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办五爱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上海民办五爱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判断下列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 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B. 溶液与胶体:本质不同的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现象 C.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D.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 参考答案: D A. 判断纯净物与混合物的依据为是否仅含有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与臭氧组成的混合物只有一种元素,A不正确;B.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不同,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B不正确;C.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分类依据是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不同,与导电能力无关,C不正确; D.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转移,D正确。本题选D。 2. 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是() A.NaOH      B.Na2O2      C.KCl        D.HF 参考答案: B 考点: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分析:非极性键是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键是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注意题中要求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氢氧根离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不含非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 B、过氧化钠中的过氧根离子,存在O﹣O非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 C、KCl中只有离子键,没有非极性键,故C错误; D、HF中的H﹣F键属于极性共价键,不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极性键和非极性键,难度不大,注意题中要求的是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molOH-的质量为17g B. 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g C. 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D. 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22.4L 参考答案: A 【详解】A. 1molOH-的质量为17g,故A正确; B. 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g/mol,故B错误; C. 铁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故C错误; D. 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故D错误; 答案:A   4. 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参考答案: D 略 5. 已知只有浓盐酸与MnO2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反应产生C12,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请问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时,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C12: ①用含HCl 146 g的浓盐酸与MnO2反应; ②用87 g MnO2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则所得C12                    A.①比②多          B.②比①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参考答案: B 略 6. 油炸虾条、薯片等挤压易碎的食品不宜采用真空包装,一般在包装袋中充入某种气体防止食品直接挤压,你认为下列气体中,最宜充入包装袋的是                  (   )      A.氮气               B.氧气                       C.氯气        D.氢气 参考答案: A 略 7. 已知核电荷数均小于18的X、Y、Z、W四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而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A.HXO4    B.H2YO4    C.H3ZO4    D.H4WO4 参考答案: A 略 8. (不定项)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用来验证SO2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分析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棉球a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B.棉球b褪色,说明SO2具有氧化性 C.棉球c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D.可以用氨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吸收尾气 参考答案: B 解:A、a棉球中品红褪色,验证SO2具有漂白性,故A正确; B、b棉球褪色,SO2与碱液反应,碱性减弱,溶液褪色,验证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B错误; C、碘与SO2和水反应生成氢碘酸和硫酸,碘单质反应完全c棉球蓝色褪去,验证SO2的还原性,故C正确; D、SO2具有强的还原性,能够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硫酸,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可以被氨水吸收,故D正确。   9. 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    ) A.1∶2 B.1∶4 C.3∶4 D.3∶2 参考答案: A 略 10.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装置①可用于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酸即为醋酸) B. 装置②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H2、CO2、C2H4、SO2、Cl2 C. 装置③可表明气密性良好 D. 装置④可用于吸收NH3并能防倒吸 参考答案: D A、乙醇和乙酸互溶,不分层,无法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错误;B、C2H4与空气密度相近,不用排空法收集,故B错误;C、上下移动,两端液面仍平齐,说明装置漏气,故C错误;D、倒吸的液体可以贮存在干燥管的球形容器部分,故D正确;故选D。 11. 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 ①S2- ②Fe2+ ③Fe3+ ④S ⑤H+ ⑥Cu2+ ⑦Mg A.①⑦                             B.②④ C.③⑤⑥                         D.②④⑤⑥ 参考答案: C 略 12. 下列生产、生活等实际应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 + 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 合成氨工业中使用铁触媒做催化剂 C. 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氯化氢杂质 D. 对2HI(g)H2(g)+I2(g),保持容器体积不变,通入氢气可使平衡体系颜色变浅 参考答案: B 勒沙特列原理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A、加入硝酸银溶液后,银离子消耗溴水中的溴离子,生成溴化银沉淀,溶液中溴离子浓度减小,平衡向着正向移动,能够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错误;B、因为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正确;C、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氯化氢杂质的反应原理为:Cl2+H2OHCl+HClO,饱和食盐水中氯离子的浓度很高,氯离子的浓度高能使该反应平衡向逆向移动,能够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错误;D、通入氢气后氢气浓度增大,平衡向着氢气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能够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即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3.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胶体是一种液态混合物,属于分散系的一种 B. 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 C. 用过滤器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开 D.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发生丁达尔效应 参考答案: B A、液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是一种液态混合物,空气属于气溶胶,所以胶体不一定为液态,故A错误;B、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胶体和溶液,故B正确;C、胶体和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故过滤器不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开,故C错误;D、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不是发生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故选B。 14. 请根据下面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mol H2O 分解为H2与O2需吸收930 kJ热量 B.H与O反应生成1mol H2O放出930 kJ热量 C.2 mol H的能量小于1mol H2的能量  D.H结合成H2放出436 kJ的热量   参考答案: B 略 15. 将浓度为0.1 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H+)      B. Ka(HF)       C. c(F—)/c(H+)           D. c(H+)/c(HF)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H4+、H+、Na+、Ag+、Ba2+、Cu2+、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离子。从其中取100ml,等分成两份进行如下实验: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两种离子,其氧化性___>___ (填写离子符号),能说明上述结论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取其中的一份进行实验,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气体0.06mol.取其中的一份加入过量Ba(NO3)2,生成白色沉淀4.30g,过滤,向沉淀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消失,余下沉淀2.33g。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的离子是________,沉淀溶解的离子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综上可知溶液中必定还存在_________,且浓度范围为_________ 。 (4)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有_____,检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Fe3+    Cu2+    2Fe3++Cu=2Fe2++Cu2+     (2)CO32-、SO42-     BaCO3+2H+=Ba2++H2O+CO2↑    (3)NO3-     ≥0.2mol/L    (4)Na+    用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蘸取试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焰色 解析: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H4+、H+、Na+、Ag+、Ba2+、Cu2+、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离子。从其中取100ml,等分成两份进行如下实验:(1)Cu2+溶液呈蓝色、Fe3+溶液呈黄色,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两种离子是Cu2+、Fe3+,其氧化性Fe3+>Cu2+,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验证该结论,能说明上述结论的离子方程式是 2Fe3++Cu=2Fe2++Cu2+ ;(2)取其中的一份进行实验,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生成气体0.06mol.,说明溶液中存在NH4+,取其中的一份加入过量Ba(NO3)2,生成白色沉淀4.30g,过滤,向沉淀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消失,余下沉淀2.33g,说明溶液中存在 CO32-、SO42- 。n(SO42-)=2.33g/233g·mol-1=0.01mol,n(BaCO3)=(4.30-2.33)g/197g·mol-1=0.01mol;BaCO3溶于盐酸,沉淀溶解的离子反应式为 BaCO3+2H+=Ba2++H2O+CO2↑;(3)溶液中有0.01molCO32-、0.01molSO42- ,一定无Ag+、Ba2+、Cu2+、Fe3+、H+,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必定还存在NO3-,令物质的量为x,x≥0.06mol-(0.01mol×2+0.01mol×2)=0.02mol,且浓度范围为大于等于0.02mol/0.1L=0.2mol·L-1;(4)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有Na+,检验的操作为:用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蘸取试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焰色。 三、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