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分析 历史这门学科承载着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但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历史在中学教育阶段,一直处于不受重视的局面。这种局面既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高中历史在课程改革上势在必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这一理念就是有效教学。由于很多历史老师缺乏对有效教学的深入了解,在课堂上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也直接影响了有效教学目的的实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成为历史教育界的关注点。一、何为有效教学作为一线教学的教师,有效教学这个词语肯定是十分熟悉的,但是大多数教师肯定也存
2、在疑惑,究竟什么样的教学才可以称得上是有效教学。怎样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是否为有效教学,或者说有效教学的依据标准是什么。有效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要成功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学效果指的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简单讲就是投入尽可能少的教学精力反而得到相对较多的教学成果。二、新课程改革下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前提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1.知识和教学观念的转变首先,教师的知识观与教学观,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开展的前提之一。在传统观念下,高中历史教师认为,教学就是把书本中的历史知识和自己多年
3、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传达给学生。虽然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正确的,但是在传递自己所了解的知识时也给了学生一种固定的模式。这样就使得学生没有自己对待历史的观点和分析能力。所以在历史教师教授历史知识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要注意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2.主体观和师生观的转变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主体的确立是很难的,一方持的观点是教师中心论,另一方则是学生中心论,在新课程改革之后,这一问题仍没能解决,慢慢出现了双主体这一观点,即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主体。所以师生关系也直接影响着有效教学的成果。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可以把自己权威化和绝对化,不要树立自己掌握真理的形象。呈现给学生的不要是冷冰冰
4、的历史知识,教师就应该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够积极地参与,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教师也要大方承认自己的无知,不要不懂装懂。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建立和谐的历史文化课堂。3.人才观和评价观的转变作为一名教师,具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和价值观也会直接影响有效教学的开展。一般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或者是判断学生是否为人才,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成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就要转变这种依据成绩评价学生的观念。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现有的人才观和评价观。在评价观上,教师既要注重考查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在关注学习成果的同时,
5、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有整体评价和个性评价,要注意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展现出来的差异性,依据这些差异性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在人才观这一方面,历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的人才观,不可以只把目光放在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要注意到的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日后都会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也就说明每个学生都是人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要看到每个学生的潜力,关注每一位学生,转变之前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人才观。三、实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关键执行有效的教学方法1.课前准备阶段在进行有效教学的过程中,课前准备阶段是个很重要的阶段,有句话叫做“不打无准备之仗”,要在新课程改革的
6、背景下实现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要从做好备课工作开始,要确保自己的备课是有效的。只有做到有效的备课才能够顺利的开展课堂上的有效教学,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效的备课不仅仅包括对教材的深入了解,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关注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知识的差异性,最后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备课。2.课堂教学阶段首先要营造一种积极的课堂氛围,以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引入新的课程,把学生带入到历史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中。在课堂教授中,不论是关于历史事实的陈述还是提问相关历史问题,历史教师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自己真挚的感情,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中,师生进行情感交流,最后达到学习上的共鸣。引导学生由最初的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分析。结语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展开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进行有效教学时,教师要从教学准备阶段就严格要求,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够实现有效的教学。-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