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5

上传人:lyj****12 文档编号:117743340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5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5(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9.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B. 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D. 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满分:2 分正确答案:C9. “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 A. 只能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只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只能是可知论的观点 D. 既可能是唯物主义,又可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满分:2 分正确答案:D3. 事物质变的爆发式或非爆发式形式取决于 A. 事物

2、主要矛盾的发展 B. 事物量变的特点和发展程度 C. 事物本身的性质和所处的具体条件 D. 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相互作用 满分:2 分正确答案:C8. 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 A. 发现真理 B. 改造世界 C. 揭示客观真理 D. 创立科学理论 满分:2 分正确答案:B18.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满分:2 分正确答案:B3. 生产方式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统一 C. 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统一 D. 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3、的统一 满分:2 分正确答案:A10.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 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 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满分:2 分正确答案:C8. 人猿相揖别的根本标志是 A. 直立行走 B. 手脚分工 C. 抽象思维 D. 制造工具 满分:2 分正确答案:D15. 在唯物史观看来人们之间的关系首先是 A. 物质利益关系 B. 血缘亲情关系 C. 道德关系 D. 友情关序 满分:2 分正确答案:A10. 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 A. 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B. 意识形态具有历史性 C.

4、 意识形态具有能动性 D. 意识形态具有逻辑性 满分:2 分正确答案:A11. 任何客观真理都是 A. 纯绝对真理 B. 纯相对真理 C. 纯客观事物 D.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满分:2 分正确答案:D12.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 A. 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 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满分:2 分正确答案:C4. 全部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 哲学 B. 道德 C. 艺术 D. 政治法律思想 满分:2 分正确答案:D1.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 A. 否认物质的运动的 B. 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5、C. 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满分:2 分正确答案:D11. 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 )。 A. 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 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 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 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满分:2 分正确答案:B1.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C. 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满分:2 分正确答案:C6. 人口的最优化是指 A. 人的素质高 B. 人口越多越好 C. 人口越少越好 D. 人口同社会生产的发展保持最恰当的比例 满分:2 分正确答案:D4. 宗教

6、的作用在于 A. 人民的精神支柱 B. 个人身心健康的保证 C. 麻痹人民的鸦片 D. 民族团结的纽带 满分:2 分正确答案:C19.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 劳动者 B. 生产工具 C. 科学技术 D. 劳动对象 满分:2 分正确答案:C15. 由于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 A. 人们可以创造社会发展规律 B. 人们可以改变或消灭社会发展规律 C.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无规律可循的 满分:2 分正确答案:C二、 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45 分)1. 哲学是 A. 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B. 辩证

7、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C. 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 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E. 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CD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 ) A. 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 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 C. 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 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E. 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BCD10.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 A. 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 它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C

8、. 它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一把钥匙 D. 它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E. 它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BCDE15. 理解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应把握 A. 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B. 发展的具体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 前进性包含着曲折性 D. 曲折性体现着前进性 E.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永天终点,是无限发展的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BCDE14. 当今科学高度发展的时代还有人相信唯心主义,这是由于: A. 唯心主义正确 B. 唯心主义还有欺骗性 C. 剥削阶级偏见 D. 私有制度的存在 E.

9、 思维方法的片面性 满分:3 分正确答案:BCDE6. 唯物辩证法认为范畴是 A. 先于自然界而存在的 B. 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C. 都具有其客观“原形” D. 是人用来整理自然现象的思想工具 E. 人的思维对事物、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满分:3 分正确答案:BCE5. 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A. 意识的产生不是纯粹的生物学过程 B.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 现代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 D. 人的大脑是在社会活动中完善起来的 E. 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改造世界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BCD13. 以下各项哪些体现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道理 A. 量体

10、裁衣 B. 对症下药 C. 因材施教 D. 削足适履 E. 守株待兔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BC6. 思维何存在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 A. 它是一切哲学派别都回避不了的问题 B. 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 它决定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 D. 它是人们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E. 它是研究和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基础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BCDE8.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康德的认识论 B. 黑格尔的辩证法 C. 培根的经验论 D. 费多巴哈的唯物主义 E. 狄德罗的唯物主义 满分:3 分正确答案:BD4. 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

11、现着 A.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E. 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BCDE8. 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C.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D. 暴力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的原理 E.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BE12.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正确态度的有( )。 A. 全盘否定,划清界限 B. 基本肯定,积极继续 C.

12、认清其本质,揭露其错误 D. 剖析其根源,指出其危害 E. 具体分析,批判继承 满分:3 分正确答案:CDE7. 下列事物中哪些是属于人化自然 A. 人们食用的粮食 B. 人造防护林 C. 原始森林 D. 海王星 E. 蔬菜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BE4.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 A. 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 产品的分配方式 D.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E. 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满分:3 分正确答案:BCD三、 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15 分)4.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2.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正确答案:B1. 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质量互变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1. “磨擦生热”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范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正确答案:B5. 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它们彼此无实质区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正确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