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4四:第8课《米洛斯的维纳斯》ppt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6648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语文必修4四:第8课《米洛斯的维纳斯》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4四:第8课《米洛斯的维纳斯》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4四:第8课《米洛斯的维纳斯》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4四:第8课《米洛斯的维纳斯》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粤教版语文必修4四:第8课《米洛斯的维纳斯》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语文必修4四:第8课《米洛斯的维纳斯》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语文必修4四:第8课《米洛斯的维纳斯》ppt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 必修 4(粤教) 第二单元 议论文 8 米洛斯的维纳斯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1 走近作者 课 文导 读 清冈卓行, 1922年生于中国大连市,就读于东京大学,日本当代诗人、作家,法政大学教授。 1969年以短篇小说 洋槐林立的大连 获芥川奖, 1984年获现代诗人奖。诗集有 冰凝的火焰 日常 。其他作品有 早晨的悲哀 大海的眼睛 等。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2 课文 背景 课 文导 读 1820年 2月,在爱琴海的米洛斯岛上,一个农夫在一座古墓旁整地时挖掘到一尊女性雕像。她分为上、下两截,并与刻着名字的台座、拿着苹果的手腕以及其他断片等等一道,散

2、落在附近的田地。这就是 “ 米洛斯的维纳斯 ” ,她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后期的雕塑杰作。在岛上的法国领事和土耳其人都想得到维纳斯的雕像,为此两国船舰几乎要动用武力,法国人软硬兼施,最终得到了雕像。法国获得这尊雕像时,全国一片沸腾,人们尊称她为罗浮宫的镇宫之宝。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课 文导 读 她一直为世界上所有热爱艺术和美的人们所景仰,他们都以能亲眼看见这尊古希腊最伟大的艺术奇迹为人生一大幸事。 本文是作者在法国访问时,参观这座雕塑的一则随笔。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3、 相关知识 课 文导 读 米洛斯的维纳斯,又称 “ 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 ” ,大理

3、石雕像,高 204厘米。相传是古希腊亚力山德罗斯雕刻的。在古希腊神话中,阿佛洛狄忒是爱与美的女神。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掌管人类爱情、婚姻、生育以及一切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生于海中,以美丽著称。其雕像于 1820年发现于希腊米洛斯岛,为半裸全身像,面容俊美,身材匀称,衣衫滑落至髋部,双臂残缺,仍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线美,显得端庄而妩媚。 1821年,这尊断臂的维纳斯雕像几经波折,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课 文导 读 最终被送入巴黎罗浮宫博物馆,成为该馆的 “ 镇宫三宝 ” (其他两宝: “ 胜利女神 ” 雕像、 “ 蒙娜丽莎 ”画像 )之一。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

4、接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1 注音 预 习检 测 (1 ) 攫( ) 住 丰 腴( ) 回 溯( ) 脊( ) 背 玉 笏( ) 毋庸 赘( ) 言 髋( ) 部 (2 ) 兴 兴( )许雅 兴( )场 场( )院场( )面y s j h 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2 写对字形 预 习检 测 (1 ) o ( )生惯养 o ( )傲 o ( ) 揉造作( 2 ) 用手 q n ( )着风驰电 )娇 骄 矫 擎 掣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追本溯源 , 巧记汉字 “ 衣 ” 是个象形字 。 甲骨文与金文的形体 , 像衣服之形 , 上部的 “ 人

5、 ” 字形部分是衣领;两侧的开口处是衣袖 。 小篆还像衣服 , 到了楷体的写法 , 完全看不出衣服样子了 。 “ 衣 ” 是个部首字 , 处在左 , 写作 “ 衤 ” , 处在字下或字上写作 “ 衣 ” 。 还有将 “ 衣 ” 割裂为上下两部分的字 , 如 “ 裹 ”“ 衮 ”“ 袤 ”“ 亵 ” 等 。 注意衣字旁 “ 衤 ” 和示字旁 “ 礻 ” 的区分 , 衣字旁 “ 衤 ” 与衣服有关 , 示字旁 “ 礻 ” 与鬼神有关 。 字形小贴士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预 习检 测 3 解释词义 预 习检 测 (1)毋庸赘言:_ (2)出神入化:_ (3)标新立异:_ 无须多

6、说不必要的话。 形容技艺达到绝妙的境界。 独创新意,理论和别人不一样。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预 习检 测 (4)不可思议:_ 不可想象,不可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预 习检 测 判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 ( 打 “” 或 “” ) A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 , 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 , 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 出神入化 。 ( ) B 做人不能 标新立异 , 想显示自己有多好的人 , 往

7、往只能显出自己的丑态! ( )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4 近义词辨析 预 习检 测 (1)偶然 偶尔 辨析: “ 偶然 ” 着眼于意外 , 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 , 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 , 是在规律之外 , 跟 “ 必然 ”相对。 “ 偶尔 ” 着眼于数量 , 次数少 , 有时跟 “ 经常 ” 相对。 _的一次,我听说了好友的身世:他是孤儿。以后他 _到我这儿来,我就留下他吃饭。 偶然 偶尔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预 习检 测 (2)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 辨析: 二者都可表示 “ 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 , 自有一套 ” 的意思。 “ 标新立异 ” 着重于

8、显示特点 , 与众不同; “ 独树一帜 ” 着重于创立新派 , 自成一家。 “ 独树一帜 ” 还能表示另外建立一支独立的军队或另外开创一个新局面的意思; “ 标新立异 ” 却不能。 “ 独树一帜 ”作褒义; “ 标新立异 ” 有时是褒义 , 有时作贬义。 大家都很熟识的黄山谷的书法,在宋代要算是_的了。 做事 _是好的,可是不能胡思乱想,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独树一帜 标新立异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1 精读探究 探 究与 点 拨 (1)“ 我欣赏着米洛斯的维纳斯,一个奇怪的念头忽地攫住我的心 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这

9、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言外之意? 答:_ 这句话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意思。言外之意,失去双臂的维纳斯雕像要比完整无缺的维纳斯雕像更富有魅力。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探 究与 点 拨 (2)“ 人们称为美术作品命运的、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正出神入化地烘托着作品。 ” 为什么说 “ 艺术效果 ” 同创作者毫无关系? 答:_ 这句话是说维纳斯因 “ 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 ” 。这种 “ 丧失 ” 的美感与创作者是毫无关系的,维纳斯断臂的神奇的艺术效果提升了这尊雕像的艺术价值,使她超越时空,走向永

10、恒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探 究与 点 拨 (3)“ 我既感到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也认为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 ” 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_ 这句话中, “ 特殊 ” 是指如果手臂完好无损,那只是一种特定的形态,是单一的、特殊的。 “ 普遍 ” 是指维纳斯手臂残缺,则能唤起人们无穷的想象,想象出无数双秀美的玉臂,那是不定型的,具有普遍性的,因而是完整的。维纳斯丧失了双臂,在艺术效果上是质的飞跃。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探 究与 点 拨 (4)作者认为,失去了双臂的维纳斯获得了一种 “ 抽象的艺术效果 ” , “ 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 ” 。如何理解作者的这一观点? 答:_ 断臂的维纳斯对欣赏者的限制更少,暗示更多。维纳斯失去了臂膊,使得人们在欣赏雕像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围绕着雕像的手臂浮想联翩,而每一个新的联想或想象都是一次新的审美活动。 课文导读 预习检测 探究与点拨 栏目链接 探 究与 点 拨 (5)文中一会儿说复原方案是倒人胃口,一会儿又说是顺理成章,怎样理解这种矛盾,作者的真正意图是要说明什么? 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