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真题:2021年10月《课程与教学论》考试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真题:2021年10月《课程与教学论》考试真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考真题:2021 年 10 月课程与教学论考试真题自考真题:2021 年 10 月课程与教学论考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将课程开发的方法视为“工作分析”的是A.博比特B.哈罗普C.贾德D.查特斯2.提出课程是“具体存在的个体”的“活生生的经验”的是A.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B.存在现象学课程论C.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D.批判课程论3.下列属于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
2、的是A.实物教学B.非指导性教学C.教育性教学D.学案导学4.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卢梭5.兴盛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教学设计理论是A.科学教学论B.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C.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D.整合的教学设计理论6.要学会在高二历史课和高二地理课提供的学习经验之间建立起联系,这种学习经验的组织过程是A.纵向组织B.横向组织C.圆圈组织D.三角组织7.先行组织者策略常见于A.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B.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C.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D.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8.人本主义教育家心目中的教育目标是A.学习成绩提高 B.安度生活C
3、.自我实现D.参与政治生活9.学生能够理解交流内容中所包含的文字信息的目标行为或者反应。这一目标领域属于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动作技能D.知识领域10.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是A.普遍性目标B.行为目标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11.目标问题是学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其中,认为学校教育主要包括“训练”、“教学”和“引导”三个过程的教育家是A.布卢姆B.斯腾豪斯C.艾斯纳D.彼得斯12.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被称为A.课程目标B.课程选择C.课程实
4、施D.课程评价13.教学对话的范型是A.基础教养术B.自然教育论 C.精神助产术 D.发生认知学14.教师通过语言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是A.示范B.呈示C.展示D.口述15.适合于“集体思维过程”运用的教学方法是A.发现教学法B.提示型教学法C.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法D.自主型教学法16.在下列课程类型中,古希腊、古罗马学校中的“七艺属于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D.综合课程17.以开发、培育主体内在的、内发的价值为目标的课程是A.校本课程B.经验课程C.学科课程D.地方课程18.教学论是建立在实用主义或经验自然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代表人物是A.卢梭B.裴斯泰洛齐 C.杜威D.福禄倍尔
5、19.下列不属于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课程形态是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相关课程D.活动课程20.杜威提出的“附带学习”从实质上来说就是A.正式课程B.显性课程C.隐性课程D.实际课程21.下列不属于微观层面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同步学习B.班级授课C.分组学习D.个别学习22.在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中,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被称之为A.运作的课程B.理解的课程C.理想的课程D.正式的课程23.“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这种观点属于课程实施取向中的A.创生取向B.忠实取向C.相互适应取向D.消费取向24.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多种
6、不同的分类方式。其中,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所依据的分类标准是A.评价关注的焦点B.评价的作用性质C.评价与预定目标的关系D.评价的方法25.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这种评价是A.第一代评价B.第二代评价C.第三代评价D.第四代评价26.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是A.会话B.协作C.意义建构D.情境27.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这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A.情境教学B.随机访问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合作式教学28.随机访问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人本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主义理论C
7、.认知统觉理论D.认知弹性理论29.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即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从本质上支配其的是A.技术理性B.解放理性C.实践理性D.变革理性30.下列属于课程忠实取向视野中教学设计基本特征的是A.教学设计是一种工程、一种技术B.教学设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C.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D.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二、简答题二、简答题31.简述发现学习的内涵与特征。32.简述普遍性目标存在的缺陷。33.简述教师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提问”,应符合的基本要求。34.简述经验课程论的三种典型理论形态。35.简述班级授课组织的基特征。三、论述题三、论述题36
8、.请论述程序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及意义。37.请谈谈您对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认识。四、材料分析题四、材料分析题38.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 1:夸美纽斯在其“泛智课程”思想中,构建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体系。比如,在他的出生至6 岁这个阶段的“母育学校”里,就开设了 20 种科目形而上学基础、物理学基础、光学初步、天文学入门、地理学初步、编年史基础、历史入门、算术初步观念、文法学、修辞学入门、文学、音乐初步、经济学基础等,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把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所应具备的一切知识的种子播植到他的身上。材料 2:赫尔巴特认为应当培养人的“六种兴趣”,根据这“六种兴趣”设置相应的课程。
9、第一种兴趣是“经验的兴趣”,适应这种兴趣的科目有:自然、物理、化学、地理等,这些科目为了使学生获得自然的知识。第二种兴趣是“思辨的兴趣”,适应这种兴趣的科目有:数学、逻辑学、文法等,这些科目指向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种兴趣是“审美的兴趣”,适应这种兴趣的科目有:图画、音乐、学等,这些科目指向于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感。第四种兴趣是“同情的兴趣”,适应这种兴趣的科目有:国语、外国语等,这些科目旨在培养友爱、谅解的精神。第五种兴趣是“社会的兴趣”,适应这种兴趣的科目有公民、历史、政治、法律等,这些科目旨在培养群体合作精神。第六种兴趣是“宗教的兴趣”,适应这种兴趣的科目是神学。材料 3: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斯宾塞将“完美生活”分为五个领域,相应地,其课程体系也就由五个部分所构成。第一部分是生理学、解剖学。第二部分是读、写、算,以及逻辑学、几何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学等。第三部分是心理学、教育学。第四部分是历史、社会学,这是合理地调节自己行为所必须的知识。第五部分是绘画、雕塑、音乐、诗歌等,这是了解和欣赏自然、文化、艺术的知识。从课程类型的分类来看,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种课程类型?请结合材料,谈谈您对这种课程类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