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1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布鲁****店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01MB
约17页
文档ID:188878959
2021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1/17

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 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 第 117页 2021 年山西中考化学试卷 第 I 卷 选择题(共 50 分) 化学部份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 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每年的 3 月 12 日,习近平总书记都身体力行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并诠释造 林绿化、厚植绿色中国的重大意义造林绿化化最主要的作用是( ) A.储备工业原料 B.改善生态环境 C.阻止阳光照射 D.生产农家肥料 【考点】化学与环境 【难度】 【答案】B 【解析】植物可以改善空气质量,防止水土流失等,所以造林绿化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2. “天丝”被誉为 21 世纪的绿色纤维,兼具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优势,在高新科技方面应用广泛以下 领域一般不使用天丝的是( ) A.航空航天 B.新型材料 C.纯棉制造 D.轨道交通 【考点】材料;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 【难度】 【答案】C 【解析】纯棉制造需要用棉花,“天丝”不是棉花,所以纯棉制造不使用 3. 锰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较多。

下列化合物中,锰为+2 价的是( ) A.MnO2 B.KMnO4 C.K2MnO4 D.MnCl2 【考点】化合价计算 【难度】 【答案】D 【解析】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A、二氧化锰中氧为-2 价,所以锰为+4 价,错误; B、高锰酸钾中钾是+1 价,氧是-2 价,所以锰是+7 价,错误; C、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是+6 价,错误; D、氯化锰中氯元素是-1 价,所以锰元素是+2 价,正确; 4. 袁隆平院士为我国杂交水稻高产稳产做出了突出贡献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 物、脱壳后产出的大米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其富其富含的营养素是( ) A.水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水稻 【考点】六大基本营养素 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 第 217页 【难度】 【答案】B 【解析】大米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 B 5. 5 月 15 日,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火星上有峡谷山群、尘埃风暴, 昼夜温差较大安全 着陆无需考虑的因素是( ) A.火星地形地貌 B.探测器金属硬度 C.火星岩石成分 D.探测器外壳熔点 【考点】性质与用途 【难度】 【答案】C 【解析】火星岩石成分和安全着陆并无关系,无需考虑 6. 开心是一剂良药。

人在高兴时,机体会分泌一种叫缩氨酸的荷尔蒙,它由 250 个氨基酸构成,能杀死 95%的癌细胞该物质所含的元素种类有( ) 6.1 种:C B.2 种:C、H C.3 种:C、H、O D.4 种:C、H、O、N 【考点】氨基酸元素组成 【难度】 【答案】D 【解析】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主要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故选 D 7. 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后人仿照其实验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如图) 实验过程中, 逐渐减少的气体和逐渐增多的物质是( ) A.O2、P2O5 B.P、P2O5 C.O2、P D.N2、P2O5 【考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难度】 【答案】A 【解析】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所以逐渐减少的气体是氧气,逐渐增多的物质是五氧化二 磷,故选 A 8. 核电设施泄漏产生辐射时,人们需服用非放射性碘片(标签如下) ,保障该碘在甲状腺里达到饱和 以 减少放射性碘(相对原子质量为 131)的吸收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两种碘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B.碘片属于纯净物 C.标签中 KI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0 D.两种碘对人体影响不同 【考点】化学式计算;物质分类 【难度】 【答案】D 【解析】A、非放射性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27,放射性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31,两者不相同,错误; B、碘片主要成分是碘化钾,还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C、标签中碘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7+39=166,不是 170,错误; D、两种碘一种有放射性,一种没有,对人体影响不同,正确; 故选 D 中文名:碘片 主要成分:碘化钾KI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127 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 第 317页 9. 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独特的学科思想。

下图所示,当把胶头滴管内液 体全部滴入试管中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分子运动 B.处理酸性废水 C.证明反应发生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实验评价 【难度】 【答案】A 【解析】A、浓氨水易挥发,滴入后蘸有酚酞溶液的纸条会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 B、加入过量氢氧化钾溶液,废水会变为碱性,仍然对环境有影响,错误;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不能和氯化亚铁溶液反应,错误; D、硝酸钾和硝酸银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故选 A 10.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与实验,推理与判断,如不考虑水分蒸发,最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 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熟石灰 0.18 0.16 0.14 0.11 0.09 溶解度/g 硫酸铜晶体 14.3 20.7 28.5 40 55 A 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6% B 中加入氢氧化钠的过程中,有氢氧化钙析出 C中棉线上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 34.3g D 中加入氢氧化钠前、后均为硫酸铜饱和溶液 【考点】溶解度 【难度】 【答案】B 【解析】A、 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是 0.16g,该温度下饱和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0.16g/100.16g=0.16% ,所以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是 16%,错误; B、中新制的澄清石灰水是饱和,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会有氢氧化钙析出,正确; C、中硫酸铜溶液的总质量不确定,所以无法确定析出固体的质量,错误; D、中加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会和硫酸铜反应,所以溶液中硫酸铜会减少,且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溶液温度升高,硫酸铜溶解度会变大,因此硫酸铜溶液会变为不饱和,错误; 故选 B 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 第 417页 第 II 卷 选择题(共 100 分) 化学部份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三、生活、生产应用题(水大题共 5 个小题。

化学方程 5 方程式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6 分 ) 【关注生活现象】 山西省大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着力推进文旅融合.通过转型跨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面展示了几 个旅游景点,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就相关问题表达观点完成 21 题24 题 图 I西侯度圣火 图 II壶口瀑布 图 III万年冰洞 21. 图:西侯度遗址是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 曾为全国二青会圣火采集留下了举国关注的佳话 圣火 采集,选用主要成分为 的天然气作为清洁燃料,圣火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点】天然气;化学方程式书写 【难度】 【答案】甲烷; 【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配平即可; 22. 图:壶口瀑布以排山倒海的雄姿著称于世,彰显中华母亲河的博大恢宏黄河已成为造福百姓的幸福 河,生活诸多方面都离不开她,黄河水在发展经方面可用于 浑浊的河水给牲畜饮用时, 事先应进行的简单处理是 【考点】水资源利用;水的净化 【难度】 【答案】灌溉/发电;沉降泥沙/静置沉淀 【解析】黄河水可以用于灌溉农作物或者用于水力发电;浑浊的河水含有大量泥沙,可以通过静置沉淀的方 法使泥沙沉降; 23. 图:万年冰洞诞生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时期。

冰洞内冰的物质成分用化学式表示为 ,与同 质量的水相比,其体积变 ,分子间的间隔变 【考点】化学式书写;变化的微观实质 【难度】 【答案】 ;大;大 【解析】冰是固态的水,和水是同一种物质,所以化学式与水相同,是 ;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分子间 间隔变大; 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 第 517页 24. 为保护我省地面旅游资源,西侯度遗址上的木制建筑应严禁烟火,理由是 为保障壶口瀑布等景点的环境卫生,应做到 【考点】燃烧条件;文明行为 【难度】 【答案】木材是可燃物/木材具有可燃性;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解析】木材属于可燃物,容易燃烧,所以木质建筑应严禁烟火,防止发生火灾;为保障景点环境卫生, 应该做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 【关注生产实际】 25.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一直以来,传统工艺不断改进现阶段,利用方解石(主要成分为 CaCO3 还含 有少量 MgO、Fe2O3、SiO2 等杂质)造纸已较为普遍,它取代传统的植物纤维造纸,全程无需用水, 原料 造价仅为传统造纸的 1/3 (已知:SiO2、聚乙烯塑料、 粘合剂均难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分析生产 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将方解石粉碎成纳米级超细粉末的目的是 。

(2) 混合器内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3) 利用方解石作原料生产纸张的优点是 (4) 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分析, 对使用的原料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5)成品纸张在保存过程中避免与酸接触, 若遇到稀盐酸, 则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考点】工业流程 【难度】 【答案】 (1)提高纸张质量/平整度; (2)搅拌; (3)成本低/节省木材; (4)使用可降解塑料/使用无毒无害 的粘合剂; (5) / 【解析】(1)该流程是通过将方解石粉,聚乙烯塑料粉粘合挤压造纸,将方解石粉碎成纳米级超细粉末可 以提高纸张质量;(2)混合器内需要搅拌使原材料混合均匀;(3)利用方解石作原料造纸取代了植物 纤 维造纸,全程无需用水,造价为传统造纸的三分之一,所以优点是成本低、节省木材,节约水资源等; (4)使用的原料中的聚乙烯塑料不易降解,容易造成污染,可用可降解塑料代替,粘合剂可能有毒,应 使用无毒无害的粘合剂;(5)方解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少量氧化镁、氧化铁、二氧化硅等杂质 ,二氧化硅、聚乙烯塑料、粘合剂均不和盐酸反应,所以成品纸张遇到稀盐酸,碳酸钙、氧化镁、氧化 铁会和盐酸反应,任写一个即可; 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 第 617页 气候变化中的海洋 海洋覆盖了地球 70%以上的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栖息地,有超过 25 万种生物生活 在其中, 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能源和交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忠实朋友。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系统热量不断增加海洋吸收 了绝大部分全球变暖的热量,还消化了 2-3 倍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气候变化速度及 影响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海洋变暖的速度增加了 1 倍在过去的 20 年里,所有大洋盆地 都观测到了持续数天到数月的极端海洋高温天气,即海洋高温热浪,它可以延伸数千公里的 范围,深达数百米热浪频发,易引起更强烈的热带气旋、厄尔尼诺现象等2006-2015 年,全 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约 3.6mm,为 1901-1990 年期间上升速度的 2.5 倍海洋在溶解了二 氧化碳后,酸性增强,会影响社蛎、蛤蜊等贝类的外壳或骨骼的形成 四、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 1 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7 分 ) 26. 26.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 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有 (举 1 例,下同) ,能源有 (2) 海洋吸收热量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 海洋消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海洋高温热浪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是 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统 ,人类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考点】能源;物质变化;环保 【难度】 【答案】 (1)海鲜/鱼;潮汐能/风能; (2)物理变化; (3); (4)降低生物活性/危害生 物生存;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