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Word版含答案-教案课件习题-高中政治必修四

上传人:旭*** 文档编号:348458535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Word版含答案-教案课件习题-高中政治必修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Word版含答案-教案课件习题-高中政治必修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Word版含答案-教案课件习题-高中政治必修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Word版含答案-教案课件习题-高中政治必修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Word版含答案-教案课件习题-高中政治必修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Word版含答案-教案课件习题-高中政治必修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Word版含答案-教案课件习题-高中政治必修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 单项选择题1. 科学家使用新方法,发现在距离地球最近的类星体Markarian 231中隐藏着超大质量双黑洞。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A. 意识是对存在的正确的反映 B. 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C. 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的 D.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2. 哲理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如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下列与这句诗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A.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C.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D.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3. 对下列

2、诗句所蕴含的哲理理解正确的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辩证否定是自身的否定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矛盾双方相比较而存在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A. B. C. D. 4. 枯黄的树叶无风也会飘落。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最确切的是()A.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C.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D. 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5. Pepper机器人内置“情感引擎”,具备感情识别功能,能够通过阅读分析人类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讲话内容来“读懂”人类当前的情绪,从而灵活应对各种情况。人

3、类创造出情感机器人说明()A. 意识能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B. 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C. 机器人具备人的思维器官的功能 D.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6. 右图漫画告诉我们()A. 意识活动的内容由心情决定B. 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D. 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7. 里约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而以中国女排为代表的中国奥运军团展现的为国争光的拼搏奋斗精神,依然久久激荡在国人心头,永远是振奋民族自信心的强大力量。这表明() 意识能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 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保持高昂的精神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意识

4、对生理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A. B. C. D. 8.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说明()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重要标准C. 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D.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9. 1998年教育部为拓宽专业面,决定自1999年起调整招生政策,高校不再直接招收儿科专业的本科生。然而,“二孩”政策的出台,使“儿科医生荒”更加凸显。为此,2016年2月2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两部门宣布,将采取多项措施,恢复儿科专业本科生招生。这一招生政策的变化说明 () 真理具有客观性,发现真理依靠客观的实践 客观事

5、物是复杂、变化着的,导致认识具有反复性 真理是具体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过程中可以促进谬误与真理的相互转化A. B. C. D. 10. 下列观点能体现“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的是()A. 四川人喜辣,江浙人喜甜 B. 牛顿力学适用于解释低速宏观物体运动C.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现在已知地球为略扁的球形D. 有人认为水浒为施耐庵所作,也有人认为不是他二、 非选择题11. 材料“中国许多城市的许多小区、建筑,都取了个外国名字,叫什么加州水岸、纳帕、普罗旺斯、格拉斯,简直匪夷所思,反映出来的是文化上的不自信,我们无法想象美国、英国、法国有一个叫苏州或通州的项目。”冯小刚在文化宣传

6、片院子里的中国的开机仪式上“炮轰开发商没文化”,引发媒体普遍关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接受采访时表示,“小区取洋名现象是在我国当前居住文化背景下出现的;西方文化在全球化中占据强势地位,洋名小区泛滥是当前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请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谈谈我国小区和建筑应如何取名。(2)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分析许多城市小区和建筑取洋名现象产生的原因。12. 材料一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中心,城市的兴起是人类告别蛮荒的标志。早期的城市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农业城市,自然和谐,但城市功能简单;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片面强调城市的经济功能和集聚功能

7、,城市变成了工业城市;“先发展,后污染”的模式致使城市在不断发展和膨胀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诸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贫富差距等各种“城市病”的挑战。材料二人们发现,城市远非“理想国”。在人类转向生态文明的新阶段,如何更新理念,应对矛盾,彰显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这一城市本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面对“城市病”的新课题,北京市开始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发展空间模式研究,通过改善城市空间形态遏制城市无序蔓延,改善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形态格局,升华了城市发展理念。结合材料中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说明人类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1. D解析:A中“正确的反映”说

8、法错误;题干强调认识世界,不是改造世界,B不选;C中“新事物”与题意无关。故选D。2. C解析:“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正确。3. C解析:第句诗体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第句诗中由“相映红”可以看出,矛盾双方相比较而存在;第句诗体现的是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句诗强调的是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外部联系。入选,故选C。4. D解析:“枯黄的树叶无风也会飘落”,说明树叶的飘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一种自然规律,D符合题意。5. B解析:情感机器人的创造,说明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也表明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故选B。意识能认识世界,不能

9、改造世界;思维(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A、C、D表述均错误。6. D解析:“你不能左右天气,但能改变心情”,说明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正确。7. D解析: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不选;走向成功的关键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夸大了高昂的精神的作用,不选。符合题意,故选D。8. A解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恩格斯的话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故选A。B表述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表述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

10、源;D表述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 B解析:说法错误,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因此,发现真理不一定依靠客观的实践;说法错误,真理与谬误有着明显的界限。符合题意,故选B。10. B解析:“四川人喜辣,江浙人喜甜”,表明矛盾具有特殊性;“古人认为天圆地方,现在已知地球为略扁的球形”,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有人认为水浒为施耐庵所作,也有人认为不是他”,表明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排除A、C、D,故选B。11. (1) 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中外文化在交流中比

11、较、竞争和融合,我们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不能崇洋媚外。应该充分肯定和认同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不可滥取洋名。小区和建筑取名要彰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2)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城市小区和建筑取洋名,是经济全球化中必然产生的文化现象。 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部分城市小区和建筑取洋名,是在崇洋观念指导下作出的行为选择。12. 追求和发展真理要以实践为基础。人类每一文明发展阶段的城市发展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只能在城市发展的实践中获得,我们要善于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追求和发展真理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针对伴随工业文明而来的“城市病”, 北京市开始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发展空间模式研究,通过改善城市空间形态遏制城市无序蔓延,改善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形态格局,升华了城市发展理念,促进城市科学发展,表明要以深化和发展的实践为基础和动力,不断深化、检验和发展真理性认识。 追求和发展真理要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无止境的探索。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人类城市发展理念经过了一个不断克服谬误、逐步科学完善的过程,说明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类真理性认识的获得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要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探索获得,同时还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