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文学概论》第五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398373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教版《文学概论》第五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教版《文学概论》第五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教版《文学概论》第五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教版《文学概论》第五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教版《文学概论》第五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教版《文学概论》第五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教版《文学概论》第五编(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一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一)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1 文学阅读: 广义:文学欣赏、文学阅读 狭义:近代商品经济与印刷出版媒介充分发展,文学成为特殊商品之后的欣赏与阅读。 文学消费是整个文学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步骤2 文学生产、传播与消费v文学生产(狭义),指以作家内在心理意象形式 存在的观念形态的文本创造和出版家通过一定的 物质载体将作家观念形态的文学文本变为文学读 物的物态化生产。v文学传播兼指文学作品的出版与流通。v文学消费指读者的阅读。文学传播活动及其变迁从手抄本到印刷品从纸媒到视听多媒体进入电子网络传播时代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间的互动关系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

2、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对方。可是同 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运动 。生产中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 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 象。但是消费也中介着生产,因为 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 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 中才得到最后完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文学生产文学消费提供文学消费的对象规定文学消费的方式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要文学生产决定着文学生产的最后完成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体现为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文学生产文学消费(二) 文学消费的二重性1 文学消费作为一般的商品消费v文化工业的出现和文化流通市场的形成,文 学生产者与文学消费者发

3、生分离v文学作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遵循价值规律v文学作为物态化的劳动产品,会有物质耗损v文化生产受社会消费心理影响2 文学消费作为特殊精神产品的消费v文学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v文学产品中作家的创造性劳动难以作定量评 估v优秀的文学产品具有超时代性v文学产品的消费具有再创造的性质,需要消 费者的积极参与(三)文学消费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1 文学消费作为一种意识形态v文学生产者通过文学作品传达的意识形态性, 在文学的阅读过程中,影响消费者v文学消费对于意识形态的三种反应模式:直接服务于现行体制与社会结构直接批判现行制度的不合理性声称远离现行政治制度的“非意识形态化”n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

4、图主张将诗 人逐出他的理想国。孔子极为重视文艺的教化作用,认为 诗可以为“事父”、“事君”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现代资产阶级通过高度 商品化的现代艺术消费,消蚀了消费者对现行制 度的历史性的思考,瓦解了消费者变革现实、改 造世界的要求。2 文学消费作为意识形态消费的特殊性不是以概念形式的意识形态 观念直接灌输给消费者,而是寓 思想观念于艺术形式的结构和艺 术娱乐的效果之中 。丁 玲赵树理(四)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文学消费文学接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精神文化属性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括未含阅读活 动的消费行为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主客观条件不同综合的多视角偏于审美经验或艺术心理这一独特 视角1

5、 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2 文学消费、文学接受和文学欣赏的关系文学消费 文学接受文学欣赏 (初始阶段)文学阅读(高级阶段)(一)文学接受作为审美活动1 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活动二 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文学作品从感官感受、情绪情感和思 想深度等方面吸引读者、感染读者、震 撼读者并给读者带来精神愉悦、人格自 由和心灵净化的价值属性。v悦耳悦目v悦心悦意v悦神悦志2 文学接受审美价值属性的三层次 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 在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 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 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 把他的硗瘠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 使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不 堪的学徒的寒

6、伧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 诗的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的矫 健情人形容成美丽的公主。恩格斯:德国的民间故事书(二)文学接受作为认识活动1 文学接受是一种认识活动v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们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那 里学到的,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经济学家那里学到的还要 多 v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比历史更具有哲 学意味:“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 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 事。”2 文学接受的认识价值方面v认识社会现实v认识人类自我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 麦克白等形象具有深刻的人 性内涵莎士比亚(三)文学接受作为文化价值阐释活动1 文学接受是一种文化价值阐释 2 文学

7、接受的文化价值阐释的诸方面v民俗学价值v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价值v宗教价值v哲学价值民俗学价值贾平凹与商州系列张贤亮韩少功爸 爸爸阿城近照 棋王孩子王绿化树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宗教价值古希腊神话多神教价值观n神曲基督教价值观 一千零一夜伊斯兰教风情(四)文学接受作为交流活动1 文学接受是一种交流活动v文学交流的自由性v文学交流的想像性、符号性与情感性孔子:诗可以群2 文学接受的交流活动表现诸方面人物角色作品中整个自 然、社会与全 人类作者读 者其他读者第二节 文学接受过程一 文学接受的发生(一)期待视野1 含义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 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 上

8、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 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 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时自 身具有某种思维定向和先 在结构,它包括伽达默尔 所谓历史视界和个人视界 两方面内涵:一方面,“第 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这一 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 充实和丰富”,“另一方面 ,读者以往的阅读记忆也 积累了阅读经验,这两方 面的融合就形成一代代读 者的期待视野”。姚斯接受美学2 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层次v文体期待v形象期待v意蕴期待3 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形成v接受者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审美趣味、情感 倾向、人生追求、政治态度等 v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v特定的生理机制,即

9、读者的性别、年龄、气 质类型等生理特征(二)接受动机v审美动机v求知动机v受教动机v批评动机v借鉴动机(三)接受心境1 接受心境的形成原因v 欣 悦v 抑 郁v 虚 静2 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v庄子“心斋坐忘” v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v杜甫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四)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隐含读者: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 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 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1 创作动机与隐含读者作家的创作动机会决定文本中隐含的读 者。 v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功高虞人箴 ,痛甚骚人辞。

10、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 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白居易寄唐生 2 文本内涵与隐含读者 作家赋予文本的思想内涵会决定隐含的 读者。3 选材与隐含读者作家的选材及文体特点也会决定隐含的 读者。二 文学接受的发展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为基础,对作品中 的文本符号进行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 、交流与对话。这是文学作品由“第一文本 ”转化为“第二文本”并由现实的读者实现 文学接受的过程。 (一)填空、对话与兴味1 填空、对话v英加登:文学作品最终完成依靠读者去“填空”。v伊瑟尔: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进行再创造。 v伽达默尔:作品意义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

11、。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开放的,不确定的,处于无限的对话之中。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v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 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 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 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 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v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 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 花开2 兴 味v读者借助自己的想像和体味,可以在有 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 。 v兴:孔子“诗可以兴”宋人朱熹释为“感发志意”v味:钟嵘诗品序“滋味说”“使味之者无

12、极,闻之者动心” (二)还原与异变完全的还原是不可能的,读者阅读的 “第二文本”总是“第一文本”的种 种异变。1 异变v 作品形象的异变 v 情感的异变 v 思想观念的异变2 异变与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的期待视野导致异变:v 政治观念v 预定文化观念v 文化视野v 个人经验 v 文学欣赏能力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三)理解与误解1 正解与误解v前理解:读者由于期待视野存在而对于 作品先入为主的看法。v前理解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 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之间构成“对话”, 相应者为正解,相悖者为误解。 2 正误与反误v正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 有所抵牾,但作品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

13、解 的内涵。“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智者 见智”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v反误:指读者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 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四)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v顺向相应一部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意 境指向等与读者期待视野中的预测完全一 致。读者得到先见之明的满足,欣赏过程轻 松,但可能因为期待指向畅通无阻而兴味 索然,甚至嘲笑作者低能。v逆向受挫一部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主题呈 现等与读者的期待指向不一致,读者的想象惯 性难以为继、遇挫受阻。读者因期待指向的暂时受遏而不适,但很快 又会为豁然开朗的艺术境界而振奋,会因扩充 和丰富了期待视野而欣悦。完全遇挫:文本的内涵完全超出

14、了读者期待 视野,令人难以介入其中。某些过于晦涩的先锋诗、意识流小说三 文学接受的高潮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 物之间,会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读者会借助 于文本符号的导引,进入一个自由广阔的想像空 间,使情感得以净化;会通过对文本的感悟与理 解,进入一种诗情幻化的哲学境界,领悟到人生 的真谛和宇宙的奥妙,感受到“余音绕梁”的延留 魅力。 共鸣v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v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为作品中的思想 感情、理想愿望、人物命运遭际所打动, 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净化v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而达到的一种“杂念 去除,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v表现:读者可以进入某种虚幻的艺术境界,而暂 时忘却世俗的困扰和人生的烦恼,以维持心 灵的平衡。由于作品中某种情感力量的震憾,使读者的某种情绪得以宣泄,使畸变的心态得以矫正,使扭曲的人格变得纯正。领悟v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净化后的一个 登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妙奥 、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 过程。延留v文学作品在造成读者共鸣、净化 、领悟后,继续留存于脑际并使 其不断回味的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