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市场的国际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加坡金融市场的国际化.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加坡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一、基本原理n 20世纪60年代是欧洲货币市场在全球范围迅速发展的时期,包括欧洲和亚洲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发展离岸金融业务促进了金融市场国际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增长。n 从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自然渐进式的,一般是从国内的区域性金融中心自然发展为全国性金融中心,再通过对外开放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另一种则是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惠的政策,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和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离岸金融市场。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为前一种模式;新加坡、巴哈马、开曼群岛为后一种模式。n 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可以吸引大批外国银行加
2、入,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外贸和金融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要求所在国实行金融开放政策,对所在国的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稳定又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n 如何既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又保持国内经济和金融稳定,这是许多国家在金融市场国际化发展潮流中面临的共同课题。n 在这方面新加坡是一个成功的典型。新加坡政府采取积极的金融开放政策和和谨慎的金融监管措施,将新加坡建成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在金融市场开放的进程中学习借鉴。二、案例内容n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获得独立。n 1967年6月,新加坡成立了货币委员会,从英国人手中收回了货币发行权,发行了自己的货币。n 此后,新加坡政府立
3、即着手对工业和金融结构的改革,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体系。n 为了迅速实现富国强民的目标,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国际金融发展的形势,新加坡政府决定将发展金融服务业作为建立新的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重点倾斜和支持,由此确立了金融立国的政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的战略。n 1968年,新加坡政府决定抓住欧洲货币市场对美元需求大增的有利时机,创建亚洲美元(以下简称“亚元”)市场。n 新加坡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愿望恰好也迎合了以美洲银行为首的一些外国银行在东南亚开展国际金融活动的利益。n 1968年,美洲银行率先向新加坡政府申请,在其银行内部设立一个专门经营离岸美元业务的系统亚洲货币单位(Asian Curren
4、cy Unit)。通过该系统可办理非居民的美元存款、外汇买卖和资金借贷等项业务。n 1968年10月1日,经批准后美洲银行的亚洲货币单位以20万美元的存款基数开始其经营活动。n 到1970年,新加坡政府又先后批准了花旗、麦加利、华侨、华通、渣打和汇丰等16家外国银行经营境外货币业务。n 为了巩固新生的亚元市场,新加坡政府除了进一步完善各项经济和金融法规,为外国银行到新加坡设立分行经营境外货币业务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外,还采取了种种优惠政策加以扶植。n 1972年以前,亚洲美元市场只允许非居民参加,新加坡居民绝对禁止向亚洲货币单位借款和投资。为了鼓励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5、1972年以后新加坡政府逐步放宽了这方面的限制,并于1978年最终取消了外汇管制。 n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新加坡亚洲美元市场终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市场规模由1968年初建时的3000多万美元资产总额, 到1990年已增至3 904亿美元,1993年8月达 3 763亿美元。截止1995年5月,新加坡140家商业银行中,92家持有离岸业务执照。n 同时,还有57家海外银行设立的代表处。大量跨国银行的涌入使亚洲本地区的借贷关系网络迅速形成,并改变了以往的资金流向,由原来投向西欧或北美,改为投向亚太地区,极大地推动了新加坡经济的发展。n 与亚洲美元市场的发展相平行,新加坡
6、的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外汇市场,自七十年代中期允许国际货币经纪人进入以来,市场范围大大扩展了。n 八十年代以前,由于法令的限制,除了政府债券,只有本地注册的公司才能获准发行新元债券。在新加坡的外汇公司要发行新元债券,所筹得的资金也只能在新加坡运用,从而使新元债券市场规模受到很大限制。n 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市场吸收能力扩大和国际筹资证券化的发展,亚元债券市场的发展开始加快。 n 新加坡在1977年成立了亚洲第一个期权交易市场,并成立了期权清算公司,1979年开始营业的证券清算电脑服务中心可以为会员公司提供24小时结算便利的电脑服务,交易所的成员通过电脑终端分机可以获得每间上市公
7、司的报价、交易额、最新财务报告等资讯。n 八十年代新加坡金融市场国际化方面最显著的进步,是1984年7月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的建立和发展。 n 新加坡政府对金融市场国际化既是积极的,又是谨慎的。n 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开放经济的小国家,其国内市场的容量有限,政府担心过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和外资金融活动的过度竞争会削弱其国内金融机构的实力,或对其国内经济活动带来冲击,因此在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具体措施上往往表现出矛盾的心态。n 它一方面欢迎外国银行到新加坡开业,另一方面又严格规定其经营范围,一般只允许其从事离岸银行业务,限制开展新元业务。 n 根据新加坡银行法,所有新加坡本地和外国的银行被分为商业银行和
8、商人银行,商业银行又分为全能银行、限制性银行和离岸银行。 n 新加坡严格的银行法令和政府高效率的管理保证了新加坡银行业的纪律性和稳定性,以及政府通过银行作为杠杆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促进了新加坡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n 但是在世界尤其是亚洲各国金融市场国际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新加坡正面临日本、香港、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的有力挑战。如何既保持其有效的金融管理体制,又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已成为今后新加坡金融管理当局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 n 1998年以来新加坡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中的主要部分包括:增加交给私人资产管理公司来管理的公共基金的数量;批准公共基
9、金投资于某些被认可的信托基金;取消对于经纪费率的限制;鼓励银行合并;按美国标准提高银行的财务披露透明度等。这些措施对于防范金融危机,加强新加坡作为有竞争力的和审慎运作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案例分析:n 金融市场国际化是二次大战后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的总体趋势,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不断扩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n 但是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不同等原因,尤其是各国政府当局对待金融市场国际化的态度和管理决策不同,一些国家金融市场国际化发展较快,另一些国家则相对发展得慢一些。有些国家从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中受益较大,而有些国家却受益很少,甚至受到很不利的影响,妨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n 在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发展中,新加坡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其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n 1.把发展金融业作为建立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加以重点扶持。 n 2.积极、谨慎地开放本国金融市场,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n 3.引进外资银行,激活银行业竞争机制。 n 4.建立规范的信贷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 n 5.实行严格、高效的金融监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