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战略思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22248894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战略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战略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战略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战略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战略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战略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战略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战略思考袁兆亿 李子彪近年来,科技创新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中央提出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更将其提高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对于我国的未来发展极具重要意义。当前全球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现代竞争模式在类型、结构和内容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自主创新已成为新一轮竞争的关键,由此不但突出了人才资源在现代竞争中的基础性作用,而且其影响也越来越深入地渗透于产业发展的各个层面。客观上,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变革及产业演化存在着阶段性差异,从而使得对竞争力基础的确定上存在着某种随机性和伸缩性,但是人才资源作为现代竞争力核心构件的本质却是无法改变的,其显示出来的关键作用正越来

2、越强烈地影响着国家创新力的发展。一、全力提升人才创新能力的比较优势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全球竞争的基本逻辑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竞争目标也出现了新的转移。工业经济时代面临的物质资源短缺难题,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已转变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人才资源短缺难题,这种新变化,使得全球竞争的模式要义更倾靠于以人才资源为基础的新发展。由于物质资本投入存在边际作用递减效应,而人才资本投入的边际效益却是递增的,这使得那些积极发展人才资源的国家拥有持续的发展后劲和巨大潜力,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构建创新型国家是一个历史进程,在此过程中不同国家的进展程度与普及层次差异显见,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各国的人才资源

3、发展状况密切关联。创新型国家是一种基于人才资源高度积累的社会形态,那些拥有高素质人才资源存量和巨大创新能力的国家和地区,不但具有强烈的吸收和消化外来技术能力,从而能够有效地改造和推进自身技术的发展,而且可以突破自身的局限去考虑和争取对外界资源、资本和技术的有效配置和利用,这正是人才资源带来的财富创造力的价值所在。传统的战略理论注重从外部环境研究竞争策略,但是新的竞争力理论则要求从内部条件研究竞争优势的来源,这不但使得以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现代竞争力优势理论的内在涵义更为突显,而且也是将一个国家的发展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的最重要标志,并由此形成创新型国家的竞争优势。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无论全球经

4、济未来发展的取向如何,以人才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竞争力基础是不会改变的。二、强化人才战略对创新资源整合的导向功能发达国家的实践一再表明,以人才资源发展为基础的战略模式,对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但有利于对创新型国家的打造形成强大支撑力,而且对于人才创新能力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具有积极的提升作用,进而可以有效地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发展进程。因此,确保人才战略从更高层面对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配合,在整体部署上以支撑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为要务,不但是应对当前竞争态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保证。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具有发展人才资源的巨大潜力,人才战略的实施将从根本上

5、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世界银行的有关分析报告指出,中国的经济前景取决于能否成功地调动和有效利用一切资源,特别是对人才资源的利用。因此,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实现人口的内涵型发展,扩充人才资源存量,提升人才创新能力已成为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当务之急。美园、芬兰等近二十多个世界公认的创新型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多次顺利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是与其坚持依靠坚实的创新型人才资源作为支撑密切相关的。知识经济之所以能够首先在美国崭露头角,最关键的也在于其拥有足够的创新型人才资源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国际竞争性质和形式发生明显变化时,发达国家政府

6、就迅速而深入地全面介入科学技术知识的产生、扩散和应用过程之中,全力推进国家创新战略的发展。美国总统克林顿于一九九三 年公布了一项技术支持计划,指出“投资于技术就是投资于美国的前途”。一九九六年七月,日本政府通过了一项计划,决定在其后的五年内,向科技投入一千五百五十亿美元的研究与开发经费,以资助“争夺地盘的战斗”。韩国也提出了“头脑强国”的目标。近二十年来,国家间的综合性竞争已使政府的职能发生了变化,各国政府的主导者角色日益凸显,反映了政府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中处于义不容辞的主导地位。这种反映国家综合实力的高级别较量,已使竞争的层次超越普通社会机构而上升到政府层面,从而表现为一种更综合,资源整合度

7、更高,也更为激烈的竞争。虽然从社会层面而言,科技创新的主体仍是科研机构和企业,但是科技创新已不再仅仅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自身的事情,而是以政府为主导(包括规划和拨款)的全社会共同事业,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也就很自然地被提升至更高的战略层面,体现出更强的国家意志。创新型国家的构建是在一定资源环境下发生的社会系统行为,需要依靠社会的力量来共同推进,需要从更深入和更广泛的角度对人才资源、政策资源、物质资源、环境资源等进行有效的整合。例如,要充分发挥人才政策对人才创新能力的激活作用,要加强人才创新与生产过程的结合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及要构建优越环境为人才创新营造良好氛围等等。事

8、实证明,当创新仅仅表现为散在的独立行为时,很难构成国家竞争力,只有通过高层面的全视域资源整合,并使人才创新成为一种具有规模的社会整体行为,创新型国家的构建才具有坚实的基础。三、发挥体制对人才创新潜能的激励作用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首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首先是体制的竞争。人才体制作为支撑人才竞争力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对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现代竞争表明,人才体制的经济社会多层面效应,使其越来越成为人才战略获得深层发展动力的重要来源。因此,人才强国战略在宏观层面的推进,首当其冲的必须是人才体制的创新。只有构筑起人才体制上的优势,才能确立

9、人才创新能力的发展优势。发达国家的创新能力之所以强,首先就在于其体制具有激活人才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存在差距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科技人才队伍缺乏创新智慧和创新潜能,而在于我们尚未真正形成能够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能量迸发的良好体制机制。多年来,我们人才工作的推进总是最容易在体制机制问题上遭遇各种瓶颈,这表明制度创新已成为人才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当前,我国提出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更使得人才体制的变革与创新成为一种强烈的发展要求,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正是这种要求的一个突显性标志。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们必须直接面对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因此人才体制

10、的优劣也将完全敞开在国际间的竞争之中,对于人才体制的竞争与评价也已远远超越国界,这使得人才体制变革和创新迟缓的任何国家都将在这场新的竞争中落败。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人才管理模式与我们竞争,如果我们的人才体制变革及创新不能与时俱进,那么体制的落差将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面临十分困难的处境。近年来,不少国内优秀人才流向国外,流向外企,他们所看重的除了其它因素之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追求一种更有利于个人发挥作用的体制。因此,构建创新型国家首先必须真正建立起一种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体制,以激励创新人才能够极尽所能地发挥作用,从而最终为构建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创新过程作为一个灰色系统,不但因为其具有

11、高风险及预期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因为其存在着受技术层面以外的不利因素影响的不确定性,包括诸如各种不利于创新的旧传统习俗和人文环境、科技创新精神缺失,创新文化供给不足,分配制度的公平导向高于效率导向,创新知识结构失衡,科技创业环境不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人才评价体系不科学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与一定的体制因素有关的,客观上人才创新能力的发展很难逾越现存体制框架的刚性约束,因此,我们必须十分警惕和避免人才创新能力的发展落入无形的“制度陷阱”内,从而对创新型国家的发展进程造成阻碍。四、提高人才自主创新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二零零五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家总理温家宝的讲话指出:“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

12、崛起的筋骨,我们国家已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科技创新作为当今世界规模强大的潮流,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重要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力提升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但目前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容乐观。我国专利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日本的九百九十四项、美国的二百八十九项、瑞典的二百七十一项等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巴西的二十二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发明专利的总数仅约为美国或日本的三十分之一,韩国的四分之一左右,高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多数为跨国公司所有。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典型产品源于本国技术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八,而我国只有

13、百分之四十三。我国发明的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仅有百分之十五,还有百分之八十五没有转入生产。我国每年的省部级科技成果有三万余项,转化为生产力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真正形成产业的只有百分之五,这种状况很难使我们在世界竞争中赢得优势。由于全球产业研发的尖端部分或核心环节,主要掌控在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手中,发达国家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上游,而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下游,因此当今的市场格局特征很大程度上是由外企主导的竞争。例如,我国作为光盘存储器生产大国,出口一台光盘存储器在美国的售价大约为二十九美元,但却要向外国公司缴纳二十一美元的专利费及包装费用,每台光盘存储器我们只赚两美元。我

14、国是计算机生产大国,但是我们生产的计算机大多使用英特尔的芯片,软件主要用的是微软的。这种大面积存在的“贴牌生产”模式在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某种捷径的同时,却没有大面积地激发起我们创新的热情,反而在无形中降低了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生长空间和发展动力,对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用五百七十亿美元从西方引进了共二点五万件专利。此后的十多年间,日本科研人员坚持自主创新,对这些专利进行二次开发,产生了许多“青出于蓝”的新专利,同时也培养起了日本的自主创新能力,使日本经济得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跻身世界前列。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把提升产业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要顺应产业竞争的需要,突出地把产业关键技术作为人才创新能力发展的聚焦点,不断提高人才创新能力与产业发展的适应度,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后的二次创新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我国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支撑我国产业的技术进步,确保构建创新型国家目标早日实现。(作者袁兆亿、李子彪,中国人事报2006-06-1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Labview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