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瞿商等备课课件 第01章 传统经济形态

清晨86****784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23KB
约10页
文档ID:209482080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瞿商等备课课件 第01章 传统经济形态_第1页
1/10

中国经济迈向现代化的门槛中国经济迈向现代化的门槛(远古1842年)第一章第一章第一节 原生形态与多元一体u一、独立起源u中国是世界上第一批原生形态的文明地区和最早形成的国家之一u中国现代人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一步步进化而来的u二、多元一体与独立发展u(一)多元一体u(二)独立发展u中国土地上的经济,一直是独立发展的第二节 五主经济形态的演进u能够支配社会经济资源,并据此组织社会主要经济活动的群体,便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u(一)氏族主经济形态 公元前21世纪以前,包括旧石器时代后期和新时期时代前期 氏族是社会的基本组织 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没有国家 是一种习俗经济,也是最原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u(二)家族主经济形态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世纪,即夏、商、周 家族成为基本生产单位、经济单位和社会的基层组织 主要生产环节由家族成员集体进行主要生产品归集体,由家族主组织集体消费和分配家庭消费u(三)奴婢主经济形态 公元前8世纪公元2世纪,即春秋、战国、秦、汉 商品货币关系空前发达,出现中国商业的第一个高潮 个人社会地位从血缘决定转为后天的社会地位决定 郡县制代替封邦制u(四)庄主经济形态 公元3世纪至公元9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 铁器和牛耕普及 庄主用劳役租制和分成租制支配庄户的劳动与生产 五百年中古自然经济。

指令性经济u(五)地主经济形态u9世纪至19世纪中叶,隋唐至清代中期u农业、手工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全面改进u由指令性经济到市场经济,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型期u1840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经济现代化起步时都高得多第三节 中国经济迈向现代化的门槛u一、市场经济萌芽u(一)交换的出现与商业发展的起落 从商品交换产生到西汉,交换水平上升 从东汉开始,交换水平下降 从唐代中叶到近代,交换水平再次上升u(二)市场经济萌芽 习俗经济指令性经济市场经济 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逐步较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力量逐步减弱 乡村集市市场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 出现专业大商人 出现专门的金融机构 贵金属成为主要货币u二、资本主义萌芽u(一)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在手工业商品生产行业中 明代中叶以后,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u(二)资本主义萌芽的两条途径 1.由手工业者小商品生产者分化产生的作坊主、工场主和雇佣工人 2.以商人为代表的商业资本直接支配生产u(三)农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大规模的农业经营与雇农人数的增多u(四)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因素 1.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小农经济 2.政府的限制与控制 3.土地可以自由买卖,租佃关系比较自由第六节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u一、落后现金落后u(一)从落后到世界前列(从距今1万多年到距今2000年) 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国经济逐渐赶上先进国家 东汉帝国与罗马帝国是当时世界上发展水平最高、力量最雄厚的国家u(二)从世界前列到世界第一(公元1世纪到公元14世纪) 公元2世纪至15世纪,中国在科学技术这条线的走向比欧洲的水平高得多 至宋代,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达到世界顶峰u(三)从世界第一到世界前列(15世纪)u(四)从世界前列到后进国家(16世纪到19世纪) 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西方列强弱肉强食的对象u二、从先进变为后进的历史教训 (一)一次良机的丧失 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u(二)主要原因和教训 第一,关于知识产权制度 第二,关于社会权力结构与政体 第三,关于意识形态 第四,关于对外关系结 语u(1)16世纪以前,中国经济加速向前发展;16世纪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较慢;18世纪中叶以后,则显得更慢。

u(2)18世纪以后,中国经济开始落后于欧洲这种落后是中国近代处于被动挨打局面的原因,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努力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的历史动因u(3)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有自己特色的一面u(4)从远古到近代以前,中国先后经历了氏族主经济形态、家族主经济形态、奴婢主经济形态、庄主经济形态和地主经济形态五种社会经济形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