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论文关于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看“人艰不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21405082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流行语论文关于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看“人艰不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网络流行语论文关于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看“人艰不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网络流行语论文关于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看“人艰不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网络流行语论文关于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看“人艰不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网络流行语论文关于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看“人艰不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流行语论文关于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看“人艰不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流行语论文关于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看“人艰不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流行语论文关于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看“人艰不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刘花果(1992),河南邓州人,华中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 摘 要: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主要从、语法和接收人群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总体上看,“人艰不拆”符合网络流行语传播的一般规律,且凭借其巨大的网络影响力,荣登百度热词榜单,但大行其道的同时,“人艰不拆”也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传播;人艰不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民数量与日俱增。据统计,截止xx年底,全球网民总数将达到27亿。其中,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无可否认,网民数量的增加,是近年来网

2、络流行语迅速发展的直接推动力。网络流行语是社会心态的风向标,它的跟踪研究实质上是一项对使用中的词语进行实时监测、动态分析的研究,不同年度网络流行语的变迁构成了一副动态的历史画卷,直观形象地反映出语言词汇的发展以及社会心态的变化。从xx年开始,北京语言大学等单位逐年监测、统计并发布国内15大主流报刊流行语。xx年,网络上的流行语也被纳入统计范围。xx年起,咬文嚼字杂志社编写的年度语文档案咬文嚼字绿皮书,开始逐年发布上一年度的“十大流行语”。 笔者以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为标准,搜集了xx-xx年每一年的十大网络流行语,从、语法和接收人群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意图找到网络流行语传播的

3、一般规律。 1.从上看 通过依次归类、总结,我们发现网络流行语主要以下几个方面:方言,社会事件,电视、网络、书籍等信息,借词,词义演变等。具体见下表: 方言社会事件电视、网络、书籍等借词词义演变其他 由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到: (1)电视、网络、书籍等传播媒介的网络流行语最多,约占34%,比如“舌尖上”源于xx年*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该片凭借其展示的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美食生态,打动了每一个吃货,使得“舌尖上”这一词语也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得到了广泛应用并相继产生了“舌尖上的河南”、“舌尖上的李敏镐”“舌尖上的火锅”等多种用法。其他还有“中国式”、“不差钱”等。这与电视、网络等传播媒

4、介的性质和巨大影响力是分不开的,拥有最广大的接收人群和最直接的传播方式,能够迅速有效地普及这些词语。 (2)由词义本身演变和社会事件产生的网络流行语数量差不多,分别居第二、第三。这主要归因于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需要在原有词汇的基础上转变词义或者创造出新词来表达。比如“雷”原是名词,现代汉语词典中指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响声。后来引申泛指具有“雷”的震撼效果的人工制品,而当前大为流行的“雷”则主要作为动词、形容词使用,表示受到惊吓或十分震惊,例如“把小心脏雷得个外焦里嫩香酥可口”“一个最雷的词语”。 (3)其次是借词,约占11.7%,且基本都借自日本,如吐槽、卖萌、控、达人等。众所周知,

5、中日文化交流历来就很频繁,近代维新变法时期更是掀起了一个*,爱国青年纷纷赴日留学寻求救国良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1伴随着日本动漫传播到中国,日语对广大青少年更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据统计,现今我们所使用的社会学、人文学等方面的专有名词中约有七成于日语。2 (4)方言的网络流行语所占的比重最低,只有xx年的“山寨”、xx年的“不差钱”、xx年的“给力”和xx年的“坑爹”四个词幸运入围。这可能与方言的地域性特征有关,不同方言区差异相对较大,所以不能够为大众理解接受。 2.从语法上看 (1)可以单独使用,比如吐槽(欢迎大家吐槽)、围观(我爱围观)、亲(淘宝*:“亲,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6、)等等。 (2)可以作为语素,与其他词语一起组成新词,如“控”有“大叔控”、“微博控”、“眼镜控”,“达人”有“天猫达人”、“时尚达人”、“购物达人”,“中国式”有“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离婚”、“中国式家教”等。 (3)有一部分网络流行语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语素构成新词。如“赞”字可作为动词单独使用,xx年5月13日京华日报在报道土库曼斯坦总统观 _女仪仗兵时,就曾把新闻标题命为“土总统赞三军女子仪仗兵很棒”,也可作为语素与其他语素构成新词,比如“点个赞”、“获赞”、“被赞”等。 3.从接收人群来看 一方面,正如胡明扬说:“青年人最急于寻求独立性,也最急于显示独立性,他们要和传统决裂

7、,不喜欢陈词滥调,最富于创新精神,什么都爱新解,爱好玩儿,所以最常见的流行语是在青年群体中创造和使用的。”3换句话说,正是青年人求新求异的年龄特点,使他们乐于创造和使用新词、新用法。另一方面,很多网络流行语不管如何,这一概念的首要条件是要在网络上能传播开来,而青年人又是网络的主力军,且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自然成为网络流行语的主要代言人。 除此之外,由青年人创造、使用的这些新词、新用法,一经传播便一发而不可收,广泛深入社会并被大众所接受认可,这与整个社会的心态也是分不开的。早在10年前,余开亮、宗守云、邝霞等学者就对网络词语的特点做了相关研究,认为网络词汇几乎都是新生词语,适用范围较为确定,并且多

8、是运用了修辞手段构成的。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大,人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方式真实地表达心中所思所想,而这些新词语恰好准确地体现了事物彼此之间的细微差异, 能够更鲜活更细腻地描写事物、评论事理4,于是顺利成章地被人们所认可。 “人艰不拆”歌手林宥嘉的说谎,原歌词是“ _说谎,我何必说谎。爱一个人,没爱到难道就会怎么样。别说我说谎,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xx年7月19日,蔡康永发表微博“瘦子有瘦子的宿命,胖子有胖子的宿命,瘦子就算饿到皱起了眉头,也仍然被当成是忧郁;胖子就算忧郁到皱起了眉头,也仍然被当成是饿了”,这番话道出了许多胖子的心声,网友纷纷转发,更有人哭诉“人艰不拆”。之后,这

9、个词就经常出现在网友回帖中,表明对楼主所述事实的同情和理解。前段时间,针对“英语退出高考”这一话题,新浪微博里讨论得热火朝天,靠英语拿分的同学表示愤怒,被英语蹂躏的同学难以抑制兴奋之情,还有一部分网友“只想说:中国考生,人艰不拆呀”这里的“人艰不拆”道出了多少人对高考政策的无奈,他们觉得无论什么样的结果,受害者都将会是中国考生。 通过百度搜索,我们发现,从xx年该词产生到xx年5月初,不到一年的时间,以此为标题的相关新闻约877篇,与此相关的新闻约1070篇,百度网页上共使用约1,780,000次。与此同时,该词在新浪微博上也成为了热门搜索词,网友“胡兔子不是偏执狂”在话题“#为什么没有男朋友

10、#”中说道“不是因为神马女汉子,神马懒于社交,神马独立,都不是!答案只有一个,因为长得丑!人艰不拆”。“新浪辽宁V”xx年5月14日发布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提出“大规模人口流动与性别比失调,致使大量男性进入单身行列,并有可能终身不婚人艰不拆啊”。男女比例失调,女性“供不应求”,让男性脱单也面对了激烈竞争,“人艰不拆”直接点明了诸多单身男性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悲哀。 根据上文中总结的网络流行语分类情况统计表,“人艰不拆”网络这个传播媒介。网络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和多元性特征,再加上广大网民的影响力,毫无疑问,“人艰不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传播,荣登百度热词榜单。与此同时,各家网络、媒体

11、也竞相报道,纷纷使用这一词语来吸引众人眼球,其中包括“凤凰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新浪网”、“南方都市报”等权威网站,可见其影响力之大。例如日前人民网曾报道,在录制安徽卫视爱4首映大典时,爱情公寓主演们的童年萌照*,“面对儿时囧态,他们纷纷哀嚎人艰不拆”。 2.从语法上看 经常单独使用,放在句子最后或开头,句中叙述一种比较艰难的情况,加上“人艰不拆”表达这件事情已经很艰难,大家要包容理解,切不可拆穿摧残他人。比如有这样一条微博:“近年,越来越多的银发学员出现在驾校里,加入“学车大军”。大部分老年人并不是为了自己驾车兜风,而是要拿驾照,帮“久摇不中”的子女摇号。一些考官见到年纪很大的

12、老人学车,心里也明白是为了摇号,通常会松一些。人艰不拆呐!”老年人由于生理理由,学起车然相对艰难,可归根到底是为了子女,真的是很不容易,这里的“人艰不拆”就恰到好处地将这种复杂的感情呈现在了大众面前。 有时候,为了加强语气,也与其他成分一起使用,如“人艰不拆好吗”、“说好的人艰不拆呢”。还可以拆开使用,比如南方人物周刊xx年第7期,评论朱涛的新著梁思成与 _,就命题为“人艰,拆还是不拆” 3.从接收人群上来看 “人艰不拆”歌手林宥嘉的歌词,通过名人的微博回帖迅速走红,这决定了它的首要接收群体是青年网民。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关注这些名人微博、留言,对林宥嘉这些青年歌手的流行歌曲也比较了解,所以相对来说,更能深刻地理解“人艰不拆”是如何产生的,并且能及时有效地。在此 此文是一篇网络流行语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励志书籍/材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