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语文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g****z 文档编号:595868036 上传时间:2024-12-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语文检测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江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语文检测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江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语文检测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语文检测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语文检测题及参考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语文检测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逻辑,是有效思维的判断标准。要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必须讲逻辑。语文教学该如何讲逻辑?重要的是要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向教学过程自然渗透。文本解读常常需要在语境中推断词义,这种方法运用得好,既是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又是逻辑推理的示范或训练。如史记刺客列传中写荆轲竭力劝说燕太子丹允许他取樊於期的人头献给秦王时,有这样一句话:“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句中的“乃”翻译为“就”还是“才”?翻译为“才”在语意上

2、是说得通的,但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不甚合理:“才”表示必要条件,即没有樊於期的人头就肯定杀不了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头也未必杀得了秦王;“就”表示充分条件(有了前面的条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结果),即有了樊於期的人头就一定杀得了秦王(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杀秦王可能未必要取樊於期的人头)。荆轲面对“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画出杀秦王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从这一点来看,翻译成“就”要比“才”合理。在文本解读中抓住几例像这样的逻辑推理和学生探讨,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会有助于他们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和心态。一段话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还隐藏着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这些信息,往往需要细致的逻辑推理。例如:“(四叔

3、)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祝福)根据这段话,可以推理出关于“我”和四叔的重要信息。首先,“我”是新党或支持新党的人;其次,四叔不仅守旧而且消息闭塞。根据“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的“还”字,可推知康有为等人在当时已算不得新党了。这点在祝福开头的第一句话“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中便可得到印证,有新历才谈得上“旧历”,而启用新历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辛亥革命之后,四叔骂新党骂的却还是康有为,足见其消息闭塞。另外,逻辑对于写作也是有意义的。中学生写作时大多选择写议论文。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指导学生想一个“虚拟论敌”。这位“论敌”可能会针

4、对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面对这些,我们需要再进一步考虑怎样使自己的论证免于受到攻击或能抵御攻击。例如,让学生构思“兼听则明”的论证提纲,可以先让他们找出反例,再让他们限定前提、构建框架。反例可以有“三人成虎”“父子骑驴”,表明听得越多越糊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听“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评价还不能形成正确认知,可李世民有时只听魏征一个人的建议就够了。学生可在充分思考以上反例的基础上指出论证关键“兼听”在“多”,更在“异”(听到不同观点),并由此限定前提听者要有胸怀,善辨别,从而总结出“兼听则明”的原则独立思

5、考,为我所用。逻辑,说到底是对有效思维规则的概括,学生努力遵守逻辑来思考,就仿佛在聆听高于自己的声音,心灵会逐步走向作品的核心,甚至拓展出未曾有过的境界,生成未曾有过的观点。(摘编自徐飞讲逻辑,把语文思维教育落到实处)材料二:无数生动的例证足以说明,如果不具备起码的逻辑知识,人就容易被谬误和诡辩糊弄,就不能清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说理,就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先看几个简单的例子:例1:如果我想出国工作,我就必须学好外语;我不想出国工作,所以,我不必学好外语。这个推理是不正确的,因为“想出国工作”只是“必须学好外语”的充分条件,却不是必要条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许多外国游客

6、来中国旅游,有许多外国人来中国工作或经商,即使有些人不出国,也有很多机会与外国人打交道或做生意,因此,若可能的话,仍有必要学好某门外语。例2:你不能证明你没有患癌症,因此,你患了癌症。我这里有治疗癌症的特效药,你赶快掏钱买吧。你的命都快要没了,捂着那些钱有什么用?例2犯有“诉诸无知”的错误。这是骗子的逻辑,是不正确的推理,就像下面这个不正确的推理一样:“你不能证明你没有犯案,因此,这件罪案就是你干的。”(为了避免这样的逻辑错误产生恶果,司法上有“无罪推定”原则: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一个人犯罪,否则那个人就是无罪的。)下面看一个著名的故事: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

7、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在这个故事中,那位既卖矛又卖盾的楚人的说法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从而闹出了笑话、为后代贡献了“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摘编自陈波中学生应该学点逻辑)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语文教学讲逻辑,重要的是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要多安排逻辑思维学习任务。B材料一中使用史记刺客列传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在语境中推断词义是解读文本的好办法。C如果一个人擅长诡辩,说明他不具备起码的逻辑知识,因此不能清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说理。D材料二例1错在把充分条件误认为必要

8、条件;例2“诉诸无知”错在推断时故意将未知当依据。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以逻辑作为论证话题,但是前者重在从老师的角度谈教法,而后者重在从生活的角度谈辨识。B通过对祝福中“还”字进行语义挖掘,既可以一窥当时的政治形势,又可推知鲁四老爷的守旧闭塞。C在写作议论文时,为了使逻辑更严密,可以想象一个攻击性的“虚拟论敌”,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论点、论据和论证。D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认为博闻强识是“玩物丧志”,可以作为“虚拟论敌”的“武器”对“玩物丧志”的观点进行攻击。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没有与“自相矛盾”的楚人犯同样的逻辑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条狗,它是一个

9、父亲。而它是你的,所以它是你的父亲。你打它,你就是在打自己的父亲。B一位小伙子在给女朋友的信中写道;“我爱你如此之深,愿为你赴汤蹈火。星期六若不下雨,我一定来。”C某电站外高高悬挂一块告示牌:“严禁触摸电线!此为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依法惩处!”D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因为我确实扎实全面地复习了相关知识,所以有信心考上,但没有一点把握。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李白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因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而有了字面之外的意蕴。请结合材料一中的观点,对此进行分析。(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半块青萝卜童

10、村小惠看到那半块青萝卜时,正是中秋黄昏时分。她和西征的队员们,已经有十几天没有吃到过一粒粮食了。只要能咽进肚子里去的,他们都咽进去了。可是,还是饿。那半块青萝卜,是在一小片刚收拾完不久的阳坡菜地旁发现的。它就躺在一丛枯草里,闪着若隐若现的诱人光泽。看到它的那一刻,小惠的眼睛一下就亮了,紧接着,她听到自己的失声惊叫,就像捕获一只意想不到的猎物一样,步履踉跄地扑了上去小时候,父亲每年都要在自家的小菜园里,种上各式各样的蔬菜,有辣椒,有倭瓜,有油豆角,当然还有青萝卜。短暂的夏天结束之后,收获的季节到来了。每当这时,父亲就会带着母亲、弟弟、妹妹和她,一起到小菜园里去收菜。除了留出少部分青菜外,父亲会挑

11、些好的分给乡亲,母亲则将剩余的切成了丝和片,晾晒在院子里。一天一天地只等着它们吸足了阳光,慢慢变得干爽了,这才储藏起来,以备一家人在漫长的冬天里食用。那些天,院子里散发出的诱人香气,常常会让小惠垂涎欲滴,甚至渴望雪花飘飘的冬天早点到来。可是,快乐的日子那么快就结束了。自打日本人来了,庄户人的日子一下就变了。那些举着太阳旗的日本兵,隔三差五就会到村庄里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父亲就是在这个时候,和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上山参加抗联的。父亲说,打不走日本人,咱老百姓就没有好日子过;要想过好日子,我就必须去当抗联,除此之外,再没别的路可走了。从此,家中的小菜园荒芜了,再也长不出青枝绿叶的菜蔬。“这日子

12、没法再过下去了,小惠,你已经长大了,快去找你爹去吧!”一天,母亲牵着弟弟和妹妹的手,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对她说道。小惠知道,她才刚刚13岁。“我走了,你们怎么办?“小惠想了好大会儿,这才睁着一双困惑的眼睛向母亲问道。母亲一下扳过小惠的肩头说:“等你们快点儿把日本鬼子打跑了,就一切都好了。”小惠琢磨着母亲的话,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就这样,小惠来到了抗联。被编在了妇女团,随同大部队一起行动。但是,让小惠没有想到的是,西征开始没多久,为了掩护大部队突围,手持双枪的父亲在坚持打完了最后一粒子弹后,不幸被一发横空飞来的流弹击中父亲牺牲了,小惠才真正懂得了仇恨。我一定要为父亲报仇,她说,等打完了日本鬼子,

13、好早点回家见妈妈、弟弟和妹妹。西征的队伍继续前进。可是,身上的粮袋子很快就空了。有的人走着走着,一阵头晕眼花,扑通声就倒下了。小惠说:“哪怕饿死、累死,我也不会走。父亲死了,我的仇还没报,怎么能去见妈妈、弟弟和妹妹呢?自从捡到了那半块青萝卜,小惠一直也没舍得吃。她想把它省下来,留给最需要的伤病员吃。她想,用它来安慰他们、鼓励他们。可是,当她举着那半块青萝卜,将它送到他们的嘴边时,他们一边暗暗地吞着口水,一边说着好吃好吃,又抿起舌头舔舔干裂的嘴唇,却不曾咬上一口。那半块清脆爽口的青萝卜,就那样一直放在她的挎包里。如果不是夜里刮起的那一场寒冷的风雪,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了。那是在这个冬天还没有真

14、正到来之前的一场风雪,轻薄但却凛冽,如同冰锥样穿透肌肤。为了抵御饥饿和寒冷,队员们点起了一堆堆篝火。这些熊熊燃烧的篝火,无疑为队员们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睡眠保障。但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些暗夜里的篝火,暴露了他们的行踪。一早醒来的小惠,和包括她在内的妇女团仅剩的8名队员,率先来到了乌斯浑河边。过了这条河,马上就能找到军部了。此时此刻,她们一个个有说有笑,重新焕发了美丽的神采。那一阵突如其来的枪声,就是在这个时候响起来的。枪声中,一群惊慌失措的野鸭,急促地拍动着翅膀大声哀叫着,从柞木岗上飞过波涛翻滚的乌斯浑河。回过头来的那一刻,小惠不觉惊呆了。在黎明前的曦光里,她看到不远处的那道山顶上,黑压压地站满了

15、日伪“讨伐队”。显然,还在柞木岗上宿营的大部队被包围了。“快,打营救!”见此情景,妇女团团长喊道。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妇女团团长转身望着近在咫尺的乌斯浑河,一边抬手将一缕散乱的头发抿在耳后,一边说道:“姐妹们,你们都是好样的。不怕死的跟我来,走,咱们回家!”接着,她们相互搀扶着受伤的身体,踉踉跄跄又无比坚定地向着乌斯浑河走去。在旭日晨光的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分外耀眼。时间静默了好大一会儿,一阵凶猛的炮火,这才落在乌斯浑河里。炮火掀起的滔天巨浪,很快就把她们吞没了。几天以后,人们从大河下游的拐弯处打捞上来一个湿淋淋的挎包,有人发现了半块还没有来得及吃掉的青萝卜(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惠看见半块青萝卜时失声惊叫,步履踉跄地扑了上去,体现了小惠的高兴及长时间的饥饿使她无力走路的状态。B父亲的牺牲让小惠真正懂得了仇恨,意味着年轻的小惠在残酷艰难的斗争环境中逐渐成长为一个背负家仇国恨的坚强战士。C伤病员面对送到嘴边的青萝卜说好吃却不曾咬上一口,因为所有人都觉得这半块青萝卜珍贵,都想留给别人。D在寒冷的风雪天,抗联战士因摆脱了敌人的尾追而大意,内心放松了警惕,点篝火取暖,却因此而暴露了行踪。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躺”和“光泽”的描写是为了突出青萝卜在“枯草”的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