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产业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镀产业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1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单位:*有限公司技术咨询单位:肇庆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颁布: 年 月 日 实施: 年 月 日批 准 页*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经审议通过,现予以颁布,自 年 月 日起生效。单位所属部门应认真组织各岗位各级人员学习,按本预案要求,认真做好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公司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年 月 日项目名称 :*公司文件类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公司公司承诺(盖章):本预案可作为*公司公司突发环境应急预案提交至环保局备案,本公司对预案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本公司对预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本预案结果部分经审查同意后可公开。肇庆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承诺(盖章):本
2、单位对预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目录1.总则61.1编制背景61.2编制目的61.3编制依据71.4适用范围91.5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和内容101.5.1编制程序101.5.2编制内容101.6工作原则111.7环境应急事件分级121.7.1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级突发环境事件)121.7.2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级突发环境事件)121.7.3一般突发环境事件(级突发环境事件)131.8应急预案联动关系说明132*公司概况与环境保护目标152.1*公司基本情况概述152.2污染防治措施基本情况262.3主要原辅材料及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统计292.4*公司物料运输情况302.5*公司的应急供电情况312.6
3、*公司的警报系统情况312.7*公司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312.7.1大气环境风险受体312.7.2水环境风险受体343.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及后果分析353.1天然气泄漏事件353.2双氧水泄漏事件353.3盐酸泄漏事件363.4硫酸泄漏事件373.5硝酸泄漏事件373.6柴油储罐泄漏事件373.7废气扩散事件383.8废水泄漏事件393.9电镀生产线槽液泄漏事件404.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424.1领导机构424.1.1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图424.1.2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职责434.2现场指挥机构444.3工作机构464.3.1应急救援指挥中心474.3.2联络协调组474.3.3灾害救援组47
4、4.3.4后勤支援组484.3.5警戒疏散组职责484.3.6医疗救护组494.3.7各车间应急小组494.3.8环境监测组494.4专家组504.5外部应急/救援力量505.预防与预警机制515.1 环境安全管理515.1.1环境安全制度建设515.1.2加强教育,强化管理515.2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535.2.1环境风险隐患排查535.2.2风险防范措施535.3预警分级575.3.1预警的条件575.3.2预警的分级585.3.3预警的方法585.4预警发布及解除程序596信息报告606.1内部信息606.2外部报告606.3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606.4事件相关单位联系方
5、式617.应急响应627.1应急预案启动条件及响应程序627.2先期处置647.3现场污染控制与消除647.3.1分级响应647.3.2应急响应657.4现场处置措施717.5现场应急情况处置717.51危险区域的隔离与交通疏导717.5.2应急参与人员防护、监护717.5.3现场紧急抢救727.5.4人员紧急撤离727.5.5人员撤离前、后报告737.5.6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737.5.7控制事件扩大的措施737.5.8事件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737.5.9与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应急联动747.6指挥与协调747.6.1指挥和协调机制747.6.2指挥协调主要内容7
6、57.7信息发布757.8安全防护767.8.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767.8.2事故现场保护措施777.8.3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777.8.4洗消与净化777.8.5二次污染防治787.9应急监测787.9.1内部监测和外部监测分工797.9.2现场应急监测程序807.9.3应急监测计划807.9.4应急监测人员安全防护817.9.5应急监测方法与设备818.应急终止838.1应急终止条件838.2应急终止的程序838.3应急终止后的行动839.后期处置859.1善后处置859.2事故现场保护859.3调查与评估859.4恢复与重建899.5事件后果影响消除899.6生态环境恢复899.7事件
7、经验总结及改进建议8910.应急保障9110.1人力资源保障9110.2财力保障9110.3物资保障9110.4医疗卫生保障9210.5交通运输保障9210.6治安维护9210.7通信保障9310.8保险保障9311.预案管理9411.1 应急演练9411.1.1演练方式9411.1.2演练组织与级别9411.1.3演练准备9411.1.4演练频次与范围9411.1.5演练内容9511.2 宣传培训9511.3 预案维护与修订9711.4责任与奖励9712.附则9812.1名词术语9812.2预案解释9912.3修订情况和实施日期99一. 有毒有害液体泄漏环境污染事件专项应急预案1021总则1
8、021.1目的1021.2适用范围1021.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022环境风险分析1053预防措施1063.1危险源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063.2预防措施1064应急处置措施1074.1应急响应分级1075.现场处置措施1115.1现场控制措施1115.2应急救援现场救护措施1125.3应急注意事项1126.应急终止113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13二. 火灾爆炸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专项应急预案1141总则1141.1目的1141.2适用范围1141.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142环境风险分析1163预防措施1183.1危险源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183.2预防措施1183.2.1天然气火灾爆炸11
9、83.2.2柴油储罐区火灾爆炸1193.2.3双氧水火灾爆炸1194应急处置措施1194.1应急响应分级1195.现场处置措施1225.1现场控制措施1225.1.1天然气泄漏火灾爆炸现场处置措施1225.1.2柴油储罐区泄漏火灾爆炸现场处置措施1235.1.3双氧水火灾爆炸现场处置措施1245.2应急救援现场救护措施1245.3应急注意事项1256.应急终止125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26一.化学中毒或窒息现场处置措施1281人员保护1282人员急救128附件1:应急疏散图131附件2:本单位事故应急指挥中心通讯录132附件3:外部应急救援单位联系方式141附件4:应急物资贮备清单143附
10、件5: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单144附件6: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总结报告基本内容145附件7:一期审批意见146附件8:一期验收意见148附件9:二期环评批复文件150附件10:二期验收意见153附件11:危险废物处理合同157附件12:评估意见修改校对说明1601.总则1.1编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整体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镀产业也得到了发展壮大,据统计数据,我国现有电镀厂超过了1500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电镀生产线超过5000条,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但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为电镀行业是一个高污染行业,对迅速发展起来的电镀产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我国电镀工业所带来的环
11、境污染,主要包括废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废水及噪声污染,尤其是废气和废水污染,其危害大、影响范围广。电镀工业废气污染物主要有酸雾、Cr6+、CN-等,污染源具有排放点多、分布广的特点。电镀企业所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镀件清洗、渡液失效废弃、渡槽和管道泄漏等。上述废水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及有毒化合物,废水若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和回用,外排废水对周边地表水体甚至地下水体造成污染。鉴于电镀生产行业项目突发环境事件排污量大、影响范围广、危害强度大、后果严重的特点,编制出适合电镀生产企业生产特点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对于确保做到摸清企业环境物质和风险环节,对突发环境事件做到反应快速、救援及时、应对得力,
12、以及保障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1.2编制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突发环境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提高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应对处理能力,维护企业生产安全,保护职工生命与财产安全,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组织实施抢险救援,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等相关要求,建立健全*公司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救援体系,确保
13、*公司在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时,各项应急工作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启动和运行,最大限度减轻污染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特制定本预案。1.3编制依据本预案主要参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以及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而制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主席令第70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主席令第32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主席令第87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主席令第31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列(国务院第493号);(8)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