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786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2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福建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福建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福建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福建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福建莆田第六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丁烯二醛和肼为原料经过Diels-Alder 反应合成哒嗪,合成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哒嗪的二氯代物超过四种 B聚丁烯二醛因无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 C丁烯二醛与N2H4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加成后再消去可制得哒嗪 D物质的量相等的丁烯二醛和哒嗪分别与氢气完全加成,消耗氢气的量不同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哒嗪的二氯代物只有四种,A 错误; B. 聚丁烯二醛虽无碳碳双键但含有醛基,能被溴水氧化而使溴水褪色,B 错误; C.

2、 丁烯二醛与N2H4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加成为,再消去可制得哒嗪,C正确; D. 1mol 丁烯二醛和哒嗪分别与氢气完全加成,都消耗3mol 氢气, D 错误。 故选 C。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a2SiO3易溶于水,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BNaHCO3能与碱反应,可用作食品疏松剂 CFe 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袋中的抗氧化剂 D石墨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材料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Na2SiO3可用作木材防火剂是因为其具有较好的耐热性,与其是否易溶于水无直接关系,A 项错误; B. NaHCO3可用作食品疏松剂是利用其与有机酸反应或受热分解生

3、成二氧化碳,B项错误; C. Fe粉具有还原性,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可用作食品袋中的抗氧化剂,C项正确; D. 石墨可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利用的是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与还原性无关,D 项错误; 答案选 C。 3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的直观形象的效果。下 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CuO和 C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 BFe 在 Cl2中的燃烧产物: CAlCl3溶液中滴加NaOH 后铝的存在形式: D氨水与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CuO+CCu+CO 高温

4、 , 2 2CuO+C2Cu+CO 高温 ,A 错正确; B. Fe在 Cl2中燃烧,只会生成FeCl3,B错误; C. 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Al 3+3OH-=Al(OH) 3, Al(OH)3+OH-=AlO2-+2H2O,C 正确; D. 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2NH3 H 2O+SO2 =(NH4)2SO3+H2O,NH3 H 2O+SO2 =NH4HSO3, D 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 B。 4 “ 封管实验 ” 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下列关于三个“ 封管实验 ”(夹持装置未画出)的说法 错误的是 A加热时,溶液红色褪去,冷却后又变红色,体现SO2的漂白性 B加热

5、时,溶液红色变浅,可证明氨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加热时,上部汇集了NH4Cl固体,此现象与碘升华实验现象相似 D三个 “ 封管实验 ” 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不全是 可逆反应 【答案】 A 【解析】 【分析】 A依据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和漂白效果不稳定性解答; B加热时氨气逸出,中颜色为无色,冷却后氨气溶解中为红色; C氯化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分解生成的氨气遇冷重新反应生成氯化铵; D可逆反应应在同一条件下进行。 【详解】 A二氧化硫与有机色素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受热又分解,恢复颜色,所以加热时,溶液 变红,冷却后又变为无色,故A 错误; B加热时氨气逸出,中颜色为无色,冷却

6、后氨气溶解中为红色,可证明氨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减小,故B正确; C加热时,上部汇集了固体NH4Cl,是由于氯化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分解生成的氨气遇冷重新反应 生成氯化铵,此现象与碘升华实验现象相似,故C正确; D氨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的,可逆反应应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题中实验分别在加热条件下和冷却后进行, 不完全是可逆反应,故D 正确;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注意 “ 封管实验 ” 的实验装置中发生的反应分别在加热条件下和冷却后进行,不一定是可逆反应,要根 据具体的化学反应进行判断。 5已知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E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过渡金属元素,A与 D同

7、主族,B与C同周期,且C与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20。甲、乙分别为元素E、A 的单质,丙、丁 为 A、E分别与 B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它们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A、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具有漂白性 BB、D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CC的单质能与丙反应置换出 B的单质 D丁为黑色固体,且1mol 甲与足量丙反应转移电子3 NA 【答案】 D 【解析】 【分析】 已知 A、B、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E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过渡金属元素,则E为 Fe; A与D同主族,B与C同周期,可知 A、B、C、D 分属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则A 为 H,D 为 Na,由C

8、与 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20,可知 C 为 F;甲、乙分别为元素E、A 的单质,丙、丁为 A、E分别与 B形成的 二元化合物,结合图示转化关系,由Fe 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可知可知丙为H2O,丁为 Fe3O4,则 B 为 O 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A 为 H,B 为 O,C 为 F, D 为 Na,E为 Fe元素;甲为 Fe,乙为 H2,丙为 H2O, 丁为 Fe3O4; A H、O 两元素组成的H2O2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故A 正确; BO 和 Na 组成的 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B 正确; CF2溶于水生成HF和 O2,故 C 正确;

9、D丁为 Fe3O4,是黑色固体,由3Fe+4H2OFe3O4+4H2可知 1molFe 与足量 H2O 反应转移电子 8 3 NA, 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D。 6黄铜矿( CuFeS2)是提取铜的主要原料,其煅烧产物Cu2S在 1200高温下继续反应: 2Cu2S+3O2 2Cu2O+2SO2 2Cu2O+Cu2S 6Cu+SO2 则 A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SO2 B反应中Cu2S只发生了氧化反应 C将 1 molCu2S冶炼成2mol Cu,需要 O21mol D若 1molCu2S完全转化为2molCu,则转移电子数为2NA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反应 中 S化合价变化为:-

10、2+4,O 化合价变化为:0-2;反应 中, Cu化合价变化为:+10,S化 合价变化为:-2+4。可在此认识基础上对各选项作出判断。 【详解】 A O 化合价降低,得到的还原产物为Cu2O 和 SO2,A 选项错误; B 反应中Cu2S所含 Cu元素化合价降低,S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Cu2S既发生了氧化反应,又发生了 还原反应, B选项错误; C 将反应、联立可得:3Cu2S+3O2 6Cu+3SO2,可知,将1 molCu2S冶炼成2mol Cu,需要 O21mol , C 选项正确; D 根据反应:3Cu2S+3O2 6Cu+3SO2, 若 1molCu2S完全转化为2molCu, 只有

11、 S失电子,: (4-(-2) mol=6mol , 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即转移的电子数为6NA,D 选项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 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得电子总数 =失电子总数。 7如表所示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 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 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品红溶液褪色 该溶液一定含有SO3 2- 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 D 将 SO2通入 Na2CO3溶液中生成的气体,先通入足量的酸性

12、 KMnO4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浑浊 说明酸性: H2SO3H2CO3 A A BB CC DD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现象分析解答。 【详解】 A.白色沉淀可以能是氯化银,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应该先加盐酸排除银离子的干扰,故A 错误; B.溶液中可能含有HSO3-,故 B错误; C.具有漂白作用的不仅仅是二氧化硫,融入氯气也可以使品红褪色,故C错误; D.先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硫气体,再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产物是二氧化碳, 进而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在物质检验的实验中,一定要注意排除其他

13、物质的干扰,很多反应的现象是一样的,需要进一步验证,例 如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二氧化硫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二氧化碳不可以。 8铁的氧化物可用于脱除煤气中的H2S ,有一步反应为:Fe3O4(s)+3H2S(g)+H2(g)3 FeS(s)+4 H2O(g),其 温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对此反应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A H2S是还原剂 B脱除 H2S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温度越高H2S的脱除率越大 D压强越小H2S的脱除率越高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H2S为反应物, FeS为生成物,反应前后S的化合

14、价 均为 -2,故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 错误; B由图可以得出,温度越高,K 值越小,说明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B正确; C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不利于脱硫,即温度越高H2S的脱除率越小,故 C错误; D此反应特点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故硫化氢的转化率不会提高, D 错误; 故选 B。 9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元素只被氧化 B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属于自然固氮 C其它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D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人工固氮中氮气转化为氨气,是N2转化

15、为 NH3的过程, N 化合价由 0-3 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A 错误; B.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属于自然固氮,B正确; C.生物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也有碳、氢、氧元素的参与,C正确; D.根据自然界中氮循环图知,通过生物体可以将铵盐和蛋白质相互转化,实现了含氮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 转化, D 正确; 答案选 A。 【点晴】 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形态多种多样,除N2、 NH3、NOx、铵盐、硝酸盐等无机物外,还可以蛋白质等有机物 形态存在, 氮的循环中氮元素可被氧化也可能发生还原反应,判断的依据主要是看变化过程中氮元素的化 合价的变化情况,要明确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10下列化学用语

16、中,正确的是 A Na 原子结构示意图BMgCl2的电子式 CN2分子的结构式N=N DCH4的比例模型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钠原子核外有11 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A 项错误; BMgCl2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2 :Cl:Mg:Cl: g ggg g ggg ,B项错误; C氮气是氮原子通过三键形成的分子,结构式为NN,C 项错误; D CH4的比例模型要注意C原子由于半径比H 原子大,所以模型中中心原子尺寸要更大,D 项正确; 答案选 D。 11实验室用水浴加热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制备乙烯 B银镜反应 C乙酸乙酯的制备 D苯的硝化反应 【答案】 A 【解析】 【分析】 乙醇在 17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以此来解答。 【详解】 B、C、D 中均需要水浴加热,只有A 中乙醇在17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不能水浴加热完成,故 选: A。 12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振荡后静置,溶液仍分层,且上层溶液颜色仍为橙色 B实验:铁片最终完全溶解,且高锰酸钾溶液变无色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