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的结题报告哈密市五中 物理组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注重的是个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力,注重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注重创造能力,但目前大部分学生知识面狭窄,实际动手能力差,处理问题的自主能力较差,在学习与思维中常处于被动状态,非常不适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虽然有人会认为初中阶段下这样的结论会为时过早,但死记硬背的学习现状却不得不让人担忧。“动手能力差成大学生就业最大短板” (杭州网杭州日报)这则报道说明了当前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作为初中的老师,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学校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种基本学习能力:观察能力。、阅读
2、能力。、听讲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认知结构的“奠基工程”。学校教育要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应首先从这些基本能力抓起。动手能力是指实践能力,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必须引起广大教师们的高度重视。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它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具有课堂教学及其他教学形式无法代替的功能。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既是物理学科特点所决定,也是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
3、养学生动手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二、 课题研究的内容2.1、根据初中生学习兴趣的特点,及学生心理特点,改革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探索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2.2、根据初中学生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用新理念将学生从原有被动消极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向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转变。2.3、更新教学观念,加强课堂实验教学,保证在新授课上能够开足开全实验,并适当扩大实验范围,适当补充一些趣味实验、生活中的实验。着重学生动手(包括动手实验和动手小制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如何通过实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2.4、改革物理作业的形式,适
4、当增加小制作,小论文等课后作业。2.5、开展课外兴趣小组等科技活动,进行定期的比赛与展览。三、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方法发展动手能力的方法就是多参加实践,要实践就得有实践平台。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呢?3.1、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常,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而演示实验由教师操作,虽准确、成功率高,但经常由于人多,学生看不见或看不清楚影响了实验效果的发挥。对于学生而言给学生的印象不是很深,不利于其动手能力的培养。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5、。3.2、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思维。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即定目标的过程中,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3.3充分发挥教材中 “小实验(小制作)”的作用,练习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物理小实验(小制作)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物理实验教学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中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这些小实验(小制作)有的侧重于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一方面,简单易做,可以由学生自己取材,自己动手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紧密配合教材,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筋,从中领悟学习物理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促进他们的智能融洽结合,和谐发展。搞好初中物理小实验(小制作)的教学,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应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包括实验的组织形式,时间安排和效果检查等,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设备不太复杂、材料容易收集,操作比较简单的实验,就让学生自己去做,以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培
7、养其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其次,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验,特别是小制作和设计实验,教师要给予指导,甚至做出示范,这些小制作要定期评比,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生活中的透镜等知识后,可布置学生自制哨子、“土电话”、模型照相机等小制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如学习了汽化和液化这节后有个有趣的小实验纸锅烧水叫学生做一做,有趣的实验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像这样的小实验还很多,这些有趣的实验会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那些渴望的眼睛3.4开辟第二课堂,成立兴趣小组,定期进行评比和展览。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以新课改理论为指导)、文
8、献研究法(多渠道多角度搜集资料,借鉴前人的经验、成果,防止重复研究,少走弯路)观察法等具体活动安排:1、2010/10-2011/4:探索实验教学的有效模式(全体物理教师)2、/2010/10-2011/4:成立兴趣小组,开展第二课堂(张志敏)3、/2011/4:学生小报展;小制作展;教师自制教具展(全体物理教师)4、2011/5:九年级物理实验操作比赛(全体物理教师)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1、课提研究的条件1.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不断学习新知识,合理选择课堂教学的实验,适当增加实验数量和质量。1.2、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手参与实验,能够完成小实验。1.3、开辟第二课堂,成立兴趣小组,定期
9、进行评比和展览。2、预期成果2.1、学生小报、小制作展。2.2、学生实验操作比赛2.3、教师自制教具展2.4、尝试构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构建的实验课教学模式:1、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亲自参与实验的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提升物理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观察能力、实验规范操作能力、设计表格正确读数记录的能力、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误差分析的能力、写实验报告的能力等等。2、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以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3、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讨性的实验。先让学生去研究、探索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后总结出物理规律。4、开辟第二课堂,成立兴趣小组。第二课堂既可完善、丰富、深化课堂知识,又可培养学生的实
10、验技能。主要形式有: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组织参观活动;举行实验操作竞赛;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举办物理小制作比赛等5、不定期举行学生物理实验操作展示课和实验操作基本功大赛。6、培养实验操作骨干和能手,分散在各实验小组中,担当物理实验“小辅导员”,随时给同学提供协助。7、借助物理实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2.5、尝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五、课题研究的结论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5.1
11、、加强学生实验教学的理论指导“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产生于动作,不但感知运动水平的智慧与动作密不可分,就是较高水平的智慧也与动作有直间接的联系,所以学习的根本途径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将这一原则应用于教学过程,应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事物,通过活动及其协调逐步形成丰富自己的认识结构,中学物理学生实验就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从而获取知识的活动。学生实验中,学生自己观察现象,动手操作仪器,手脑并用,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学生在实验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思维活跃,注意集中,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且有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逐步形成。初中的物理学习是学生准
12、备跨入科技大门的启蒙阶段,切实加强学生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将有深远的影响。 5.2、 做好课堂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首先,演示实验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演示时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学生独立操作时的依据,对学生有耳濡目染的作用,我们从实验方法的设计、器材的选择、操作的顺序、观察的方法、结论的归纳等方面精心备课,并在课前反复演练,力求操作演示规范、熟练。例如,在演示用电流表测电流时提出操作要领“断开开关,顺序连接;电表串联,正进负出;检查无误,通电试触;选择量程,接线读数”。这一系列的操作,要求准确无误,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要尽可能的变演示实验为
13、学生动手实验,初中物理每个实验中都有各自的注意点,如果老师示范进行教学让学生避免一些实验操作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可以使学生在进行实验中有条不紊,但学生在实验中不能体验到由于实验失误所产生的一些现象,这同样是不真实的,所以要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到实验的注意点。例如,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中,要在光屏上得到像,实验的注意点应当是烛焰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三点“等高、共线”,教师可先不强调注意点,有的学生会出现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的情形,于是学生就会带着这个疑问去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发现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的注意点,这样的效果要远比老师直接介绍好。再者,学生实验是在教师启发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独立地运
14、用实验去探索知识或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这样,在课堂上不仅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而且还通过实验探求知识获取知识,理解知识或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做到一举多得。如进行“长度及时间的测量”的教学时,可以添加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许多学生都认为很容易,但实际测量时却暴露出学生测量中的许多问题,有的读数没有注意的“零刻度”,有的读数没有带单位,更多的是不懂测量的准确程度和估计毫米刻度下一位数字。再通过实验后教师的讲评,学生不仅掌握了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而且初步体会到物理测量的重要性。 5.3、强化实验操作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起始于实验的基本操作。良好的实验素养和基本实验
15、技能的训练培养,主要是以巩固,提高课堂所学的基本仪器使用为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确立实验教学目标,并根据各年级各班的具体情况,制定基本技能要求,如实验操作中要求学生掌握怎样拿仪器,怎样安放、排布仪器,怎样调节仪器,怎样装配仪器,怎样连接仪器,怎样用仪器测量,怎样读出和记录被测数据的方法。让学生逐一了解,象对刻度尺、天平、弹簧称、量筒、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对一些基本仪器要求做到会合理选择,会调试校正,会正确使用,会准确读数,会判断故障,这些要求应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予以落实。5.4、上好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最直接、
16、最重要的手段,实验课如果组织不当,要么是“撒的开,收不拢”,要么是“教师先讲后示范,时间已过半”,使实验课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为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率,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做好实验课的课前预习。课前要求学生按预习提纲认真预习,弄清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及设计实验表格。这样既可以避免实验课上学生盲目动手,又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动手操作。2、平时应注意培养一批实验尖子生。即课前应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实验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培训,让他们独立操作,总结经验。上实验课时,合理分配到各实验小组,这几个学生就成为各实验小组的骨干,对实验作出指导。3、平时应注意加强对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