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窝***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23KB
约19页
文档ID:260817216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_第1页
1/19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第一节 关于人的理论 一、人性假设理论 (一)“经济人假设” 主要内容: 第一,大多数人是懒惰的,不愿工作 第二,大多数人不愿意负责 第三,大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矛盾 第四,大多数人都缺乏理智 第五,大多数人将选择经济上获利最多的事去做 第六,少数人能克制自己,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根据“经济人”假设,管理方式应是: (二)社会人假设 主要内容: 第一,交往需要是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 第二,人需从工作的社会意义上需找安慰 第三,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大于正式组织 第四,领导应满足职工的社会需要 管理措施: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主要内容: 第一,一般人都是勤奋的 第二,人们能够自我管理 第三,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比不过不矛盾 第四,人们会主动承担责任 第五,大多数人是有潜力的 管理措施: 复杂人假设 主要内容: 第一,每个人的需要各不相同 第二,动机模式错综复杂 第三,人在组织中可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 第四,人在不同的岗位可产生不同的动机 第五,不同的人对同一管理方式反应不同 管理措施: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一)生理需要 (二)安全需要 (三)社交需要 (四)尊重需要 (五)求知需要 (六)求美需要 (七)自我实现需要第二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 一、需要与行为 (一)行为 卢因认为人的行为是环境和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卢因的人类行为公式 B = f (P.E) 式中:B-行为; P-个人; E-环境; f-函数关系 根据这一理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是由需要支配的 (三) 行为的分类 1.目标导向行为; 2.目标行为;3.间接行为 (四)需要 所谓需要,是指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客观需求的反映 二、动机与行为 (一)动机的概念 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息等心理因素,叫做动机 (二)组织中人的动机的分类 1.成就动机 ; 2.亲和动机; 3.能力动机 三、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1.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 2.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 3.一种行为可能为多种动机所推动 4.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 5.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地行为所掩盖第三节 人格与行为一、人格的概念与特点(一)人格的概念(二)人格的形成(三)人格的特点1.整体性和层次性2.独特性和一般性3.稳定性和可变性 二、人格理论 (一) 人格的类型理论 1.四种气质类型 2.A型人格和B型人格 3.人格特征与工作的匹配 现实型 研究型 社会型 常规型 企业型 艺术型第四节 价值观与行为 一、价值观的涵义 1.价值观的定义 2.价值观的形成 二、价值观与管理 三、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第五节 知觉和行为 一、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 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知觉 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三)感觉和知觉的联系与区别 二、产生错觉的原因 (一)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二)晕轮效应 (三)近因效应 (四)定型效应(刻板效应) (五)对比效应 三、归因理论 (一) 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归因理论也被称为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 (二)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有: 1.关于人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2.社会推论问题 3.行为的期望与预测 四、案例分析 杨澜走向正大综艺第三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