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则与方法第03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上传人:德鲁****堂 文档编号:566200861 上传时间:2024-07-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则与方法第03章管理的基本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管理学原则与方法第03章管理的基本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管理学原则与方法第03章管理的基本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管理学原则与方法第03章管理的基本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管理学原则与方法第03章管理的基本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则与方法第03章管理的基本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则与方法第03章管理的基本原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作为入类社会最高智慧的“常道”、我们确实无法说清,但对“管理”这一具体领域内的基本规律,人们应当是可以认识的。从人类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我们可以逐渐领悟到人类在进行管理活动时确实存在某些基本规律。本人提出了管理的四项基本原理(见图3.1)、即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适度原理、作为探索管理基本规律的尝试,并尽力把这些基本原理贯彻到全书之中。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原理是指某种客观事物的实质及运动的基本规律。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它是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与概括,

2、因而对一切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见图3.2。(一)客观性管理原理是对管理的实质及客观规律的表述。因此,它与管理工作中所确定的原则有严格区别。原则是根据对客观事物的基本原理的认识引申而来的,是人们规定的行动准则。原则的确定固然应以客观真理为依据,但是有一定的人为因素,为了加强其约束作用,一般带有指令性和法定性,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人们违反了规定的原则要受到群体组织的制裁。原理则是对管理工作客观必然性的刻画,原理之“原”即“源”,是原本、根本的意思,原理之“理”即道理、基准、规律。违背了原理必然会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承受严重的后果,但在群体组

3、织上不一定有某种强制反应。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我们既要认识原理与原则的区别,又要注意两者之间的联系。在确定每项管理原则时,要以客观真理为依据,尽量使之符合相应的原理,同时,又要以指令或法令的形式来强化原则的约束作用,加强管理原理的指导作用,从而获得满意的管理效果。(二)普适性管理原理所反映的事物很广泛,涉及自然界与社会的许多领域,包括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但它不是现象的罗列。不反映管理的多样性。例如,国民经济包括许多门类,每个门类又分成许多部门,每个部门又分为许多行业,每个行业又包括许多企业,每个企业又各自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类型企业,它们的产品品种、企业规模、技术

4、装备水平、人员构成、建厂历史、厂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因而每个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具有不完全相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即企业管理活动呈现出多样性。但是,管理原理对这些不同的企业都是适用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管理原理是对包含了各种复杂因素和复杂关系的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描绘;或者说,是在总结大量管理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舍弃了各组织之间的差别,经过高度综合和概括而得出的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结论。(三)稳定性管理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是,它也不是变化多端和摇摆不定的,应保持相对稳定。管理原理和一切科学原理一样,都是确定的、巩固的

5、,具有“公理的性质”。不管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速度多么快,这个确定性是相对稳定的。因此,管理原理能够被人们正确认识和利用,从而指导管理实践活动取得成效。(四)系统性本人中提出的四大管理原理,即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适度原理,本身就是具有高度系统性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任何管理对象不管看上去如何纷乱繁杂,但都可以用系统原理进行分析归类,研究内外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理由不同的脉络和层次、分清问题的轻重主次。根据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管理,这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实施管理时又必须以人本原理为指导,真正做到重视人、尊重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有活

6、力的管理系统。因为管理系统不管应用多么先进的管理技术,最终仍然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系统。为了充分调动管理系统中各个岗位上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协调人们管理活动的相互关系,又必须按责任原理明确各自的职责。任何管理系统都是逐级相互衔接的责任系统,否则就无法进行科学管理。管理活动中充满着矛盾,解决矛盾的对策也往往相互对立。解决矛盾和消除对立要求管理者在不同的对策中实现平衡,在相互冲突的两个极端间寻求最适度的组合。度的把握正是管理科学在实践中被艺术地运用的体现。遵循这四大原理的精神就可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科学管理体系。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管理原理是现实管理现象的一种抽象,是大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升华,它指导一切

7、管理行为,即对于做好管理工作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见图3.3)。1.掌握管理原理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管理原理是不可违背的管理的基本规律。实践反复证明,凡是遵循这些原理的管理,都是成功的管理,反之,都有失败的记录。例如,我国有很多企业存在管理混乱、职工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企业经济效益很差甚至大量亏损的情况。出现这种居果,其原因虽然复杂,但认真分析一下,都是与违背管理原理分不开的。认识管理原理之后,实践就有了指南,建立管理组织、进行管理决策、制定规章制度等就有了科学依据。2.研究管理原理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管理工作虽然错综复泰、千头万绪、千姿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各类管理

8、工作都具有共同的基本规律,管理者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规律,面对任何纷繁杂乱的局面都可胸有成竹,管理得井井有条。这也就是许多成熟的管理者在各种迥然不同的管理岗位上都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管理者是通过密己的管理实践,经历漫长的积累过程,才逐渐领悟到管理的基本规律。通过学习管理原理,将能加速人们掌握管理基本规律的过程,使人们更快地形成自己的管理哲学,以应付瞬息万变的世界。3.掌握管理原理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管理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依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方式与方法,使管理行为制度化、规范化,使管理的许多常规性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这样,领导者就可从事务堆中摆脱出来,集中

9、精力进行对例外事项的管理,即使领导者更换,系统运作仍可照常顺利进行。第二节|系统原理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人、物、信息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没有系统,也就没有管理。系统原理不仅为认识管理的本质和方法提供新的视角,而且它所提供的观点和方法广泛渗透到相关的原理之中,从某种程度上说,在管理原理的有机体系中起着统率的作用。一、系统的概念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例如,人的呼吸系统、生态系统、复杂的工程技术系统等,还有行

10、政系统、经济系统、教育系统等。系统从组成要素的性质看,可划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自然系统是由自然物组成的系统,如生态系统、气象系统、太阳系等。人造系统是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建立的系统,如生产系统、交通系统、商业系统、管理系统、危机预警系统等。二、系统的特征系统的特征见图3.4。(一)集合性集合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构成。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称为要素,也就是说,系统是由各个要素集合而成的,这就是系统的集合性。例如,一个典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系统通常由研究开发子系统、生产系统、销售子系统、生产及生活服务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等组成。(二)层次性系统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构成

11、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系统从总体上看,都有宏观和微观之分,而微观上,还有各种层次。由于系统层次的普遍性,因而系统概念本身也就具有层次性,有系统、子系统、子子系统等。例如,工厂的车间相对于工厂系统来说是子系统,相对于班组子系统来看又是母系统;工厂相对于公司系统来说也是子系统。系统与子系统是相对而言的,而层次是客观存在的(见图3.5)。 (三)相关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系统的相关性。它一方面表现为子系统同系统之间的关系,系统的存在和发展,是子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因而各子系统本身的发展,就要受到系统的制约。例如,国民经济系统中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子

12、系统的发展,受到国民经济这一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表现为系统内部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关系。某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些要素的变化,而各个要素之间关系的状态,对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的发展都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三、系统原理要点系统原理的要点见图3.6。(一)整体性原理整体性原理指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实际上就是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从系统目的的整体性来说,局部与整体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交叉效应。大多数情况下,局部与整体是一致的。对局部有利的事对整体也是有利的,对整体有利的事对局部也有利。但有时,局部

13、认为是有利的事,从整体上来看并不一定就是有利的,甚至是有害的。有时,局部的利越大,整体的弊反而越多。因此,当局部和整体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从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来说,系统的功能不等于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往往要大于各个部分功能的总和,即整体大于各个孤立部分的总和。这里的“大于”,不仅指数量上大,而且指在各部分组成一个系统后,产生了总体的功能,即系统的功能。这种总体功能的产生是一种质变,它的功能大大超过了各个部分功能的总和。因此,系统要素的功能必须服从系统整体的功能,否则,就要削弱整体功能,从而失去了系统功能。在现实情形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系统中,重局部,轻全局,特别是局部之间不

14、协调,互相扯皮,从而损害了全局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子系统的功能虽好,但不利于达到整体的目的,效果当然不会好;相反,有时候子系统的效益虽然低一些,但有利于实现系统的功能,有利于达到整体的目的,其效果自然一定是好的。例如,一个球队是一个互相配合的有机系统,如果队员个个球艺精湛,但相互配合不默契,不能形成一个整体,这肯定不能成为优秀的球队。(二)动态性原理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系统不仅作为一个功能实体而存在,而且作为一种运动而存在。系统内部的联系就是一种运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是一种运动。系统的功能是时间的函数,因为不论是系统要素的状态和功能,还是

15、环境的状态或联系的状态都是在变化的,运动是系统的生命。例如,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它为了适应外部社会经济系统的需要,必须不断地完善和改变自己的功能,而企业内部各子系统的功能及相互关系也必须随之相应地发展变化。企业系统就是在这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企业的产品结构、工艺过程、生产组织、管理机构、规章制度、经营方针、管理方法等都具有很强的时限性。掌握系统动态原理,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可以使我们预见系统的发屐趋势,树立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使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三)开放性原理封闭系统因受热力学第二定律作用,其熵将逐渐增大,活力逐渐减少。严格地说,完全封闭的系

16、统是不能存在的。实际上,不存在一个与外部环境完全没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任何有机系统都是耗散结构系统,系统与外界不断交流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维持其生存;并且只有当系统从外部获得的能量大于系统内部消耗散失的能量时,系统才能克服熵而不断发展壮大。所以,对外开放是系统的生命。在管理工作中,任何试图把本系统封闭起来与外界隔绝的做法,都只会导致失败。明智的管理者应当从开放性原理出发,充分估计到外部对本系统的种种影响,努力从开放中扩大本系统从外部吸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四)环境适应性原理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与周围事物发生各种联系。这些与系统发生联系的周围事物的全体,就是系统的环境,环境也是一个更高级的大系统。如果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能够保持最佳适应状态,则说明这是一个有活力的理想系统。否则,一个不能适应环境的系统则是无生命力的。系统对环境的适应并不都是被动的,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