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889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5时, NaCN溶液中 CN 、HCN浓度所占分数 () 随 pH 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其中a点的坐标为 ( 9.5,0.5) 。向 10mL0.01mol L 1NaCN 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mol L -1 的盐酸, 其 pH 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下列溶液中的关系中一定正确的 A图甲中pH=7 的溶液: c( Cl ) =c( HCN) B常温下, NaCN的水解平衡常数:Kh( NaCN) =10 4.5mol/L C图乙中b 点

2、的溶液: c( CN ) c( Cl) c( HCN) c( OH) c( H+) D图乙中c 点的溶液: c( Na +) + c( H+) = c( HCN) + c( OH) + c( CN)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图甲中可以加入HCN调节溶液的pH=7,溶液中不一定存在Cl -,即不一定存在 c( Cl ) =c( HCN) ,故 A 错 误; B. a 点的坐标为 ( 9.5,0.5) ,此时 c(HCN)=c(CN -),HCN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 +-9. - a 5-1 CNH (HCN)H HCN 10mol L cc Kc c ,则 NaCN 的

3、水解平衡常数 -14 -4.5-1w h5 a -9. (NaCN) (H 10 10mol 1) L CN0 K K K ,故 B 正确; C. b 点加入 5mL 盐酸,反应后溶液组成为等浓度的NaCN、HCN和 NaCl,由图乙可知此时溶液呈碱性,则 HCN的电离程度小于CN -的水解程度,因此 c( HCN) c(CN-),故 C错误; D. c 点加入 10mL 盐酸,反应后得到等浓度的HCN 和 NaCl 的混合溶液,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 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c(Cl - )=c(HCN)+c(CN - ),而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 +)+ c(H+)= c(C

4、l-)+ c(OH-)+ c(CN -),则 c( Na+) + c( H+) = c( HCN) + c( OH ) + 2c( CN ) ,故 D 错误; 故选 B。 2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2 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mol 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 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项,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羧基、醇羟基、醚键和碳碳双键4 种官能团,故A 项错误; B 项,该物质中含有羧基和羟基,既可以与乙醇发生酯

5、化反应,也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类型相 同,故 B 项正确; C 项,分枝酸中只有羧基能与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一个分子中含两个羧基,故1mol 分枝酸最多能 与 2mol NaOH 发生中和反应,故C项错误; D 项,该物质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理是溴与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而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 色是发生氧化反应,原理不同,故D 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包含了通过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判断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 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物的性质,掌握官能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 +2H+

6、= H2O+CO2表示的反应是() A碳酸钠与足量稀硝酸的反应B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的反应 C碳酸钡与少量稀盐酸的反应D碳酸钠与足量稀醋酸的反应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碳酸钠与足量稀硝酸的反应,碳酸钠为可溶性的盐,硝酸为强酸,二者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硝酸钠,其 离子方程式可以用CO32 +2H+H 2O+CO2表示, A 项正确; B碳酸氢根为弱酸的酸式盐,应写成HCO3 离子形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 +H+H 2O+CO2,B 项错误; C 碳酸钡为难溶物, 离子方程式中需要保留化学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CO3+2H+Ba2+H2O+CO2 , C 项错误; D

7、CH3COOH为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化学式,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 +2CH3COOH CO2 +H2O+2CH3COO , D 项错误; 答案选 A。 【点睛】 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可以拆的物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不可以拆的物质:弱酸、弱碱、沉淀、单 质、氧化物等。熟练掌握哪些物质该拆,哪些物质不该拆,是同学们写好离子方程式的关键。 4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研究电化学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K 与 a 连接,则铁电极会加速锈蚀,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 - Fe2+ BK 与 a 连接,则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CK 与 b 连接,则该装置铁电极的电极反应2H+2

8、e-H2 D K 与 b 连接,则铁电极被保护,该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K 与 a 连接,在中性条件下,铁作负极、失电子、发生吸氧腐蚀,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 -=Fe2+,故 A 正确; B、K 与 a 连接,石墨、Fe和饱和食盐水形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B正确; C、K与 b 连接, Fe 作阴极,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电极反应为2H+2e-=H2,故 C正确; D、 K与 b 连接, Fe作阴极, Fe 被保护,该方法叫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D 错误。 故选: D。 5化合物丙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以通过如图反应制得。下列有关说法不

9、正确的是 A丙的分子式为C10H14O2 B乙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甲、 .乙、丙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甲的一氯代物只有2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由丙的结构简式可知,丙的分子式为C10H14O2,故 A 正确; B.乙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以乙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B 正确; C.甲、乙、丙三种有机物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 D.甲的分子中有3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其一氯代物有 3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故 D 错误; 故选 D。 【点睛】 共面问题可以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分

10、析,熟记简单小分子的空间构型: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构型,其分 子中有且只有三个原子共面;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共线;苯分子中所有 原子共面;HCHO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 62017 年 9 月 25 日,化学权威杂志化学世界、著名预测博客等预测太阳能电池材料钙钛矿材料可 能获得 2017 年诺贝尔化学奖。钛酸钙(CaTiO3)材料制备原理之一是 CaCO3+TiO2=CaTiO3+CO2。下列有 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TiO2和 CO2属于酸性氧化物 CCaTiO3属于含氧酸盐DCaCO3属于强电解质 【答案】 A 【解析】 A、CaCO3+TiO2=

11、CaTiO3+CO2,反应中没有化合价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TiO2和 CO2 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均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 C、CaTiO3=Ca 2TiO32,CaTiO 3由含氧酸根 和钙离子构成,属于含氧酸盐,故C正确; D、CaCO3虽然难溶,但溶于水的部分全部电离,属于强电解 质,故 D正确;故选A。 7设阿伏加德罗常数值用NA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LpH3 的亚硫酸溶液中,含 H+数目为 0.3NA BA1 与 NaOH 溶液反应产生11.2L 气体,转移的电子数为 0.5NA CNO2与 N2O4混合气体的质量共ag,其中含质子数为0.

12、5aNA D 1mo1KHCO3晶体中,阴阳离子数之和为3NA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1LpH3 的亚硫酸溶液中,H +的浓度为 10-3mol/L ,1L 溶液中 H+数目为 0.001 NA,故 A 错误; B. A1 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因未说明气体所处的状态,所以无法计算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故 B 错误; C. NO2和 N2O4,最简比相同,只计算ag NO2中质子数即可,一个N 含质子数为7,一个氧质子数为8,所 以一个 NO2分子含质子数为 7+2 8=23 , agNO2中质子数为 ag 23 46g/mol NAmol -1= 0.5aNA,故

13、 C 正确; D. 1mo1KHCO3晶体中只有钾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阴阳离子数之和为2NA,故 D 错误; 答案是 C。 8科学家采用碳基电极材料设计了一种制取氯气的新工艺方案,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Fe2+ B阳极反应式是2HCl- 2e- =Cl2+2H+ C电路中转移1 mol 电子,消耗标况下氧气5.6 L D电解总反应可看作是4HCl( g)+O2( g)=2Cl2(g) + 2H2O(g) 【答案】 A 【解析】 【分析】 HCl 在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l2和 H +,Fe3+在阴极得电子,还原成 Fe 2+,Fe2+、H+、O

14、2 反应生 成 Fe 3+和 H2O,Fe2+、Fe3+在阴极循环。 【详解】 A由分析可知,Fe2+在阴极循环,无需补充, A 错误; BHCl 在阳极失电子得到Cl2和 H+,电极反应式为: 2HCl- 2e- =Cl2+2H+,B 正确; C根据电子得失守恒有:O24e-,电路中转移 1 mol 电子,消耗0.25mol 氧气,标况下体积为5.6 L,C 正确; D由图可知,反应物为HCl(g)和 O2(g),生成物为 H2O(g)和 Cl2(g),故电解总反应可看作是 4HCl(g)+O2(g)=2Cl2(g)+ 2H2O(g), D 正确。 答案选 A。 9 某学习小组用下列装置完成

15、了探究浓硫酸和SO2性质的实验 (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下列 “ 现象预测 ” 与 “ 解释或结论 ” 均正确的是 选项仪器现象预测解释或结论 A 试管 1 有气泡、酸雾,溶液中有白色固体出现酸雾是 SO2所形成,白色固体是硫酸铜晶体 B 试管 2 紫红色溶液由深变浅,直至褪色SO2具有还原性 C 试管 3 注入稀硫酸后,没有现象 由于 Ksp(ZnS)太小, SO2与 ZnS在注入稀硫 酸后仍不反应 D 锥形 瓶 溶液红色变浅 NaOH 溶液完全转化为NaHSO3溶液, NaHSO3 溶液碱性小于NaOH A A BB CC D D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试管 1 中浓硫酸和铜在

16、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生成的SO2进入试管2 中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使得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试管3 中 ZnS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S ,2H2S+SO2=3S +2H2O,出现 淡黄色的硫单质固体,锥形瓶中的NaOH 用于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如果出现白色固体也应该是硫酸铜固体而不是其晶体,因为硫酸铜晶体是蓝色的,A 选项错误; B试管 2 中紫红色溶液由深变浅,直至褪色,说明S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具有 还原性, B选项正确。 CZnS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S,2H2S+SO2=3S +2H2O,出现硫单质固体,所以现象与解释均不正确,C 选项错误; D若 NaHSO3溶液显酸性,酚酞溶液就会褪色,故不一定是NaHSO3溶液碱性小于NaOH,D 选项错误; 答案选 B。 【点睛】 A 选项为易混淆点,在解答时一定要清楚硫酸铜固体和硫酸铜晶体的区别。 10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室温下,下列关于1 L 0.1 mol/L F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