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游戏]教案自画像.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22266703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游戏]教案自画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理游戏]教案自画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理游戏]教案自画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理游戏]教案自画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理游戏]教案自画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游戏]教案自画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游戏]教案自画像.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 画 像教师目标 目标1:了解学生的自我形象性质并学会接纳与欣赏。 目标2: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学生目标 目标1:澄清自己心目中的自我形象。 目标2:形成设计美好自我形象的意识和奋斗精神。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活动方式,帮助学生澄清自己心目中的自我形象,并积极引导学生为自己设计美好的自我形象,启发学生为实现美好的自我形象而努力奋斗。教学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为自己设计美好的自我形象。根据以上分析,在组织本课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毫无忌讳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流露自己的亲身感受。参与各种活动,从活动中得到启发、帮助。因此,本课教学计划对“明镜台”的故事,事先安排一位学生,用讲故事

2、的形式开始,以引学生。“智慧泉”里灵灵的故事,用幻灯把灵灵的形象画在幻灯片上,边指画边讲故事,体现一种真实。“我的自我形象如何”这块内容作适当调整,由原来的20个句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现在的感受把它们标出来,改成学生自我满意程度调查表,共10题,内容更贴近主题,具有可操作性。教学准备1、指定一位学生事先准备“明镜台”里的两则故事,要求语言清晰、流畅并体现故事的生动性。2、教师给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份自我满意程序调查表,事先打印在纸上,活动时发给学生。3、准备一张幻灯片,上面画有灵灵的画像。4、请同学们每人准备一张自己最喜欢的照片。活 动 设 计讲小故事两则让事先准备好的一位同学上台讲故事,要求速度不

3、能太快,语言清晰,体现故事的生动性。集体讨论 教师提示:同学们,听了两则故事后,你能发现其中的道理吗?大家畅所欲言,如果学生一下子答不上来,教师要帮助引导。用幻灯片讲故事 课前把灵灵的画像画在幻灯片,出示幻灯片,教师指着灵灵的画像讲解灵灵的故事。回答问题 听了灵灵的故事后提问:灵灵的自我形象如何?她为什么自卑?同学们为什么瞧不起她?让同学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加以引导。小组竞赛分四人小讨论,如何帮助灵灵重新设计并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然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最后评比哪一组是最佳心理医生。我的自我形象如何散发学生自我满意程序调查表,每人一份,上面有10个句子,每个句子有四个答案:很满意;较满意

4、;不太满意;很不满意。根据自己的态度把序号标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完成调查表前,教师说明: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分析了灵灵的自我形象,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同学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之处就更多,有容貌上的不同,体态上的不同以及性格上的不同等等。那么同学们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呢?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自我满意程度调查表。1、当我想到自己容貌时,我感到( )2、当我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身材时,我感到( )3、当我看到自己的皮肤时,我感到( )4、当我想到自己的性格时,我感到( )5、当我想到自己的意志时,我感到( )6、当我想到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时,我感到( )7、当有人问起我记忆力如何时,我感到( )

5、8、我对自己的理解能力感到( )9、我对自己的社交能力感到( )10、我对自己的谈吐感到( )自我激励与自我暴露教师说明,从调查过程来看,每个同学对自己有满意之处,也有不满意之处,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看同学们对自己的哪些方面持不满意态度。每人说一条自己感到最不满意的地方,教师将这些内容写在黑板上。发言结束后,请同学们谈谈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可改变的,并简要说明为什么。为自己画像先让同学们看下面一位同学的故事,婷婷是如何设计自我形象的。拿出自己的照片,贴在书上,为自己设计最满意的自我形象,有时间的话可以相互交流一下。教师提醒学生,为了实现美好的自我形象,你必须像婷婷那样作出努力。让同学们为自己

6、写几句鼓励自己的话,并记在心里,时常默念自己写的话,用来激励自己,实现美好的自我形象。可以参考自信文章,也可以自己写,只要符合题议,都可以。反思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或者说认识自我,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所认识自己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和智力。只有人才有这种能力。人的自我意识并非生而有之,而是在社会环境中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情况下,在与他人互助的过程中萌发的。具体地说自我意识产生于婴儿期。从初中开始,他们对别人和自己的评价逐步转向内部世界,开始更自觉地评价别人和自己的个性品质,与此同时越来越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成人评价的影响。到了青春期,

7、自我评价的能力基本趋于成熟,能够从具体行为概括出自己的个性品质,对自己的智力和个性特征作出全面和稳定的评价,可见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学习过程,是一个离不开成人和社会环境的活动过程,或者说青年人的自我意识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人对自我的认识始于幼年,成熟在青年。在人的自我认识的过程中,由于认知的对象和内容不同,可把自我认知分成生理自我认识、社会自我认知和精神自我认知三部分。三者之间各有不同的作用。1、生理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容貌、身材、风度、健康状况等物质机体的认知。因此又称物质自我认知。在青年期,由于性的成熟,身体变化极大,使青年人对自己的躯体变化予以特别的关注,产生强

8、烈的评价意识,出现诸多烦恼或恐惧,并伴随诸多的自卑的体验,引起心理不平衡。2、社会自我认知:是指自己活动中的地位、名誉、财产及他人的相互关系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被他人或群体所关注的反映。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的是有地位、有威信、受欢迎和被重视的,他便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和他人满腔热情,体会到自己生活在世界上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他感到世上的一切满足个体尊重的需要,社会使他产生自卑、软弱无能感,而失去生活、交往的基本信心,阻碍社交能力的发挥自我实现。由于社会自我认知常涉及到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因此这种认知的难度最大。引起心理不平衡较多,也特别值得我们重视。3、精神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智慧、能力、道德水准等内在精神素质的认知。它是个体自我认知的核心,促使个体根据主客观的需要,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观念,支配自己去追求真理和高尚的精神生活,确定一定的信念和信仰。由于人都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寄托,希望顺应自己的心理特征行事,提高和施展个人的才智,从真、善、美方面获得精神上的完善和满足。如果这方面的认知产生障碍,就会使人丧失自尊心、自信心,窒息人的美好欲望和追求,导致人的心理不平衡,影响青年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QC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