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赋能,共促成长--学生u成长共同体小组管理模式推介

上传人:g****z 文档编号:595903329 上传时间:2024-12-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赋能,共促成长--学生u成长共同体小组管理模式推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管理赋能,共促成长--学生u成长共同体小组管理模式推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管理赋能,共促成长--学生u成长共同体小组管理模式推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赋能,共促成长--学生u成长共同体小组管理模式推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赋能,共促成长--学生u成长共同体小组管理模式推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赋能,共促成长-学生u成长共同体小组管理模式推介2023年8月4日,学校邀请山东日照市化学名师赵锋老师给全体高三教师作了题为班级育人的实践和思考的报告,报告中赵老师首次提到“学生成长共同体”的概念,让我深深的认识到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受赵锋老师启发,结合我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情况,我总结提炼了“学生成长共同体”小组管理模式,并率先在自己班级施行,经过一年的实践和完善,现在高一直播班也在逐步推广施行,现主要将自己在学生“成长共同体”小组管理模式中的具体做法给各位领导老师作以汇报。“学生成长共同体”是有着共同信念、共同目标的学生学习团队,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互助成长的

2、重要组织载体。班级“学生成长共同体”的建设,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增强班级责任感和集体主义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学生发展为根本”的价值取向,以“学生成长共同体”为载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确立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的教育信念,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极大程度的挖掘和发挥。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与学习,互帮互助互学,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特别关注、关怀弱势学生,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二、总体目标通过班级“学生成长共同体”的建设和小组管理模式的推广,促进班级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3、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创新和共享人格的形成,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u学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1.调查问卷,科学分组在对学生学习基础、习惯、爱好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将班里学生分成68个整体成绩、男女生比例基本相当的学习小组,并对每个小组适当命名,赋予文化内涵(自强,厚德,博学,笃志,厉行,争先),每个小组民主选举组长,组内有详细分工,努力实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良好氛围,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以学习小组为“成长共同体”,实行组内管理,分组考评,进行小组评比,以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2.兴趣

4、为基,目标引领,共促成长在建立学习小组的时候,先是通过调查问卷,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兴趣,在保证成绩平衡、男女比例适当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考虑学生的兴趣。在小组活动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共同的爱好,搞好内部团结,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促进小组内部的管理。四、小组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1.制定考核细则,坚持制度管人任何管理必须依托于完善的制度,可根据班级班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组管理细则,结合小组值周日志和周量化考核表,确保小组考核的有序进行。2.明确班干部职责,细化班级管理小组管理模式的推行,依旧要依托于原有的班干部体系作为支撑,小组管理不能全盘替代班干部的作用。因此,班内的大小

5、事务,大到班级的常态化运转、班级的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小到每天的电灯、一体机、倒计时牌、班旗班牌、授课群等事务的管理,常规事务,制定标准,明确要求,细化分工,责任到人,确保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能正常开展。3.小组值周和卫生,各组轮流承担每组6-8人,每班6组,每周由一个小组负责值周工作。在周天班会的第三段上,由上周组长对上周组内值周工作简要总结,并指出存在问题和解决建议;下一周值周小组的组长对下周的值周工作作具体安排,明确分工和要求,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与开展。对于小组值周工作的要求,我的做法是:值周组长对一周值日值周工作负全责,分工协调,统一指挥;值周小组交接时间:接:上周周天下午14:1

6、0;交:周六下午16:50;周考核优秀的值周小组,在当周值周考核中加分;每天的值日班长认真填写当天的日反馈表,如实记录班内当天日常活动的具体情况,明确标出需要列入考核的具体事项,提醒该组副组长随时公示考核情况。每天晚读前,值日班长将教室日志上交班主任签阅,并当面向班主任汇报值日当天班级具体情况。每天的值日班长,在教室内无老师组织的自习时段,坐到讲台上组织好班级自习情况,及时提醒和制止一些违纪行为的发生,确保无声自习高效运转。每天的黑板和讲桌由当天值日班长负责打理。当天值日班长未能很好履行职责,扣除该值日小组相应考核分,并加值一天。每周的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由各小组轮流承担,一组负责教室及楼道,

7、另一组负责环境,在每一组内在再设置负责卫生的卫生组长,减轻总组长工作负担的同时,也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小组管理中来。以“小组式值周教室日志”为基(值周小组成员如实记录,接受全班同学监督)、以“小组管理考核细则”为纲(严格执行考核细则中的各项规定,执行过程中逐步完善并修订),以“小组管理量化考核表”为本(每天登记考核,确保公平公正),确保小组管理模式的正常推行和运转。4.目标引领,组内合作,组间比拼,全班挑战根据学生的成绩档案,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包含学生的姓名、理想大学、目标年次、目标总分,各科目标分数、以及历次考试成绩追踪等,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座位

8、编排时同组学生在同一区域分布,便于开展课堂内的讨论交流。以组长为引领(组长一般选为公认的学习能力强、善于共同协调的同学),带领大家在课堂内互助学习,形成学习“共同体”;不同的小组间,除过常规管理过程中的考核成绩比拼,每次周测、月考成绩也列入考核比拼,考虑优生成绩的同时兼顾进步的同学,让后进生也看到希望,找到努力学习的动力源。制作团队挑战书,在班级内营造竞争氛围,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让他们自己比起来。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挑战,主要依据是赋分年次,每次考完后,对挑战成功和失败的同学进行公示,并进行必要的反馈总结,引导学生诚实守信,兑现挑战代价,并制定下一轮次的挑战书,让学生制定下一阶段的挑战目标。

9、二是组与组之间的挑战,主要载体为同组内学生进步的平均位次。每次月考,都要进行总结“表彰”,挑战成功的“共同体”和个人均有奖励。挑战成功的小组,可颁发奖状,在班内公示。挑战成功的个人,由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在个人挑战书上书写“成功”或“失败”二字,公示期一周,一周后更换下期挑战目标。另外,可以在网上购买一些个性化的小奖品,用于学生奖励,这些东西根本上不在于它自身的物质价值,更多的是它的文化内涵和对学生的精神慰藉,比如带有班主任寄语的小笔记本等。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考试成绩可能有波动,在帮助学生分析成绩的时候,除了要分析不足,更要找学生的优点,坚定学生的信心,让目标成为指引他前

10、进的明灯。5.留成长空间、创提升平台、给成功体验尽最大努力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受教育的空间,留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学生去发展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与支持,目的就是让学生充满自信地自由的发展。要尽量在班级中营造大家都要努力进步的氛围,在学生遭遇挫折的时候,让组内同学积极帮助他们,让任课教师要做好心理疏导、学法指导,总之要让他们相信自己很可能成功,引导他们练就积极心态。在每个周期的量化考核中,尽量淡化个人的成绩(减少个人伤害),着重突出小组成绩(树立团队观念),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对成绩突出的小组及时地给予表扬、奖励,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小组,帮助他们查找问题、制定措施,更肯定他们的成

11、绩,给予鼓励,以小组的成长进步来促进班级的自我管理。在小组共同体成长过程中,努力实施多元化评价,尽量为学生展示多方面才能搭建舞台,让评价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内容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评价主体从教师向学生、向家长、向社会延伸。因为我们坚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只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比如班级的集体活动,体育比赛,学科竞赛,宿舍管理,文艺活动等方面,不同的学生会展现出不同的精彩,把这些也纳入小组管理,表现突出的个人也在各小组考核中有加分体现,提升学生在小组内价值认同感,提升小组内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也提高班级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当然班主任也不能一味的放任学生去“表现

12、”,拿捏好度很关键,让班级管理健康、有序、高效,有尺度而不失温度。6.组内编号,细化分工,提升效能对每组成员编号,不同编号学生在组内承担相应的职责。我的做法是(1)每组1号为组长,总揽本组所有事务的细化安排、督促执行和检查管理;(2)每组2号为副组长,负责每周评比结果的汇总及通报;(3)值周工作各组轮流承担,原则上1号负责周一,2号周二,依次类推;(4)每天的黑板和讲桌由值日班长负责,3号和4号负责垃圾桶清理(每日三次);(5)5号和6号负责窗户的打开与关闭;(6)教室门口礼仪岗由各组组长分工安排,全员参与。7.设置组内课代表,细化作业管理根据学生个人学科学习兴趣、成绩、性格等因素,在组内68名同学间选定6人作为组内课代表,每人负责一科。尽量从该学生该科的发展出发,一是考虑帮助学生提升学科兴趣,二是考虑在团队内树立学科标杆,三是考虑提高作业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执行力,四是减轻各科课代表的工作压力,五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提升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班级总课代表对任课教师负责,各组内课代表对总课代表负责,承担组内同学的学科管理和作业管理。组内课代表辅助总课代表和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的作业管理、课堂管理等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