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用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术语(报批稿)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125612368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乘用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术语(报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乘用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术语(报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乘用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术语(报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乘用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术语(报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乘用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术语(报批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乘用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术语(报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乘用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术语(报批稿)(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团 体 标 准 T/CSAE XX - 2018乘用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术语The terms and definition related to aerodynamics performance for passenger car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发布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本标准,旨在提升产品研发、制造等的水平。标准的采用完全自愿,其对于任何特定用途的可用性和适用性,包括可能的其他风险,由采用者自行负责。目次目次III前 言III1范围52规范性引用文件53术语和定义5附录A13附录B15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

2、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空气动力学分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清华大学、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吉林大学、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左辉辉、徐胜金、顾彦、王保华、胡兴军、黄祚华、尹章顺、古静、王小碧、王靖宇本标准于2018年12月首次发布。乘用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术语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空气动力学性能常用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空气动力学技术标准体系下的相关标准的制定、各类技术文件的编制。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3-1992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 车辆尺寸3 术语和定义3.1 乘用车 Passenger car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GB/T 3730.1-2001,定义2.1.13.2 空气动力学坐标系 Aerodynamic coordinate

4、 system车辆或模型的空气动力学坐标系如图1所示,坐标系原点位于车辆轴距中心线和轮距中心线在地面上投影的交点。图1 空气动力学坐标系(同时参考图3)3.2.1 x轴:x axisx轴正方向为车辆向后,与y轴、z轴形成空气动力学坐标系,如图1所示。3.2.2 y轴:y axisy轴正方向为车辆向右,与x轴、z轴形成空气动力学坐标系,如图1所示。3.2.3 z轴:z axisz轴正方向为车辆向上,与x轴、y轴形成空气动力学坐标系,如图1所示。3.2.4 :俯仰角Pitch Angle车身纵轴(x轴负方向)和地面之间的角度,车头抬起为正。3.2.5 :横摆角 Yaw angle车辆行驶方向(x轴

5、负方向)和自由来流速度V之间的角度,车头向右为正。3.2.6 :侧倾角 Roll angle车身横轴(y轴正方向)和地面之间的角度,车辆右侧向下为正。3.2.7 D:气动阻力 Drag作用在x轴正方向的气动力,x轴正方向为正,FX=D。3.2.8 S:气动侧向力 Side force作用在y轴正方向的气动力,y轴正方向为正,FY=S。3.2.9 SF:气动前轴侧向力 Front side force整车气动侧向力分解至前轴的分力。3.2.10 SR:气动后轴侧向力 Rear side force整车气动侧向力分解至后轴的分力。3.2.11 L:气动升力 Lift作用在z轴正方向的气动力,z轴正

6、方向为正,FZ=L。3.2.12 LF:气动前轴升力 Front lift整车气动升力分解至前轴的分力。3.2.13 LR:气动后轴升力 Rear lift整车气动升力分解至后轴的分力。3.2.14 PM:俯仰力矩 Pitching moment绕y轴的气动力矩,车头抬起为正。3.2.15 YM:横摆力矩 Yawing moment绕z轴的气动力矩,车头向右为正。3.2.16 RM:侧倾力矩 Rolling moment绕x轴的气动力矩,车辆右侧向下(右倾)为正。3.2.17 WB:轴距 Wheelbase通过汽车同一侧面相邻两车轮中心,并垂直于汽车纵向对称平面的两垂线之间的距离。GB/T 3

7、730.3-1922,定义3.4.13.3 车辆参数 Vehicle parameters3.3.1 LMAX:汽车长度 Vehicle length在x轴正方向上车辆前后最外端点之间的距离。GB/T 3730.3-1922,定义3.1.13.3.2 WMAX:汽车宽度 Vehicle width在y轴正方向上车辆两侧固定突出部位(不包括后视镜、侧面标志灯、示位灯、转向指示灯、挠性挡泥板、折叠式踏板、防滑链以及轮胎与地面接触变形部分)最外侧点的距离。GB/T 3730.3-1922,定义3.23.3.3 HMAX:汽车高度 Vehicle height在z轴正方向上车辆最高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8、GB/T 3730.3-1922,定义3.33.3.4 A:正投影面积 Frontal area车辆在其正前方平行于x轴正方向的光照射下投射到车后垂直于x轴正方向的屏幕上的投影面积。3.3.5 Ht:轮眉高度 Trim height车辆水平放置时,轮眉到地面的最大垂直距离。3.3.5.1 Htf:前轮眉高度 Front trim height车辆水平放置时,前轮轮眉到地面的最大垂直距离,如图2所示。3.3.5.2 Htr:后轮眉高度 Rear trim height车辆水平放置时,后轮轮眉到地面的最大垂直距离,如图2所示。图2 轮眉高度3.3.6 :比例因子Scale factor缩比模型与全

9、尺寸模型比值。3.3.7 V:车辆速度Vehicle velocity车辆在x轴正方向的速度矢量,如图3所示。图3 自由来流速度3.4 气流参数 Airflow parameters3.4.1 :来流角度 Wind angle来流矢量与x轴负方向的角度,如图3所示。3.4.2 Vw:风速Wind velocity在x-y平面上相对于x轴正方向成角,且大小为Vw的风速矢量,如图3所示。3.4.3 V:自由来流速度Free stream speed大小相对于车辆速度矢量V的风速矢量,V=VW-V,如图3所示。3.4.4 T0:参考温度 Reference temperatureT0=252。3.4

10、.5 P:局部静压Local static pressure3.4.6 P:自由来流静压Free-stream static pressure3.4.7 :空气密度 Air density温度为25,在标准大气压(101.325kPa)下,建议采用=1.183913kg/m3。干燥空气在不同温度下的空气密度可以通过公式(3-1)计算获得。T为空气温度,单位为;p为大气压力,单位为kPa。=1.2250288.15/273.15+Tp/101.325kg/m3(3-1)3.4.8 q:动压 Dynamical pressureq=1/2V2。3.4.9 CP:压力系数Pressure coeff

11、icientCP =(P-P)/q。3.4.10 :边界层厚度Boundary layer thickness从边界层壁面开始,到沿着壁面切向的流动速度达到自由来流速度的99%的位置的垂直于壁面的高度。3.4.11 :空气粘度 Air viscosity温度25及标准大气压(101.325kPa)下,建议采用=1.8353 10-5 Ns/m2。干燥空气在0至60温度下的空气粘度可以通过公式(3-2)计算获得。T为空气温度,单位为。=1.7203+0.00460T10-5Ns/m2(3-2)3.4.12 VEQ:等效速度Equivalent velocityVEQ =V。3.4.13 Re:雷

12、诺数Reynolds number表征流体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比值大小,无量纲数,Re=Vdc/。dc为特征长度,通常取轴距或车身长度。用以表征流体流动情况,可作为流动特性的判断依据。3.5 气动力与气动力矩系数 Force and Moment coefficients气动力为汽车行驶过程中与周围空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气动力矩是气动力使车辆产生转动作用的物理量,气动力系数与气动力矩系数为无量纲数。3.5.1 CD:气动阻力系数 Drag coefficientCD=D(qA) 。3.5.2 CS:气动侧向力系数 Side force coefficientCS=S(qA) 。3.5.3 CL:气

13、动升力系数 Lift coefficientCL=L(qA) 。3.5.4 CLF:气动前轴升力系数 Front lift coefficientCLF=CL2+CPM 。3.5.5 CLR:气动后轴升力系数 Rear lift coefficientCLR=CL2-CPM 。3.5.6 CSF:气动前侧向力系数 Front side force coefficientCSF=CS2+CYM。3.5.7 CSR:气动后侧向力系数 Rear side force coefficientCSR=CS2-CYM。3.5.8 CPM:气动俯仰力矩系数 Pitching moment coefficie

14、ntCPM=PM(qAWB) 。3.5.9 CYM:气动橫摆力矩系数 Yawing moment coefficientCYM=YM(qAWB) 。3.5.10 CRM:气动侧倾力矩系数 Rolling moment coefficientCRM=RM(qAWB) 。3.6 样车 Prototype car3.6.1 模型样车 Model car以油泥或者硬质材料制作车身,无乘员舱或者乘员舱密闭,满足当前阶段空气动力学性能设计及定义要求,模型自重应控制在风洞天平承载力范围内,车轮在标准试验车速下可稳定旋转。根据选用的风洞试验段尺寸,模型通常采用1:1、3:8、1:4、1:5、1:10和1:20等比例。通常用于汽车空气动力学性能开发。3.6.2 工程样车 Engineering car整车外型设计冻结后,通过模具制作的零件及整车,满足当前阶段空气动力学性能设计及定义要求,车轮在标准试验车速下可稳定旋转。通常用于阶段性的风阻目标验证及细节优化。3.6.3 商品车 Production car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汽车整车产品。3.7 空气动力学性能 Aerodynamic performance3.7.1 气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标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