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浅谈师生互动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科教育论文-浅谈师生互动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果.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科教育论文-浅谈师生互动,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果【论文关键词】引导自学精讲解惑课堂讨论实践活动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今天,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和谐课堂已成为一种时尚。作为思品课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努力创设学生学习的和谐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师生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是营造和谐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所谓师生互动,就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的过程;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间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和沟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师生互动”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从而促进生生互动、
2、学习个体和教学中介的互动,达到增强教学效果。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平台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引导自学师生互动 首先,要指导学生师生互动教材。现行教材的可读性,有利于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但是初中学生自学能力参差不齐,还存在部分学生不懂怎样自学教材,需要教师的引导。自学教材分为粗读、细读、精读。粗读,又称翻阅法,是指弄清全课或全章的大体结构。细读,即理解性阅读,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的指导下细读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要求学生看懂教材所列举的事实、例证、资料、数据;弄清教材是怎样运用这些材料分析问题,进而归纳、概括出结论的。精读,即强化
3、性阅读,要反复阅读重点和概念,反复推敲,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基本的概念和和原理。 其次,要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自学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有师”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可采取给学生提供自学提纲或自学思考题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要求学生按学习提纲阅读教材,找答案,划书本,若有疑难问题,可与同桌商量、讨论。教师巡堂,指点学生自学,一方面起到督促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在检查中发现和搜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留待以后进一步探讨。 再次,要训练学生就教材的内容提出问题。力求让学生通过自学,尽可能自主地消化新知识,初步或在一定程度上试图提出一些“问题”,由其它同学回答或小组讨论回答
4、,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逻辑思路、策略途径等。 总之,学生自学教材的形式是多样的,课前学,课上学,课后学,全文学,重点学,穿插着学,重要内容反复学等等。这样,经过训练,学生养成了师生互动的习惯。增强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思想活跃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二、精讲解惑师生互动 “精讲”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少讲,而是质量上的“精”。“精”是教学内容的精华,即重点、难点和关键;精”是精确,基础知识要讲得准确;“精”也是精彩,课要讲得生动、形象、严谨,富有吸引力。 首先,教师必须懂得,课堂上凡是学生自己能自学的就不必讲;凡是学生已明白的事理,就一定不要反复罗嗦;凡是学生能解答
5、的问题,就不必提示。要集中精力,用较少的时间把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讲清、讲透,对学生在自学、讨论、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作有的放矢的讲解。这样,才能给学生留有思维和想象的余地。 其次,要善于化抽象为形象,力求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澄清教学疑点,紧扣教学热点。坚持系统分析、阶级分析、辩证分析、比较分析等分析方法。用词准确,合乎逻辑;表意明确,通俗易懂。准确把握教学语调的抑扬顿挫、教学语句的疏密断连、教学语速的快慢急缓。 三、课堂讨论师生互动 叶圣陶说“上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讨论。”教师把认识中的矛盾和困难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尝试解决,这就是把学生置于学习和认识的主体地位。教师把学生在自学过程中
6、发现的问题和遇到的疑难进行归纳,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而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各抒己见,共同研究,逐步得出正确答案,形成正确认识。 课堂讨论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既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又有自由讨论,生生互动;也有师生共同参与,师生互动。课堂讨论的特点是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 在坦诚的讨论中教学相长,有利于教师发扬教学民主,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团结的师生关系,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成功感和提高是非辨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学生的讨论,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对美丑善恶是非标准的把握为教师的精讲提供了明确的、具体的第一
7、手材料,真正有利于所有学生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有助于丰富学生知识、信念、情感。 四、实践活动师生互动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必须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探究,去实践,去发现规律,深化知识,获得提高。 “练”。“练”是围绕教学内容、目标要求,以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为主,目的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识记、理解”部分,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练习要体现“双基”要求,要有层次性、难易结合、照顾全面。要注重“巧练”,即不能盲目追求练习的数量
8、和练习的次数,不能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负担。要练得得当,讲求效率。 组织课堂模拟活动。可根据教材内容编排生动活泼的课堂模拟表演:如初二年的“模拟法庭”、“模拟选举”、“模拟防卫”、“模拟环保行动”等。鲜明生动的模拟活动实际上是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开展社会调查。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人手,将自己听
9、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学以致用”;组织国内外大事的时事报告会,专题讨论会;平时组织学生参加时事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地取材,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矿企业、机关参观,进行社会调查,请企业家、人大代表、模范人物讲课等,使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社会,既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又接受了思想教育,还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敏感性,使政治学科的知识、教育功能得到有机地结合。 总之,引导自学、精讲解惑、课堂讨论、实践活动四个环节是有机结合,相互统一的。“自学”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精讲”是问题的突破和关键,“讨论”是思维的扩散和核心,“实践”是知识的运用和反馈,是教学的落脚点和目的。通过“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