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湘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生活》每课精品教案汇编(含五个精品教案)

徐**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8MB
约30页
文档ID:615303707
湘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生活》每课精品教案汇编(含五个精品教案)_第1页
1/30

第1课 我运动 我健康课题我运动 我健康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美术年级二年级教材分析《我运动 我健康》是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生活》的第三课,单元以 “生活场景的美术表达” 为核心,前两课《我的小房间》《校园的早晨》聚焦 “静态生活场景”,本课则转向 “动态生活场景 —— 运动”,形成 “静态 — 动态” 的生活场景表达递进链条作为单元 “动态场景表达” 的关键课,本课承接 “用美术记录生活” 的单元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表现运动中的人物动态与场景,为后续《节日的快乐》(动态节日场景)的学习奠定 “动态造型” 基础,同时关联体育与健康学科 “热爱运动、健康生活” 的理念,实现跨学科融合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具备以下特点,需在教学设计中重点关注:1.认知与思维:以具象思维为主,对 “动态” 的理解依赖 “动作模仿”,难以凭空想象运动姿势,需通过 “做动作 — 观察 — 绘画” 的流程学习;2.技能基础:已掌握 “圆形画头、直线画身体” 的简易人物造型方法,但对 “动态人物” 的肢体比例(如手臂长短、腿部弯曲角度)把握不足,易画成 “静态僵硬” 的人物;3.情感与兴趣:对 “运动” 主题有天然兴趣(课间、体育课常参与),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约 20-25 分钟,需通过 “游戏、互动、动手” 等形式维持兴趣,避免单一绘画的枯燥。

教学目标一、图像识读:1.结合教材运动范例,能识别 2 种以上运动的关键动态(如跳绳 “手臂上扬、腿微屈”,跑步 “腿一前一后、手臂摆动”),并能用语言描述 “哪里看出在运动”(如 “他的腿一前一后,是在跑步”);2.能观察教材学生作品,说出 “用红、黄颜色能让运动画面更有活力”,理解色彩与运动氛围的关联二、审美判断:1.能从教材范例或同学作品中,选出 “最有运动感” 的 1 幅,说出理由(如 “他画的跳绳小人,手臂扬得很高,看起来跳得很用力”“这幅画用了很多黄色,很热闹”);2.能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评价,说出 “我画的跑步小人,腿画得一前一后,很像在跑” 或 “我觉得颜色可以再亮一点”三、创意实践:1.能模仿教材动态范例,用简单线条画 1 个自己喜欢的运动小人(如跳绳、踢毽子),肢体动态基本准确(如手臂、腿部有弯曲或伸展);2.能为运动小人添加 1-2 种环境元素(如草地、太阳,参考教材作品),或用彩纸制作 1 件简易运动道具(如小跳绳),搭配绘画呈现;3. 能在作品中用 2-3 种鲜艳颜色(如红、黄、橙),表达运动的快乐氛围四、文化理解:1.结合教材内容,知道 “运动能让我们身体变强壮、心情变快乐”,理解 “用美术记录运动,能留住快乐的运动时光”;2.能说出 “我画的运动是和同学一起玩的,大家都很开心”,感受 “运动中的合作与分享”,传递积极的生活态度。

重点1.引导学生观察并表现运动人物的关键动态:① 借助教材范例,明确不同运动的动态特点(如跳绳:手臂上举绕绳,腿部微屈跳;踢毽子:单脚站立,另一只脚弯曲上抬,手准备接毽子);② 掌握 “动态简化法”:用 “直线表现伸展的肢体,曲线表现弯曲的肢体”(如跑步的腿用 “一前一后” 的直线,跳绳的手臂用 “圆弧线” 表现绕绳);2.用鲜艳色彩表现运动的活力氛围:参考教材学生作品,选择红、黄、橙等暖色调为主色,搭配绿、蓝等环境色,避免单一、灰暗的色彩难点1.突破 “运动人物僵硬” 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 “运动时肢体有‘伸展’和‘弯曲’的对比”(如跳绳时,一只手臂上扬伸展,另一只手臂下垂弯曲),避免画成 “肢体笔直” 的静态人物;2.实现 “动态与场景的融合”:避免 “运动小人孤立无场景”,引导学生像教材作品那样,添加简单的运动环境(如操场的草地、天空的太阳),让画面更完整,传递 “在特定场景中运动” 的感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情境导入:班级 “运动嘉年华” 开幕啦1.互动导入(唤醒运动经验)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级要举办‘运动嘉年华’啦!大家平时最喜欢参加哪些运动项目呀?请用‘一句话 + 一个动作’告诉大家!”(学生自由分享,教师引导用动作模仿,如:生 1:“我喜欢跳绳!”(做手臂绕绳、腿部微屈的动作)生 2:“我喜欢踢毽子!”(做单脚站立、手抬平的动作))2.教材衔接(自然切入课题)师:“大家的运动动作真生动!老师发现,有几位小画家把我们喜欢的运动都画在了纸上 —— 请大家翻开教材第 12 页,看看这幅《跳绳》的插图,画里的小朋友和刚才 XX 同学(指分享跳绳的学生)的动作是不是很像?”(引导学生对比教材插图与同伴动作,观察 “手臂上扬、腿微屈” 的动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我运动 我健康》,用画笔把‘运动嘉年华’里的精彩瞬间画下来,留住我们的运动快乐!”(板书课题:《我运动 我健康》,贴 “跳绳、踢毽子” 简易动态贴纸)用 “运动嘉年华” 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符合二年级 “以生活为中心” 的认知特点;从 “自己的动作” 过渡到 “教材中的插图”,自然建立 “生活 — 美术” 的联结,避免 “突然讲教材” 的生硬;动作分享环节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后续 “观察动态” 奠定基础。

讲授新课环节一、教材范例 —— 找动态、学简化1.教材内容讲解(聚焦动态观察)师:“请大家把教材翻到第 12-13 页,看看这 4 个运动小人(跳绳、踢毽子、跑步、拍皮球),我们先来解锁‘跳绳小人’的密码!大家仔细看,跳绳时,小人的手臂在做什么?(用教鞭指向教材跳绳小人的手臂)”生:“手臂向上扬!”师:“对啦!一只手臂往上绕绳,另一只手臂往下拉绳,像画了一个‘小圆弧’(在黑板上画圆弧线)再看腿呢?(指向腿部)”生:“腿弯起来了!”师:“没错!跳绳时腿要微屈,才能跳得高教材里的小气泡写着‘画动态时,要注意手臂和腿的弯曲’,就是这个意思!”2.师生互动师:“现在我们玩‘我是运动小模特’游戏!请大家站起来,模仿教材里的‘踢毽子小人’—— 单脚站立,另一只脚弯曲上抬,手准备接毽子(教师同步模仿,纠正动作,如 “脚不要抬太高,不然站不稳”)保持这个动作,看看自己的手臂和腿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保持动作 10 秒,观察自身动态)师:“现在我们用‘简化线条’把这个动作画下来:先画一个圆形当脑袋,再画身体,然后画‘一只腿站直,一只腿弯曲’,最后画‘手抬平’(教师在黑板上同步示范,对照教材踢毽子插图,强调 “腿的弯曲角度”)。

谁愿意上台试试,把你观察到的动作画下来?”(学生上台绘画,教师结合教材范例点评,如 “他画的腿弯曲得很好,很像踢毽子的动作”)环节二、教材学生作品 —— 学配色、传氛围1.教材内容讲解(色彩与氛围关联)师:“画好运动小人后,还要给他们穿上‘彩色的衣服’,让画面更有活力!请大家翻到教材第 14 页,看看这两幅学生作品《课间跳绳》和《体育课上》,用了哪些颜色?”(引导学生观察,生:“红色、黄色、橙色、绿色、蓝色!”)师:“这些颜色里,红色、黄色、橙色看起来暖暖的,像小太阳一样,我们叫它们‘暖色调’;绿色、蓝色看起来凉凉的,像草地和天空,叫‘冷色调’教材里的小气泡问‘为什么用这些颜色?’,大家想想,看到红色、黄色,你会觉得怎么样?(生:“很开心!很热闹!”)”师:“对啦!运动的时候我们很开心、很有活力,所以画家哥哥姐姐用暖色调为主,再搭配一点冷色调当背景(如草地的绿色、天空的蓝色),这样画面既热闹又不杂乱 —— 这就是‘用颜色传递运动氛围’的秘密!”2.师生互动(色彩选择与联想)师:“我们来玩‘色彩配对’游戏!老师说运动项目,大家说应该用什么颜色:①画‘跑步’,想表现跑得很有活力,用什么颜色?(生:“红色!黄色!”)②画‘在草地上踢毽子’,背景用什么颜色?(生:“绿色!”)③画‘冬天的跳绳比赛’,天空用什么颜色?(生:“蓝色!”)”师:“大家都选对了!现在请大家拿出彩笔,在纸上圈出你想用来画自己运动画面的 3 种颜色,和同桌说说‘为什么选这些颜色’(如 “我选红色,因为跳绳很开心”)。

学生互动,教师巡视,鼓励选择鲜艳颜色,如 “你选的橙红色很适合表现运动的活力,和教材作品的颜色很像”)环节三、教材实践提示 —— 学添景、促完整1.教材内容讲解(场景添加方法)师:“如果只画运动小人,画面会有点孤单,像‘小人在空地上运动’教材第 15 页的‘实践提示’告诉我们,可以添加‘运动场景’—— 看看这幅小提示插图,画家在跳绳小人下面画了什么?(生:“草地!”)上面画了什么?(生:“太阳!”)”师:“对啦!添加简单的场景,能让大家知道‘小人在什么地方运动’除了草地和太阳,我们还可以画什么?教材里还提到‘操场的跑道、旁边加油的同学’(指向教材小提示的文字)—— 这些都能让画面更完整,像一个真实的运动场景!”2.师生互动(场景联想与创意)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平时运动的地方:是在操场的草地上?还是在教室旁边的空地上?旁边有没有同学和你一起玩?”(学生闭眼联想后,自由分享,如 “我在操场的跑道上跑步,旁边有同学加油”“我在小区的草地上踢毽子,有小狗在旁边跑”)师:“现在请大家用‘简单图形’把想到的场景画在草稿纸上:草地用‘波浪线’画,跑道用‘直线加横线’画,加油的同学用‘小圆圈加简单身体’画(教师同步示范,对照教材提示的简易画法)。

学生画草稿,教师指导,如 “跑道的横线可以画得稀疏一点,更像真的跑道”)环节四、创意实践:“运动嘉年华” 作品创作1.实践准备(明确任务,分层指导)材料准备:每人 1 张 A4 画纸(提前画好 “地平线”,帮助学生确定场景位置)、彩笔、油画棒;每组 1 套 “教材动态范例卡片”(复印教材第 12-13 页的运动小人,供基础层学生参考)、彩纸、剪刀、胶水(供提升层学生制作道具);任务分层:①基础层:参考教材动态卡片,画 1 个运动小人,用暖色调涂色,添加 1 种简单场景(如草地或太阳);②进阶层:自主画 1-2 个运动小人(可组合,如 “我和同学一起跳绳”),添加 2 种以上场景(如草地、太阳、跑道),用 “暖色调为主 + 冷色调点缀” 配色;③提升层:完成进阶层任务后,用彩纸制作 1 件简易运动道具(如用彩纸剪 “小跳绳”“小毽子”),粘贴在绘画作品旁,或用道具模拟运动场景拍照(如 “拿着纸跳绳道具,和作品合影”)2.师生互动(分步创作,实时指导)第一步:画动态小人(对照教材,解决问题)师:“开始创作啦!先画运动小人,基础层的同学可以看桌上的教材动态卡片,注意手臂和腿的弯曲;进阶层的同学可以画‘和同学一起运动’的场景,比如‘两个人一起跳绳,一个人甩绳,一个人跳’(教师对照教材跳绳插图,示范 “双人跳绳的动态”)。

画的时候如果忘记动作,可以站起来再做一遍,或者看教材卡片哦!”(学生画小人,教师巡视,重点指导 “动态僵硬” 的学生,如 “把跑步的腿再画得弯曲一点,一前一后,就更像在跑了”)第二步:添加场景与涂色(参考教材,创意表达)师:“小人画好后,添加场景啦!大家可以像教材第 14 页的作品那样,在下面画草地,上面画太阳;涂色时,记得用暖色调涂小人的衣服,冷色调涂背景,让画面有活力!提升层的同学做好道具后,可以试着把道具放在作品旁边,看看是不是很搭配(如 “把纸毽子放在踢毽子小人的手旁边”)学生创作,教师指导涂色,如 “红色的衣服可以搭配黄色的鞋子,更鲜艳;草地用浅绿色,不要用太深的绿色,不然会盖住小人”)第三步:作品签名与小介绍(文化理解,情感表达)师:“画好后,在作品右下角签上自己的名字,再在背面写一句‘我的运动小感悟’,比如‘跳绳让我身体变强壮’‘和同学一起踢毽子很开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