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目录,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7,版),政府会计的基本概念,1.,了解政府会计的适用范围,2.,了解政府会计的特点,3.,掌握政府会计目标、核算对象及核算基础之间的逻辑关系,4.,掌握政府会计的会计要素,5.,掌握会计要素之间的勾稽关系,6.,了解政府会计报告的基本内容,政府与政府会计,政府会计主体,政府会计目标,政府会计核算对象及核算基础,政府会计的会计要素,政府会计报告,1.1.1,政府会计适用的政府,1.1.2,政府的经济特征,1.1.3,政府会计的概念与特点,4,1.1,政府与政府会计,狭义的政府(政治学概念):,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机构包括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司法机构,广义的政府(经济学概念):,政府单位和由政府单位控制并主要由政府单位提供融资的非营利机构,5,1.1.1,政府会计适用的政府,6,1.1.2,政府的经济特征,组织运行不以盈利为目的,无偿或低收费提供服务,无偿取得经济资源,经济资源的使用受到出资者及社会公众的限制,政府会计是,反映和监督政府组织掌握和使用公共经济资源及其活动情况,的会计。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政府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借以加强政府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公共经济资源使用效益7,1.1.3,政府会计的概念与特点,概念,8,1.1.3,政府会计的概念与特点,特点,1.2.1,政府会计中关于会计主体的几个概念,1.2.2,政府会计主体的层级,9,1.2,政府会计主体,10,1.2.1,政府会计中关于会计主体的几个概念,记账主体,&,报告主体,基金会计主体,单一会计主体和复合会计主体,几种复合会计主体,11,1.2.2,政府会计的层级,中国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各级政府财政体制,每一级政府就形成一级政府会计主体在每级政府内部又基本分为三个层级的会计主体政府单位会计主体,政府部门会计主体,政府整体会计主体,12,政府三类会计主体的关系图示,以北京市为例,政府单位会计主体,政府部门会计主体,北京市本级政府会计主体,合并形成,合并形成,合并形成,1.3.1,政府会计目标的概念,1.3.2,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1.3.3,使用政府会计信息的目的及需要,1.3.4,政府会计需要提供的会计信息内容,13,1.3,政府会计目标,政府会计目标是,向,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有用的,关于政府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
14,1.3.1,政府会计目标的概念,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会计应当提供 哪些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使用会计信息的目的及需要?,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哪些?,确立政府会计目标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15,1.3.2,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按照政府及政府会计报告主体,内部,和,外部,划分,中国政府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三个方面16,1.3.3,使用政府会计信息的目的及需要,只有掌握会计信息使用者出于什么目的、需要哪方面会计信息,才能确立恰当的政府会计目标,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使会计信息对使用者有用为了做出对政府预算的批准或修改决策,需要了解政府对预算资金的筹集和 分配使用情况,为了做出对政府的捐赠决策,需要了解政府对捐赠财物的分配、使用情况,为了做出对政府的交易决策或贷款决策,需要了解政府的支付能力和偿债情况,17,1.3.4,政府会计需要提供的会计信息内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政府财务状况的信息,评价政府工作绩效的信息,1.4.1,政府会计核算对象的概念,1.4.2,政府会计目标与政府会计核算对象,1.4.3,政府会计的核算基础,18,1.4,政府会计核算对象及核算基础,政府会计核算对象是政府会计主体掌控的公共经济资源。
19,1.4.1,政府会计核算对象的概念,20,1.4.2,政府会计目标与政府会计核算对象,1.,会计核算基础,会计核算基础包括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2.,不同会计核算对象对应的会计核算基础,3.,对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预算会计核算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基础,财务会计核算主要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成本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21,1.4.3,政府会计的核算基础,1.5.1,会计要素的概念,1.5.2,预算收入支出表会计要素,1.5.3,资产负债表会计要素,1.5.4,收入费用表会计要素,1.5.5,预算收入支出表会计要素与收入费用表会计要素的关系,1.5.6,会计要素等式,22,1.5,政府会计的会计要素,政府会计的会计要素是基于报告的需要对政府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划分会计要素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结构,所以又称会计报表要素23,1.5.1,会计要素的概念,1.,预算收入,指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资源流入,-,具有法定效力的预算,-,属于当期的预算,-,符合政府预算的收入分项及内容,按照,收付实现制,编制预算时,属于预算收入的资源是现金资源,-,库存现金及存款、支付权力等,包括会计主体在预算期间筹集的可使用、分配的现金,只包括会计主体,相对于主体外部,的收入,可以按照预算收入执行过程的不同环节予以确认,-,收入预算、预计收入、实际收入等,24,1.5.2,预算收入支出表会计要素,2.,预算支出,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期间纳入预算管理的资源流出,-,具有法定效力的预算,-,属于当期的预算,-,符合政府预算的支出分项及内容,按照,收付实现制,编制预算时,属于预算支出的资源是现金资源,-,库存现金及存款、支付权力等,包括会计主体在预算期间所耗费的现金,只包括会计主体,相对于主体外部,的支出,可以按照预算支出执行过程的不同环节予以确认,-,支出预算、约定支付、预计支付、实际支出等,25,1.5.2,预算收入支出表会计要素,3.,预算结余,指会计主体在预算期间的预算收入减去预算支出后的余额,-,包括预算资金结转和结余,资金结转,-,是用于基本预算和专门项目预算的资金在预算期末收支相抵后的差额,-,只能用于,以后预算期间原有基本支出和专门项目,的支出,资金结余,-,是,已经终止,的专门项目预算收支相抵后的差额,-,一般不再用于原项目的支出,只能用于,下期预算其他方面,的支出,26,1.5.2,预算收入支出表会计要素,1.,资产,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通过过去的活动形成,、由,政府会计主体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本质特征:,预期会给政府会计主体,提供未来服务能力,或者,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获得资产的政府活动:,-,依法占有、依法征收、预算分配、交易、其他事项等,确认为资产的资源是由政府会计主体,掌握或控制,的,只包括会计主体相对于主体外部持有的资产,27,1.5.3,资产负债表会计要素,资产,现金,持续运营条件下不能转化为现金,只能为会计主体提供服务能力的资源,最终能转化为现金的资源,2.,负债,指政府会计主体由于过去的活动或法定责任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具有经济利益等的,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体,现时义务:,-,不包括会计主体尚未承担具体法定责任的潜在义务,资源:,-,能够给政府会计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只包括会计主体相对于主体外部承担的负债,28,1.5.3,资产负债表会计要素,3.,净资产(基金余额),指政府会计主体的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额,-,如果是,基金会计主体,净资产又称,基金余额,是基金资产扣除基金负债后的净额,现时义务:,-,不包括会计主体尚未承担具体法定责任的潜在义务,从资产的角度看,:,-,净资产是会计主体拥有的资产净额,资产负债表会计要素项目确认的基础,:,-,权责发生制,29,1.5.3,资产负债表会计要素,1.,收入,指政府会计主体在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净资产增加,的经济资源的总 流入,流入的经济资源,:,-,包括现金资源和各种非现金资源,会导致会计主体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指会计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济资源总流入,只包括会计主体相对于主体外部的收入,30,1.5.4,收入费用表会计要素,2.,费用,指政府会计主体在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净资产减少的经济资源的总流出,流出的经济资源,:,-,包括现金资源和各种非现金资源,会导致会计主体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指会计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济资源总流出,只包括会计主体相对于主体外部的费用,31,1.5.4,收入费用表会计要素,32,1.5.5,预算收入支出表会计要素与收入费用表会计要素的关系,预算收入,VS,收入,预算支出,VS,费用,33,1.5.6,会计要素等式,期初滚存结转结余,+,预算收入,-,预算支出,=,期末滚存结转结余,资产,=,负债,+,净资产,34,1.5.6,会计要素等式,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当期盈余,(,收入费用差额,),预算收入,-,不属于收入的预算收入,+,不属于预算收入的收入,=,收入,预算支出,-,不属于费用的预算支出,+,不属于预算支出的费用,=,费用,1.6.1,政府会计报告的概念,1.6.2,政府会计报告的合并范围,1.6.3,政府会计报告的内容,1.6.4,政府会计报告的层级和汇总,35,1.6,政府会计报告,对政府会计主体掌控的资源情况的全面、完整报告,36,1.6.1,政府会计报告的概念,1.,国际上政府会计报告主体范围的划分,公共资金分配法:,全部使用或主要使用政府分配的预算资金的单位主体,控制法:,所有政府能控制的单位,受托责任法:,根据被选举或任命的管理者是否具有政府的受托责任确定,法律主体法:,指根据法规的规定来确定,37,1.6.2,政府会计报告的合并范围,2.,中国政府会计报告主体范围的划分,中国的特殊国情,-,国家出资企业:,国家控制的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等,不应当,并入政府会计报告内容,-,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应当,纳入政府会计报告的范围,中国政府会计报告主体范围的划分标准,-,公立单位,-,非营利组织,-,政府控制所有权,38,1.6.2,政府会计报告的合并范围,同时符合:属于政府会计报告主体,同时符合后两条标准的混合所有制单位:属于政府会计报告主体,3.,国家出资企业的国有资产在政府会计报告中的列报,应当将国家出资企业的国有资产列入政府会计报告,-,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拥有,投资所有权,采用,由履行政府出资人职责的政府单位报告股权资产,的方式,列入政府会计报告,-,国家出资企业的资产不能被政府“平调”,-,国家出资企业的负债不应当由政府承担,39,1.6.2,政府会计报告的合并范围,40,1.6.3,政府会计报告的内容,1.,预算收入支出表,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由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三大部分构成,功能:,-,反映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的实际发生情况以及与预算,(,计划,),的比较情况,41,1.6.3,政府会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2.,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净资产,-,资产:金融性资产,&,非金融性资产,-,负债: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净资产:有限定要求的净资产,(,限制用途、限制使用方式的专用基金等,),单独分项列示;其他统称累计盈余或其他净资产,42,1.6.3,政府会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续左侧表,3.,收入费用表,收入,-,费用,=,当期盈余,两种结构安排:,-,按照收入、费用两部分设置,-,按照收入、费用、当期盈余三部分设置,功能:,-,是向报表使用者提供政府为公共服务活动消耗的经济资源的信息,以及补充消耗而取得的经济资源的信息,43,1.6.3,政府会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3.,收入费用表,44,1.6.3,政府会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续上页表,续左侧表,45,1.6.3,政府会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附注,46,1.6.3,政府会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说明,47,1.6.4,政府会计报告的层级和汇总,政府整体会计报告,归集,部门会计报告,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