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1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2285182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教育制度也在不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地理教学当中的核心素养其实质就是在当下以及未来的发展当中要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是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关键。同时地理核心素养强调的地理实践能力也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体现,学习地理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只有付出实践才能解决地理问题,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渗透核心素养是培养现代化全方位人才的重要方式。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渗透一、地理核心素养的概念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持的正确价值观。人地

2、关系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野外考察与室内实验、模拟相结合,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地理课程特有的学习方式。具备地理实践力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综合思维: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之间的综合研究。地理环境

3、的整体性决定了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对人类活动的评判必须借助综合思维。将地理的综合思维确认为地理核心素养是基于对地理学科内容和学习思维综合性的考虑。二、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渗透核心素养的策略(1)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习地理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并不是为了夸夸其谈炫耀学问,想要解决问题,教师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来寻求解决的途径。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当中,很多地理教师按照大纲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大纲要求的就去教,大纲没有要求的只字不提,需要学生自己了解,自己就不多说一句话,然后让学生掌握考试会用到的知识点,就算是完成了任务。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教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去实践,去探索

4、真知。重视实践教学既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渗透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2)采用全新的考核方式新的形势必须要有新的观念,地理教师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再利用传统的观念进行教学,进行评价。在以前的学习当中应试教育的观念较重,所有的教学任务都是围绕学生的考试来展开的,毕竟升学率是一个学校实力的重要体现。从目前来看短期之内还是要重视学生的考试方式,但是考试的内容可以进行转变,更多地考查实用性或者开放性的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化,不是简单的以对错来衡量。(3)地理思维的培养和渗透地理思维指的是,我们在认识和开发某一地区的经济或者解决某

5、一个地理问题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当地的地理条件,如地形地势、气候人文,同时还要以变化和发展的眼光,以长期的眼光来看待当下的地理问题,从而采取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培养地理思维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地理思维的培养主要就是在教学当中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地理知识的变化性,最终让学生形成全面的问题处理观念。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当中教师在提出一些地理问题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在“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的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水土流失的原因,同时结合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让学生观看水土流失的模拟动画,来验证学生的思

6、考观点。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将水土流失的原因说出来,以及水土流失的危害,从而引起学生对水土流失这一问题的重视。最后关于水土流失的治理,一般采取的措施就是植树造林,在河道当中硬化河堤与河床,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更多方法。(4)重视板书教学,强化地图意识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没有了地图地理就没有了意义,多媒体的兴起使得很多教师放弃了板书教学,所有的内容都采用多媒体来代替。不可否认多媒体确实有很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某些时候必须要结合板书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在早期学生对多媒体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其实这是源于新鲜感,现在随着多媒体的普及,学生逐渐出现了“审美疲

7、劳”,板书反而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板书在师生互动当中也是颇具魅力的,因此教师不能图省事,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这一内容当中讲解了伟大的西气东输工程,之所以要采取西气东输,是因为我国的资源存在着地区的不平衡,西部地区资源充沛,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缘故对资源的需求没有东部多。在教学当中除了要通过多媒体来展示西气东输的路线以外,还要通过板书来加深记忆。首先是西气东输的起点,然后经过什么地区,跨越了几个省市,多少千米,然后终点是哪里。通过板书一步步进行引导,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努力地去思考西气东输的路线,从而起到加深记忆的效果。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具

8、体体现,是培养现代化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方式,在教学当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方法就是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考核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强化地理思维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以地理的观点来看待现实的问题;不要盲目跟风,要强化学生的地图意识,将地理问题落实到地图当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因此,必须要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渗透核心素养。参考文献: 1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育,2005(5):29-30. 2苏晨,高超,赵希宁.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深度教学”思路探析J.地理教学,2017(17):13-16. 3陈亚丽,李文田.高中地理课堂深度教学的实践探讨J.地理教育,2017(7):56-57.-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