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937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6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往含 0.2 mol NaOH 和 0.1 mol Ba(OH)2的混合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 6.72 L(标准状况下 ),则在 这一过程中,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总物质的量(n)随通入 CO2气体体积 (V)的变化曲线中正确的是(离子水 解忽略不计) AB CD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电离方程式:NaOH=Na +OH-,Ba(OH)2= Ba2+2OH-,可知在含 0.2 mol NaOH 和 0.1 mo

2、l Ba(OH)2的混合 溶液中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0.2 mol 2+0.1 mol 3=0.7 mol。标准状况下6.72 LCO2的物质的量 n(CO2)= 6.72? L 22.4? L / mol =0.3 mol , 把 CO2气体通入混合溶液中,首先发生反应: Ba2+2OH-+CO2=BaCO3 +H2 O, 当 0.1 mol Ba(OH)2恰好反应完全时消耗 0.1 mol CO2(体积为2.24 L) ,此时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少0.3 mol, 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4 mol,排除 D 选项;然后发生反应:CO2+2OH-=CO32-+H2O,当 0.2 mol NaO

3、H 完全反应时又消耗0.1 mol CO2(体积为2.24 L) ,消耗总体积为4.48 L,离子的物质的量又减少0.1 mol , 此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7 mol-0.3 mol-0.1 mol=0.3 mol,排除 A 选项;继续通入0.1 mol CO2气体, 发生反应: CO32-+H2O+CO2=2HCO3-, 根据方程式可知: 0.1 mol CO2反应,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 0.1 mol , 此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3 mol+0.1 mol=0.4 mol ,排除 C选项,只有选项B 符合反应实际,故合理 选项是 B。 2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氢

4、气 B石油 C沼气 D酒精 【答案】 B 【解析】煤、石油及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而氢气、沼气、酒精及太阳能、风能等为 再生能源,故答案为 B。 点睛:明确能源的来源是解题关键,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 风能、生物质能等;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等。 3下列过程中,一定需要通电才能实现的是 A电解质电离B电化学防腐 C蓄电池放电D电解精炼铜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离不需要通电,故错误; B、电化学防腐不需通电,故错误; C、放电不需要通电,故错误; D、电解需要通电,故正确。 答案

5、选 D。 4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稳定性: HBrHIHat B酸性: H3PO4H2SO4AsS D表中,元素Pb 的金属性最强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降低,则非金属性:BrIAt,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 的氢化物越稳定,则稳定性:HAt HIHBr,故 A 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之间增强,则非金属性:Cl S 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H3PO4H2SO4 Ge Si 。则原子半径:SnAsS ,故 C正确;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同周

6、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故表中元 素 Pb 的金属性最强,故D 正确; 答案选 A。 【点睛】 注意元素周期表中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规律: (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降低,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5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如下: . 向 5mL 0.05 mol/L FeCl3溶液中加入5mL 0.05mol/L KI 溶液(反应a) ,平衡后分为两等份 . 向一份加入饱和KSCN溶液,变红(反应b) ;加入 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极浅的紫色 . 向另

7、一份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紫红色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反应 a 为: 2Fe3+2I-?2Fe 2+I2 B比较氧化性: 中, I2Fe 3+ C中,反应a 进行的程度大于反应b D比较水溶液中c(Fe2+): c ( H 2NCH2COO )c(H 3N +CH 2COOH) H3N +CH 2COOH+2OH = H 2NCH2COO +2H 2O 2 97.7 低120s-1?KPa -1 【解析】 【分析】 (1)NO 只是参与化学反应中间历程的,而其本身的数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基本保持不变; 利用盖斯定律解题; (2)随着横坐标增大,碱性减弱, 酸性增强,

8、根据可知 H2NCH2COO 碱性越强含量越大, H3N+CH2COO 在接近中性时含量最大, H3N+CH2COOH酸性越强含量越大, 由此确定线为H2NCH2COO ,线为 H 3N+CH2COO ,线为 H3N +CH 2COOH,以此分析; (3)K=kPa -1,利用表格中数据进行计算; 利用中计算的 K计算即可; 根据表格提供数据可知p(O2)越小,结合度越低,c(MbO2)越小; 利用中计算的K,根据平衡时v正= v逆进行计算; 【详解】 (1)NO 只是参与化学反应中间历程的,而其本身的数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基本保持不变,因此NO 的作用是催化剂; 答案:催化剂 利用盖斯定律

9、,根据已知;O3(g)+O(g) =2O2(g) H=-143kJ mol -1 O3(g)+NO(g) =NO2(g)+O2(g)H1=-200.2kJmol -1 前者减去后者可得:NO2(g)+O(g)=NO(g)+O2(g) H=+57.2kJ/mol 答案: NO2(g)+O(g)=NO(g)+O2(g) H=+57.2kJ/mol (2)随着横坐标增大,碱性减弱,酸性增强,根据题干可知碱性越强H2NCH2COO 含量越大,在 AG=04 范围时 H3N+CH2COO 含量最大,酸性越强 H3N+CH2COOH含量越大,由此确定线为 H2NCH2COO ,线为 H3N+CH2COO

10、,线为 H 3N+CH2COOH ,溶液呈中性也就是AG=0,三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可根据图像 得到为 c(H3N+CH2COO )c( H 2NCH2COO )c(H 3N+CH2COOH); 答案: c(H3N+CH2COO )c(H2NCH2COO ) c(H 3N+CH2COOH) 根据可知加入过量NaOH 溶液时溶液中主要存在 H2NCH2COO -,AG=12时溶液中主要存在 H3N+CH2COOH ,据此写出离子方程式为 : H3N +CH 2COOH+2OH = H2NCH2COO +2H 2O; 答案: H3N+CH2COOH+2OH = H 2NCH2COO +2H 2O (3)K=kPa-1,利用表格中第一组数据可知:设肌红蛋白总浓度 c c( 1-50%)0.50kPa c 50% K=2 利用中计算所得K=2计算即可; 2=,得 =97.7 ; 答案: 97.7 根据表格提供数据可知p(O2)越小,结合度越低, MbO2浓度越低; 答案:低 利用中计算的K=2,根据平衡时v正= v逆进行计算; 平衡时 v正= v逆, 则 k正 c(Mb) p(O2)=k逆 c(MbO2),得 K正= k逆K=60s-12kPa-1=120s-1?KPa -1; 答案 : 120s-1?KPa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