值分值分布1.审核及认证知识 约占 75%2.标准、质量管理工具和法律法规知识的综合应用 约占 15%3.对审核员管理的通用要求及组织状况、管理运作 约占 10%题 型 数 量 单题分值(分) 小计分值(分)单项选择题 20 1 20判断题 15 1 15简答题 3 5 15阐述题 2 10 20案例分析题 5 6 302.6 考试合格判定基础知识部分和审核知识部分考试的满分均为 100 分,每部分 70 分(含)以上合格,两部分均合格方能通过考试。

2.7 考试结果发布CCAA 将在考试结束后 45 天内,公布考试合格人员名单3.基础知识部分的考试范围和内容3.1 范围a. 注册准则 2.3.1 个人素质b. 注册准则 2.4.1.2 质量管理体系c. 注册准则 2.4.1.3 法律法规3.2 内容3.2.1 GB/T 19001-2008 标准(以下序号以 GB/T 19001-2008 标准的条款号为序)理解本条款中列出的内容0 引言a.影响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的 6 个因素b.标准的目的、用途、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的关系c.过程方法、PDCA 的含义4d. GB/T 19001 与 GB/T 19004 标准的关系e. GB/T 19001 标准与其它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1 范围a. GB/T 19001-2008 标准的适用范围b. 遵守法律与符合标准的关系,满足产品要求应包含的几项内容c. 标准中,术语“产品”适用的范围2 应用 标准要求的通用性、“删减”的要求和条件3 引用标准 引用的标准是 GB/T 19000-2008 标准4 质量管理体系4.1 总要求a. 建立、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有效性的总体思路b. 外包过程的含义、识别和控制要求及影响对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的 3 个因素c. 外包过程和 7.4 的关系4.2 文件要求a.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类型b. 质量手册必须包括的内容c. 文件控制的目的和重要性,文件控制包括的七个方面的内容d. 记录与文件的关系及控制要求,记录的作用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的内容和证据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体现,与 7.2.1 条款、8.2.1 条款的关系5.3 质量方针的制定要求和管理要求a. 质量方针应包括的两个承诺、一个框架b. 质量方针的管理要求及与质量目标的关系5.4 策划的控制要点a.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与标准 4.1 条款和质量目标的关系b. 质量目标应包括的内容,质量目标的管理要求c.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内容与要求5.5 职责权限和沟通a. 内部沟通的内容、目的、方法和措施5.6 管理评审a. 管理评审的目的与要求b. 管理评审输入、输出内容6 资源管理56.1 需要确定和提供资源的两个方面6.2 人力资源a. 考虑的四个方面的因素,对人员具备能力能够胜任的要求b.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的人员的范围c. 满足人员能力要求的措施及其评价,记录的要求6.3 对基础设施控制的范围和要求6.4 工作环境所涉及的对象、范围、要求和内容7 产品实现7.1 产品实现策划a. 产品实现策划的对象、范围及 4 项内容b. 对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的理解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a. 产品要求包括的 4 个方面,交付后活动的内容b. 产品要求评审的目的、对象、时机、方法和内容c. 组织与顾客沟通的安排与控制7.3 设计和开发a. 产品设计和开发策划应确定的内容b. 产品设计输入与设计输出包括的内容,设计输入与输出的关系c. 产品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的内涵、区别和方法( 可单独或以任意组合的方式进行并记录)d. 产品设计更改的控制要点7.4 采购a. 对供方评价和选择的要求,评价的方法b. 评价、选择和再评价供方的准则c. 采购过程的控制要求d. 对采购信息的基本要求,采购信息的内容应充分和适宜e. 适当时采购信息应包括的三个方面要求的具体含义f. 采购产品的验证7.5 生产和服务提供a.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策划及其控制的要求b. 交付后活动的类型c. 过程确认的目的、对象和要求d. 标识的三种形式和作用及其区别e. 顾客财产的类型(包括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及控制要求6f. 产品防护涉及的对象、内容、要求与方式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a. 监视和测量活动的区别,监视和测量的范围,校准和检定(验证)的关系b. 对测量设备的控制要求c. 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组织应采取的措施d. 校准和验证(检定)结果的记录要求e. 对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计算机软件的确认要求8 测量、分析和改进8.1 总则a. 对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策划的要求、范围和目的b. 对包括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的确定要求8.2.1 顾客满意a. “顾客满意”的概念b. 对“顾客满意”的信息获取、利用的要求c. 获取“顾客满意”的信息的方法8.2.2 内部审核a. 内部审核的时机、目的、作用及实施要求b. 审核方案的策划要求c. 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的要求及程序文件的内容d. 审核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要求,审核员的选择e. 纠正和纠正措施要求及跟踪活动要求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a. 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及要求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a. 产品监视和测量的目的、对象、时机和记录的要求b. 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的要求8.3 不合格品控制a. 对不合格品控制和处置的目的和要求b.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的要求c. 纠正后再验证的要求8.4 数据分析a. 数据分析的目的、输入和输出的要求8.5 改进a. 持续改进的概念,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活动7b. 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目的和要求3.2.2 GB/T19000-2008 标准理解、质量管理工具相关知识1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重点理解:a.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含义b.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在 GB/T19001-2008 标准中的体现和应用2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重点理解以下基础:a.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产品要求的区别和相互关系b. 过程方法c. 文件的价值d.持续改进e. 统计技术的作用3 术语和定义了解 GB/T 19000-2008 标准中的所有术语和定义。

重点理解以下术语及其相互关系:质量、要求、质量管理、产品、质量策划、质量计划、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过程、程序、不合格、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持续改进、文件、特性、返工、返修、顾客、顾客满意4 质量管理工具相关知识a. 统计技术--GB/Z19027-2005《GB/T 19001-2000 的统计技术指南》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目的、 范围和作用--描述性统计的概念、益处和用途;均值、标准差、趋势图(也称“运行图”),散布图,直方图的概念和作用--过程能力分析、过程能力指数和实际过程能力指数的概念;用途;表述及计算--抽样的概念、益处及用途--统计过程控制及 SPC 图的概念、益处、用途和常规控制图的类型(计数控制图和计量控制图)b.重点掌握 GB 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 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标准中:--标准的适用范围--术语:检验批、批量、样本、样本量、抽样计划、抽样方案、正常检验、加严检验、放宽检验、过程平均、接受质量限--标准第 5、6、10 章的内容以及第 9 章的“转移规则”8c.了解失效(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六西格玛的概念3.2.3 法律法规a.《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b.《认证及认证培训、咨询人员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 2004 年第 61 号)c.《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产品质量的监督 第十二条至第十七条 第二十条 第二十一条第三章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d.《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标准的制定 第六条 第七条第三章 标准的实施 第十四条至第十七条e.《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计量检定3.2.4 个人素质a. 阅读理解能力b. 观察感知能力c. 分析判断能力d. 逻辑推理能力4. 审核知识部分的考试范围和内容4.1 范围a. 注册准则 2.3.2 审核原则b. 注册准则 2.4.1.1 管理体系审核c. 注册准则 2.4.1.4 组织状况d. 注册准则 2.6 审核员行为规范4.2 内容4.2.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述a.GB/T 19011-2003 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审核、审核组、审核员、能力、审核准则、审核证据、审核发现、审核结论、审核委托方、受审核方、审核方案、审核计划、审核范围b.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c.审核原则d.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阶段及活动9e.审核方案与审核计划的不同点4.2.2 审核的启动a.指定的审核组长,审核组长和审核员的职责b.影响确定审核组组成和规模的因素c.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的内容和确定原则d.确定审核是否可行的重要性,确定时需考虑的因素e.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联系的目的及责任人4.2.3 文件评审a.文件评审的时机、目的、作用、内容、依据、评审意见和结论b.现场初访的意图和时机4.2.4 现场审核的准备a.编制审核计划的要求(编制人、作用、提交的时间和修改)b.审核计划应包括的内容c.审核计划在现场审核中的灵活性d.审核人日的确定依据和影响因素e.审核组工作分配的原则f.审核工作文件的内容和使用要求,在审核中使用检查表的益处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