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53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3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福建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剧烈运动后肌肉发酸是因为当体内氧气缺少时葡萄糖发生反应产生了乳酸,其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的系统命名为1-羟基丙酸 B与乳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包括乳酸 )共 3 种 C乳酸既可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又可发生加成反应 D乳酸发生缩聚反应的方程式为n+nH2O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乳酸的系统命名为2-羟基丙酸,故 A 错误; B与乳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乳酸分子有对称

2、碳原子有两种旋光异构 体,包括乳酸共3 种,故 B正确; C乳酸分子含有羟基、羧基,可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乳酸分子含有羟基、羧基,乳酸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乳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n+(n-1)H2O,故 D 错误; 故选 B。 2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该物质氧化性的是 A小苏打作食品疏松剂B漂粉精作游泳池消毒剂 C甘油作护肤保湿剂D明矾作净水剂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而常用作食品疏松剂,与氧化性无关,故A错误; B漂粉精作消毒剂,利用次氯酸盐的强氧化,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故 B

3、 正确; C甘油作护肤保湿剂,是利用甘油的吸水性,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与氧化性无关,故C错误; D明矾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而吸附水中悬浮物来净水,与盐类水解有关,与物质氧化性无关, 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B。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性质都正确且有相关性的是() A A BB CC D D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液氨作制冷剂原理是液氨汽化大量吸热,而非分解,故A 错误; B.4422NH FeSO12H O()作净水剂原理是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而非氧化性,故B 错误; C.飘粉精作为消毒剂是因为ClO -和 HClO 都有强氧化性,故

4、 C 正确; D.氧化铝作为耐高温材料是因为氧化铝的熔点高,而非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故D 错误; 故答案选: C。 4下列实验结果不能作为相应定律或原理的证据之一的是() A B C D 勒夏特列原理元素周期律盖斯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 实 验 方 案 结 果 左球气体颜色加深 右球气体颜色变浅 烧瓶中冒气泡 试管中出现浑浊 测得 H为 1 H、 2 H的和 2 H 与 2 O的体积比 约为 2:1 ( B中试剂为浓盐酸、碳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 A A BB CC D D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224 2NON O? 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二氧化氮的方向移动

5、,颜色变深,可以作为勒夏 特列原理的证据之一; B、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应用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较,浓盐酸不是氯的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无法比较氯和碳的非金属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 气体,氯化氢与二氧化碳都能与硅 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故也无法比较碳和硅的非金属性,不能证明元素周期律; C、 H=H1+H2,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可以证明盖斯定律; D、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电解水生成的 氧气和氢气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以证明阿伏加德罗定律; 故答案为 B。 5设 NA为阿

6、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 HClO 中含HCl 键的数目为 0.1NA B1L 0.1mol?L -1NaAlO2 溶液中含AlO2-的数目为0.1NA C含 0.1mol AgBr 的悬浊液中加入0.1mol KCl,充分反应后的水溶液中Br-的数目为 0.1NA D 9.2 g 由甲苯 ()与甘油 (丙三醇 )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的总数为0.8NA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次氯酸的结构为H-O-Cl,并不存在H-Cl 键, A 项错误; B 2 AlO 会发生水解,所以溶液中 2 AlO的数目小于0.1NA, B项错误; CAgBr 的悬

7、浊液中加入KCl后,最终溶液中Ag+、Br-仍存在如下平衡关系: AgBr(s)Ag (aq)Br (aq) 垐 ? 噲 ? ,所以 Br-的数目必然小于0.1NA, C项错误; D甲苯的分子式为C7H8,甘油的分子式为C3H8O3,两种物质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个数相同,且两种物质 分子的摩尔质量均为92 g/mol ,所以 9.2g 混合物所含的氢原子总数一定为0.8NA,D 项正确; 答案选 D。 6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口罩和医用酒精的重要作用,医用口罩由三层无纺 布制成,无纺布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树脂。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医用口罩能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B聚丙烯

8、树脂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C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 D抗病毒疫苗冷藏存放的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变性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医用口罩能够有效阻挡病毒的进入人体感染,故A 不符合题意; B聚丙烯树脂为合成树脂材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 不符合题意; C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故 C 符合题意; D疫苗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若温度过高,蛋白质会发生变性,故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7下列说法中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因为氢氟酸显弱酸性,可用于雕刻玻璃 B因为液态氨气化时吸热,可用液态氨作制冷剂 C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起消毒杀菌的作用 D用铝制

9、容器盛放浓硝酸,是因为铝和浓硝酸不反应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与酸性强弱无关,故A 错误; B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故B 正确; C明矾水解形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收水中固体杂质颗粒,所以可用作水处理中的净水 剂,不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C错误; D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铝钝化,所以在常温下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硝酸,钝化是铝的表面发生了氧 化还原反应,故D 错误; 故选 B。 8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氟化钠等氟化物的牙膏有害健康,应禁止使用 B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0、使用一定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 C将少量二氧化硫添加于红酒中可以起到杀菌和抗氧化作用,是法律允许的做法 D废旧电池应集中处理主要是要回收其中的金属材料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氟元素可以帮助人体形成骨骼和牙齿,缺氟易患龋齿,故A 错误; B、油脂既能运送营养素,也能作为维生素A、D、E、K的溶剂,它们必须溶在油脂里面,才会被消化吸 收,但油脂是小分子,不是高分子,故B 错误; C、将二氧化硫添加于红酒中,利用了SO2具有杀菌作用和抗氧化特性,故C 正确; D、废旧电池含有汞、镉等重金属,用完随便丢弃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应集中回收处理,防止污染土壤与 水体,故D 错误。

11、答案选 C。 9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下列做法不符合生态文明的是 A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B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塑料袋等 C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D分类放置生活废弃物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可减少“ 白色污染 ” ,与题意不符,A 错误; B.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塑料袋等,会消耗大量的木材,一次性塑料袋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白色污 染,不符合生态文明,符合题意,B正确; C. 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体,防止污染,与题意不符,C错误;

12、 D. 垃圾分类放置生活废弃物,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再利用,与题意不符,D 错误; 答案为 B。 10短周期主族元素W、 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n、p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r 是 一种气态单质,n 为淡黄色粉末,相关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室温下,0. 0lmol/L 的 s 溶液 pH 为 12, X 的质子数是W 与 Z的质子数之和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XY B简单氢化物沸点:ZXY Cn、s 中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D q 溶于水时温度升高,证明其水解过程放热 【答案】 C 【解析】 【分析】 n 是一种淡黄色粉末,且与p 反应生成s 与 r,而

13、0.01mol?L -1 的 s 溶液的 pH 为 12, s为一元强碱,r 为 Y 的气体单质,则s 为 NaOH,n 为 Na2O2, p 为 H2O,r 为 O2,可推知 m 为 CO2, q 为 Na2CO1结合原子序 数可知 W 为 H,X为 C,Y为 O,Z为 Na,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 H 原子核外只有1 个电子层, C、O 核外均有2 个电子层,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因此原子半径:WYX,故 A 错误; BC对应简单氢化物为CH4,O 对应简单氢化物为 H2O,Na 对应简单氢化物为NaH, CH4 、H 2O 均为分子 晶体, NaH 为离子晶体,H

14、2O 分子之间能够形成氢键,因此简单氢化物沸点:XYGeH4SiH4CH4; 相对 分子质量相同或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如CON2; 形成分子间氢 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较高,如H2OH2S ;如果形成分子内氢键,熔、沸点会降低。 11向湿法炼锌的电解液中同时加入Cu和 CuSO4,可生成 CuCl沉淀除去 Cl ,降低对电解的影响,反应 原理如下: Cu(s)+Cu 2+(aq) 2Cu +(aq) H1a kJ mol -1 Cl(aq)+Cu+(aq)CuCl(s) H2b kJ mol -1 实验测得电解液pH 对溶液中残留c(Cl )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

15、法正确的是 A向电解液中加入稀硫酸,有利于Cl -的去除 B溶液 pH 越大, Ksp(CuCl)增大 C反应达到平衡增大c(Cu 2+),c(Cl)减小 D 1/2 Cu(s)+ 1 /2 Cu 2+(aq)+Cl(aq) CuCl(s) H (a+2b) kJmol -1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图像,溶液的pH 越小,溶液中残留c(Cl )越大,因此向电解液中加入稀硫酸,不利于 Cl -的去除, 故 A 错误; B. Ksp(CuCl)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pH 无关,故B 错误; C. 根据 Cu(s)+Cu 2+(aq) 2Cu+(aq),增大 c(Cu2

16、+),平衡正向移动,使得c(Cu+)增大,促进Cl (aq)+Cu+(aq)CuCl(s)右移, c(Cl )减小,故 C正确; D.Cu(s)+Cu 2+(aq) 2Cu+(aq) H1 a kJ mol -1, Cl(aq)+Cu+(aq) CuCl(s) H2b kJ mol -1,根据盖 斯定律,将 1 2 +得: 1/2Cu(s)+1 /2Cu2+(aq)+Cl (aq)CuCl(s)的 H( 2 a +b) kJmol -1,故 D 错误; 故选 C。 12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以及相关解释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相关解释 A 测量氯水的pH pH 试纸遇酸变红 B 探究正戊烷 (C5H12 ) 催 化裂解 C5H12裂解为分子较小的烷烃和 烯烃 C 实验温度对平衡移动 的影响 2NO2(g)N2O4(g)为放热反 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 D 用 AlCl3溶液制备 AlCl3 晶体 AlCl3沸点高于溶剂水 A A BB CC D D 【答案】 C 【解析】 【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