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全管理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92KB
约6页
文档ID:294103620
《安全管理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1/6

《平安管理学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 Safety Management课程编号:HZ 190200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课程性质:必修学分:1.0学时:16 (其中:理论学时:实验学时:16)适用专业:平安工程开课部门:环境与资源学院先修课程:平安学原理、平安系统工程、可靠性工程、平安人机工程后续课程:专项事故预防方法课程设计、事故调查分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能够针对复杂平安管理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 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和信息查询;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验证 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并获得有效结论2、能够针对复杂平安工程问题进行科学实验研究,在文献检索、调研和实 践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根据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设备组装,构 建实验系统,平安开展实验,采集有效实验数据3、综合运用数理统计、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 分析,得到复杂平安工程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及有效结论4、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理解多学科背景下团队中个 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的意义及责任,并承当相应的角色;理解团队合 作的意义,能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能够在团队中根据角色要求发挥应起的作用 和优势。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指标点毕业要求毕业要求达成的教 学环节课程目标4. 1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运用 平安工程及相关工程基础实险的 研究方法和基本测试技术,在相关 文献检索、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出合 理的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设备组 装和实验系统构建研究:能够基于平安科学原理并采 用科学方法对平安问题进行研究, 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 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 结论1)实险预习报告(2)实险/实训报告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安排(一)应急管理及应急实训实验1:心肺复苏实训学时:2实验类型:实训1、教学目标(1) 了解心跳骤停的诊断方法;(2)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3)利用模型人能正确按照抢救程序和操作要领做现场初期复苏2、实训内容2、教学要求实训内容支撑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CPR演示实验课程目标4. 1模型人测试课程目标4. 1(1)心脏骤停的诊断要点;(2)心肺复苏的概念及临床死亡期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3)初期复苏的步骤及各步骤操作要点和理论意义4、主要仪器设备心肺复苏模拟人实验2:应急实训学时:2实验类型:实训工、教学目标全面检验和考核学术的学习情况,通过情景构建增强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意 识,培养学术突发事件时自救、互救技能。

考核学术的应急救援技术及战术水平, 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2、实验内容2、教学要求实验内容支撑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分组虚拟演练课程目标4. 1(1)实训时强调实训记录,保证学员实训的人身平安;(2)做好平安防护;(3)依据实训内容编制演练脚本4、主要仪器设备对讲机、防护服、防毒面具、医疗设备、生命探测仪、灭火设备、模拟材料二)平安管理综合实验实验:学校某特定场所风险分析及对策学时:2实验类型:综合1、教学目标(1)掌握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2)掌握风险分析方法;(3)提出隐患整改对策措施2、实验内容实验内容支撑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图书馆风险分析及对策课程目标4. 1学生宿舍风险分析及对策课程目标4. 1学生食堂风险分析及对策课程目标4. 1教学楼风险分析及对策课程目标4. 13、教学要求(1)依据分组,学生需到现场实地考察;(2)提前做好平安检查表;(3)辨识风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源,分析风险;(4)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措施三)平安模拟类实验实验1:人员疏散软件基本操作学时:5实验类型:验证实验3、教学目标掌握常用人员疏散软件的使用方法2、实验内容实验内容支撑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上机操作:几何建模、网格剖分、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的设置、材料的属性设置、求解和后处理等。

课程目标4. 13、教学要求(1)人员疏散软件的功能、代码含义、模拟流程;(2)掌握几何建模、网格剖分、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设置、材料的属性 设置、求解和后处理等基本操作4、主要仪器设备计算机、人员疏散模拟软件实验2:建筑内人员疏散模拟学时:5实验类型:综合实验1、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的信息、人员疏散的相关参数;(2)设计人员疏散方案,并用人员疏散软件进行模拟演练;(3)分析实验结果2、实验内容实验内容支撑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实脸准备:确定具体建筑、人员疏散方案、熟悉软件 操作步骤课程目标4.2上机操作演练疏散方案查看模拟结果并分析3、教学要求(1)实验前需要进行实验准备,包括具体建筑资料、人员疏散参数确实定, 根据选定的建筑进行人员疏散方案的设计,熟悉软件的使用方法2)根据实验准备中的设计方案开展模拟实验,观察软件运行计算过程, 如出现计算错误,分析原因,给出解决方法,重新进行模拟运算3)实验完成后,分析实验结果4、主要仪器设备计算机、人员疏散模拟软件么!、考核要求、方式与成绩评定本课程成绩评定由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三个局部组成,实验 预习报告成绩占20%,实验操作成绩占30%,实验报告成绩占50%。

课程目标 考核、评价方式及成绩比例具体如下:评价环节分值评估课程目标对应毕业要求实验预习报告20分课程目标4.1实验操作30分课程目标4.1实验报告50分课程目标4.1成绩评定细那么:实验预习 (权重0.2)对实验目的 和方法的熟 悉程度完成预习报 告,实验方案 及数据表设 计合理度达 90%以上完成预习报 告,实验方 案及数据表 设计合理度 达 80-90%完成预习报 告,实验方 案及数据表 设计合理度 达 70-80%完成预习报 告,实验方 案及数据表 设计合理度 达 60-70%预习报告完成 度60%以下,实 验方案及数据 表设计合理度 达60%以下实验操作 (权重0.3)实验态度按时参加实 验,按时率达 90%以上;实 险数据记录 十分完整,完 整率达90% 以上按时参加实 验,按时率 达 80-90%;实验数据记 录很完整, 完整率达 80-90%能够参加实 验,按时率 达 70-80%;实验数据记 录较完整, 完整率达70-80%基本能够参 加实验,按 时率达60-70%:实 验数据记录 基本完整,完整率达 60-70%不能够很好参 加实脸,按时率 仅60%以下;实 验数据记录不 够完整,完整率 达仅60%以下操作技能实验过程十 分熟悉,熟悉 程度到达 90%以上,操 作十分规范,规范度到达 90%以上,动 手能力很强,实验过程中 动手率到达90%以上实验过程很 熟悉,熟悉 程度到达80-90%,操 作很规范, 规范度到达80-90%,动 手能力很强,实验过 程中动手率 达至4 80-90%实脸过程较 熟悉,熟悉 程度到达70-80%,操 作较规范, 规范度到达 70-80%,动 手能力较强,实验过 程中动手率 到达 70-80%实验过程基 本熟悉,熟 悉程度到达 60-70%,操 作基本规 范,规范度 到达60-70%,有 基本动手能 力,实验过 程中动手率 到达 60-70%实验过程不熟 悉,熟悉程度不 足60%,操作不 够规范,规范度 达缺乏60%,动 手能力不强,实 验过程中动手 率缺乏60%协作精神主动做好分 配任务,并能较好完成分 配任务,并能较好做好 分配任务,基本做好分 配任务,但被动参与实验较好协调同 组成员,优秀 完成领导及 组员的双重 角色能协调同组 成员,较好 完,成领导及 组员的双重 角色,但两 者有一者完 成有缺陷并能协助其 他成员协调 同组成员, 有领导角色,但不突 出与优秀, 组员角色基本完成不能协调同 组成员,只 能基本最好 组员的角色实验报告 (权重0.5)数据分析处 理能力实脸数据整 理清楚规范, 规范度达 90%以上,计 算结果正确, 正确率到90%以上,有 数据深度处 理手段,且处 理手段选择 合理实验数据整 理较清楚规 范,规范度 达 80-90%, 计算结果正 确,正确率 至V 80-90%, 有数据处理 手段,但处 理手段选择 合理,但存 在不合理之处实验数据整 理基本清楚 规范,规范 度达70-80%,计 算结果基本 正确,正确 率到70-80%,有 简单数据处 理手段,且 处理手段选 择合理有整理实验 数据,规范 度达60-70%,计 算结果基本 正确,正确 率到60-70%,缺 乏简单数据 处理手段缺乏实验数据 整理,规范度不 足60%,计算结 果错误率较高, 正确率缺乏 60%,缺乏简单 数据处理手段五、大纲说明1 .本大纲由《平安管理学》、《数值模拟与仿真》二门课程组制订,适合16 学时教学需要。

2 .本课程是平安工程本科阶段的平安管理方向的一个综合性实训实验,充分 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实验设计,操作以及数据分析,从而得到实验结果, 并且利用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分析说明实验指导书只有实训或实验内容,建立情 景案例,引导学生实验前做好实验预习工作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内,教 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接受能力和实验设备的更新状况,因材施教在教学内 容处理、教学环节安排等方面灵活掌握3 .本大纲是“平安评价课程设计”课程组根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9 版(修订)】中的平安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