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医家与医著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158807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医家与医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内科学医家与医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内科学医家与医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内科学医家与医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医家与医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医家与医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内科学医家与医著1、感冒之名最早 见于仁斋直指方 2、提出感冒“伤风属肺者多,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之”的医著是丹溪心法3、明确提出了“时行感冒”之名的医著是 类证治裁4、提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寒出头疼,身重 恶寒” 的医著是内经5、最早把咳嗽分 为外感与内伤二类 的著作是景岳全书,医家是张景岳6、“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的记载出自内经7、哮喘之名最早 见于丹溪心法8、金元以前哮与喘混称,明以后首先提出哮与喘为二个不同病证的医著是医学正传9、最早阐 明哮喘病机 为痰的医家是朱丹溪10、最早提出喘证 虚实分类法的医著是 景岳全书11、肺 痈 之名最早 见于金匮要略12、最早 创用苇

2、茎 汤治疗肺痈的是 备急千金要方13、心悸的病名首 见于金匮要略14、“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载于素问 痹论15、金 匮 要略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为炙甘草汤16、“胸痹”病名最早 见于金匮要略 17、苏 合香丸治 疗 胸痹出自世医得效方 18、用失笑散及大 剂量红花、降香治疗胸痹心痛的是明代王肯堂19、将胸痛称为“胸痹”的是金匮要略 20、指出 “胃不和则不安”的著作是 素问21、用酸 枣仁治失眠的是 金匮要略 22、癫 狂的病名首见于内经23、提出 “重阴者癫”、 “重阳者狂” 的医著是 难经24、提出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的医著是内经25、痫 病首 见于

3、 内经26、认为痫病的发 生与元气虚, “不能上转于脑髓”,和脑髓瘀血有关的医家是王清任27、最新指出痫病的 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的著作是 内经28、用洗心汤、 转 呆丹治疗痴呆的是 陈士铎29、首先建立“癫狂痴呆”专论,对痴呆进行专门论述的著作是景岳全书30、初步提出内伤杂 病与外感病之厥的不同点的医著是卫生宝鉴31、首先明确区分外感发厥与内伤杂 病厥证的医著是医学入门32、景岳全书 厥逆总结前代对厥证的认识,提出以虚实治厥证的医家是张景岳33、提出 “厥者尽也,逆者乱也,即气血败乱之谓也”的医著是景岳全书34、以手足逆冷为 厥立论的医著是 伤寒论35、提出以虚实治厥 证的医著是景岳全 书36

4、、“满而不痛者,此 为痞“载与伤寒论37、内 经 指出噎膈的形成与精神有关;提出“三阳结,谓之膈“ 的是 素问38、首先提出噎膈病的基本病理为 “脘管狭窄”者是叶天士39、泄泻在内经 中称为泄40、治泻有九法是 医宗必读提出的41、在治 疗痢疾上,提出通因通用的治痢原则的医家是朱丹溪42、痢疾在千金要方 称为滞下43、白 头 翁汤出自 张仲景之手44、将痢疾与泄泻 统称为“下痢”的是 伤寒杂病论45、正式启用痢疾病名的是济生方 46、提出 “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的是丹溪心法47、最早明确指出 胁痛与肝胆病变 相关的医籍是 48、首先提出积聚的病名的医著是内经49、提出 “积者五脏

5、所生,聚者六腑所成”的医著是难经50、首先提出积聚分初、中、末三个 阶段的治疗原则的医著是医宗必读51、提出 积聚治疗 “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的医著是 景岳全书52、首先提出“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的医籍是内经53、明确 说明徽即 积,瘕即聚的医著是杂病广要54、鼓 胀 病名最早 见于内经55、认为鼓胀发病与感受 “水毒”有关,并称为“水蛊” 的医著是诸病源候论56、将鼓 胀称为“膨亨”、 “蜘蛛蛊” 的医家是戴思恭,医著是证治要诀57、认识到徽积日久可致鼓 胀的医家是 喻嘉言58、提出 “在病名有鼓胀与蛊胀之珠。鼓胀者,中空无物,腹皮绷急,多属于气也。蛊胀

6、者,中 实有物,腹形充大,非虫即血也”的医著是 医宗必读59、将鼓 胀的病机概括 为“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 ”的医家是喻嘉言60、将鼓 胀又称为 “单腹胀”的医籍是 景岳全书61、首先将头痛分 为外感头痛和内 伤头痛的医著是东垣十书62、提出若头痛不愈可加引 经药的医家是朱丹溪63、首先提出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头 痛的是医著是医林改错64、对头痛病因独倡瘀血之 说的医家是王清任65、“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出自素问66、将中 风分为真中和 类中的医家是王履67、从气虚血瘀立 论,治 疗中风偏 瘫的医家是王清任68、最早明确记载 常山及蜀漆有治 疟功效的著作是神农本草经69、疟 疾之名,首见于

7、内经70、水 肿 的治疗, 内经提出“ 开鬼门”一法,属于八法中的“汗法 ”71、水 肿 的治疗, 内经提出“ 洁净府”一法,属于八法中的“消法 ”72、提出 疮毒导致水 肿病因学说的医家是李梃73、在前人汗、利、攻治疗水肿的基础上,倡导温脾暖肾之“补 ”法的医家是严用和74、将水 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 的医家是严用和75、提出水肿有五不治的医家是 孙 思邈76、首先提出“诸淋者,由 肾虚而膀胱热故也”的古籍是诸病源候论77、首先 记载水肿 必须忌盐的古籍是 备急千金要方78、首先 创用活血利水法治 疗瘀血水 肿的古籍是仁斋直指方79、“癃闭”之名,首见于内经80、最早提出用导 尿术治疗小便

8、不通的医 书是千金要方81、首 创 用探吐法治 疗小便不通的医家是朱丹溪82、对 气虚不化引起的癃闭治法作出很大 贡献的医家是张景岳83、证 治 汇补 癃闭中,治疗癃闭的治法中有 “隔三之治”是指燥脾健胃84、“三焦实则癃闭,虚则遗溺”。出自内经85、郁 证这 一病证 名称首先见于医学正 传86、在郁 证的治疗 中强调调精神治 疗的重要性, 认为“ 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此说见于临证指南医案郁87、医学正传是最早将各种出血病证归纳在一起,并以“血证 ”之名概之88、将血 证病概括 为“火盛”及“ 气虚”两方面的医学著作是景岳全书89、治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

9、降火;出自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90、将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确立俄为通治血证之大纲的医籍是血证论91、在 对 血证的治 疗中, 认为“ 血随乎气,治血必先治气” ,此论见于医贯92、在 对 血证的治 疗中, 认为“ 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的著作是血证论 93、在 对 血证的治 疗中, 认为“ 凡治血证, 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的著作是景岳全书94、最早将各种出血病证归纳在一起,并以“ 血证”之名概之的是医学正传95、“痰饮”的病证名称首 见于金匮 要略96、首先将饮与痰的概念作明确区分的著作是仁斋直指方97、中医文献中最早设立专题讨论 “消渴”的是金匮要略98、中医文献中首先记载

10、“消渴”患者尿甜的是 外台秘要99、首先 对消渴三消的 临床分类作了 规范的书籍是证治准绳100、“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载于景岳全书101、“盗汗为阴虚,自汗 为阳虚,然亦有禀质如此,终岁习以为常,此不必治也。 ”载于笔花医镜102、“阳虚自汗,治宜 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 的论 述载于 临证指南医案103、最先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证 名称的中医书是病因脉治104、对气虚 发热 的治疗作较多论述并提出相 应方剂的医家是李东垣105、对阳虚 发了的治 疗作较多论述并提出相 应方剂的医家是张景岳106、对瘀血 发热 的治疗作较多论述并提

11、出相 应方剂的医家是王清任107、将 肾 气丸转 化为六味地黄丸,为阴虚内热的治疗提供了重要方剂的医家是钱乙108、“精气夺则虚“可视为虚证的提 纲,该论出自于内经109、“阳虚则外寒,阴虚 则内热”,此论出自于内经110、最先提出“虚劳”病名的著作是 金匮要略111、论述虚 劳“五损”症状并提出治 疗大法的中医著作是难经112、对“五劳”、 “六极 ”、“七伤”的具体内容作了说明的中医著作是诸病源候论113、强调 脾、 肾二 脏在虚劳中重要性的中医著作是 医宗必读114、在虚 证的治 疗中,重 视脾胃,长于甘温补中的医家是李东垣115、在虚 证的治 疗中,重 视肝肾,善用滋阴降火的医家是朱丹

12、溪116、在虚 证的治 疗中,重 视阴阳互根,并提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医家是 张景岳117、痹 证 的治疗还 宜重视养血活血,即所谓“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这种治则首载于医宗必读痹118、对膝关 节肿 大称为“鹤膝风”的医著是 证治准绳119、首先将痉证 分为刚痉和柔痉的医著是 金匮要略120、将 痉证 概括 为虚实寒热是大纲领 的是吴鞠通121、首先 阐述了 痉证和肝脏关系的医著是 临证指南医案122、强调 “痿病无寒”的医著是儒 门事亲123、提出 “泻南方, 补北方”的治痿原则的是朱丹溪124、首先提出肾 与腰部疾病密切相关的是 素问中医内科学(中医综合)1、“感冒”之名,始

13、于何书?.仁斋直指方2、明确将咳嗽分 为外感、内 伤两大 类的是哪一部书?.景岳全书3、我国现 存治疗 肺痨的第一部专著是?.十药神书4、治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出自何书?.先醒 斋医学广笔记5、首先指出噎膈的基本病理为“食管狭隘使然”者,是哪一位医家?.叶天士6、哪一书 ,将痢疾称之为“ 滞下”?.千金要方7、“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是哪一本书最早提出来的?.金匮要略8、“积者,五 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 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 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 谓 之聚。故以是别

14、知积聚也。 ”此文出自哪一书?难经9、“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 深,正气 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 ”此语出自.医宗必读积聚10、古代哪部医书论 述鼓胀病机时 ,认当“ 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 、血瘀 ”. 喻嘉言医门法律11、“无虚不作眩” 是哪一部书首先提出的?.景岳全书12、“无痰不作眩” 是哪一部书首先提出的?.丹溪心法13、表 证过 汗, 风 病误下,疮家误汗,致使外邪侵入,津液耗伤,筋脉失养,皆可致痉。此种误治致痉的理论始于何书?金匮要略14、外科正宗一 书中治疗瘿瘤的主要方法是.行散气血、行痰

15、顺 气、活血散 坚。15、最早提出用青蒿治疟的医书是?.肘后备急方16、最早 记载用导 尿术治疗小便不通者,见于何书?备急千金要方17、丹溪心法认为 腰痛的病机多为 .湿热、瘀血、肾 虚18、“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 ,此论见于. 医学心悟19、理虚元鉴所 说的“治虚有三本”是指哪三脏?肺、脾、肾20、医学正传 哮喘指出“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21、内 经 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 风 邪所致22、元代 丹溪心法 指出病位属肺、分列辛温、辛凉两大治法。23、明清 时代,感冒与伤风互称。24、金 匮 要略:首 载肺痈之名, 强调应 早期治疗,对脓成和未成者制定了相应的治法、方 药 。25、备 急千金要方:创用苇茎汤以清 热排脓。26、张 氏医通 肺痈:“乘初起时极力攻之”27、杂 病源流犀 烛 :“清热涤痰”为 原则。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