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范化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规范化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评判规范化护理于急诊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挑选我院2016年7月2019年7月的58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以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处理,将58例患者分为了观察组、参照组,每组各(n=29)。观察组接受规范化护理干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院内转运时间方面短于参照组,组间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在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低于参照组,组间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急诊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中施行规范化护理措施的效果较好,主要表现在可缩短院内转运时间、降低
2、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故而适用于临床方面应用、推广。关键词:规范化护理;急诊危重症;安全转运;应用效果急诊危重症患者就诊的科室属于危重症者抢救主要场所,为确保患者的安全实行急救非常重要。需要注意的是,急诊危重症患者因为病情比较复杂和严重,同时病情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所以诊疗过程中需转运。然而,转运的过程中若是操作不当、处理不当,会致使患者转运期间心脏骤停/血压增高,直接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构成威胁1。针对于此,本次研究将我院近3年左右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探究对象,重点评判分别施行规范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1.一般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挑选我院2016年7月2019年7月期间58例急
3、诊危重症患者,通过随机平行方式作以分组分为观察组(29例)、参照组(29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8.54.4)岁。包括外伤所致失血性休克者、脑外伤者、心血管疾病者、呼吸系统疾病者各5例、10例、6例、8例。参照组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7.54.2)岁。外伤所致失血性休克者、脑外伤者、心血管疾病者、呼吸系统疾病者各4例、11例、7例、7例。两组急诊危重症病例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处理发现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经急诊护理人员利用转运床转运,转运期间严格观察患者的心率、体温、呼吸频率等
4、变化,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1.2.2 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规范化转运要求,要求转运护理人员具有独立处理问题、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接受抢救相关培训并掌握无创气道构建方法、体外除颤技术,以及较强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2。如果为气管插管、意识障碍者,需要安排医生、护理人员各1名,共同进行安全转运。规范化风险评估,转运前经医护人员实行风险评估,比如:患者生命体征、监护措施、用药等方面,然后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提前告知患者家属可能存在的风险,待其签字同意后转运。规范化转运前护理,转运前保持冷静,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测定,认真检查患者的携带管道是否保持通畅、连接3。针对意识障碍/气管插管者来讲,应做好吸痰
5、处理确保患者呼吸道为通畅状态,携带便携式呼吸机、人工呼吸气囊。出科前10min和相关科室保持联系,使其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规范化转运护理、交接护理,转运时做好导管固定工作,意识障碍者取其仰卧位、确保头部偏向一侧,转运保持匀速4。在此之后,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若发生心脏骤停、呼吸骤停情况需要马上进行抢救,做好相应的抢救记录。达到目的地由医护人员和目的地医护人员共同搬运患者,同时做好患者诊断、生命体征监测、用药等方面的交接,交接后经交接双方签字。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院内转运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性。1.4统计学分析处理方法本研究的临床数据以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5.0为主处理,计
6、数资料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以率%形式表示、X2统计检验;计量资料两组院内转运时间对比以均数差XS方式体现、t统计检验。组间比较结果为P0.05,为统计学意义存在;组间比较结果为P0.05,为没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两组病例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表1 两组病例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对比n=29(%)组别管道脱落/堵塞坠床急救物品准备不全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0011(3.45)参照组2237(24.14)X-5.2200P值-0.052.2 两组病例院内转运时间的差异对比两组院内转运时间组间的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7、见表2。表2 两组病例院内转运时间的差异对比n=29(s),min组别重症监护室CT室手术室普通病房观察组25.112.1315.622.0212.022.4420.551.57参照组30.053.0617.592.4214.732.5822.222.43t7.13523.36544.10973.1085P值0.050.050.050.053.讨论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的过程比较复杂,要求医护人员将急诊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但是如果实际运送期间救治和护理操作不当,容易在转运时发生意外,威胁到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于此,本次研究在安全转运中实施了规范化护理措施,以此尽可能降低转运风险5。首先,在转运前应
8、对患者的病情评估,然后分析转运中潜在的安全风险,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以此确保患者转运的安全。然后,转运中加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数的观察,确定转运的路线,从而避免发生拥堵现象,节省患者转运花费的时间。与此同时,转运前需和相关科室保持联系,使相关科室能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待达到转运目的地后匀速搬运患者,并做好相应的交接工作,如果确认信息无误经双方医护人员签字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转运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相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由此说明,规范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中,不仅能减少实际转运的时间,而且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转运的安全。总之,规范化护理
9、的实施可以确保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的安全,且利于为患者的临床治疗赢取更多宝贵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有在临床方面应用、推广的价值。参考文献:1刘容,邱艳,李湖波等.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23):1798-1802.2兰超,吕青,刘奇等.体外膜肺氧合对非肺部原发性急诊危重症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9):1019-1025.3兰超,吕青,刘奇等.体外膜肺氧合对非肺部原发性急诊危重症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9):1019.4钟燕玲,李红玲,伍静.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路径的建立与实施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5):148-150.5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专家组.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7,3(5):257-261.6王薇,王长远,王晶.急诊危重症患者流行病学分析及疾病谱特点:附北京市1家医院2017年3176例急诊病例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10):987-990.-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