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师形象塑造研究

菲***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64KB
约5页
文档ID:208704061
教师形象塑造研究_第1页
1/5

教师形象塑造研究 曾几何时,老师被尊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怨无悔的红烛”,并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然而在如今的社会舆论中,“眼镜蛇”、“变态狂”竟成了一些老师的代名词最近拜读了李燕玲女士的文章《解构与妖魔化——大众传媒中的老师形象》颇有同感: “电视中的老师(尤其是广告中)通常以古代私塾先生或英国老处女式的形象出现,手持教鞭或戒尺,戴着厚厚的眼镜,古板而严肃地站在黑板前面,不苟言笑,态度生硬在大众传媒中,老师正面形象单一苍白,负面形象则五花八门,老师形象有被妖魔化的趋势老师曾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在过去几千年里,并没有发生过多大的变化而在当代中国,事情却发生了逆转,政府强调敬重老师,强调提高老师待遇,但在社会舆论中,老师的威信和地位却逐年下降,很多大众传媒更是不遗余力,对老师极尽批判之能事 这当然有媒体推波助澜的责任,但也的确有个别老师缺乏师德、不自尊自重,败坏了师风,让广阔的老师背负骂名,真可谓“一块臭肉坏满锅汤”!因此,我们每一位有良知的老师都应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从而提升老师队伍的整体形象,重获大众的认可 “形象”这个词的内涵是特别丰富的,它既可以指人的外表形象,也可以指人的内在形象。

良好的老师形象,是老师优秀素养的集中体现,是老师言传身教、圆满完成教学使命的根本保证它不仅具有外在的表现,也具有丰富的内涵我认为它详细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惜儿童”老师对学生的喜爱来源于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来源于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喜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别变故的学生,简单形成特殊性格,因此不论学生的外貌、秉性、智力、才能、家庭背景如何,老师都应做到一视同仁,特殊是不嫌弃、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的学生,真诚相待、热忱鼓舞、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溶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看到期望,受到鼓舞,让他们在开心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不仅要擅长捕获学生身上任何一个闪光点,鼓舞其发扬光大,而且要擅长敏锐地发觉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其防微杜渐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全面的,不仅关心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业能力、身心健康各方面的状况,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对学生的终身负责。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亲人,用宽心去接纳学生,用爱心去感染学生,用耐心去引导学生学生有成果时鼓舞他;学生有困难时帮助他;学生有缺点时开导他,但绝不会挖苦他、嫌弃他这种爱超过了亲子之爱,不是父母,胜似父母,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情感的结晶,是一种无私的合乎理智的具有伟大社会意义的情感 二、立足本职,爱岗敬业 敬业是爱生情感与力气的源泉,敬业与爱生相得益彰老师爱生敬业,就必需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身心地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 老师的岗位是教育教学,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老师只有深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才会形成剧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会尽自己所能为老师职业增光添彩;一个老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老师必需喜爱教育事业,辛勤耕耘,甘于奉献古往今来,凡有作为之人,无不喜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为老师更应当立足本职,干好工作,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这是成就事业的前提作为老师,我们就应当喜爱教育、喜爱学校,树立坚决的事业心老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平凡中却孕育着伟大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的这份荣耀,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和领导的认可。

具有敬业精神的老师有着剧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想方法克服以学生是否满足、学生是否欢乐,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动身点;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归宿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忱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虽然明知工作上的付出与经济上的收入永久也成不了正比,但仍无怨无悔地悄悄奉献着 三、博学多才,与时俱进 老师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的扎实、系统的学问功底,能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更新、充实,了解本专业最前沿学问发展、学术研究的状况,而且要有相关专业的学问教理科的要懂得一些文科学问,教文科的也要懂得一些理科学问,做到学有专长,文理兼通此外,还必需把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管理学等方面的学问,而且体育、艺术等方面的学问也都应当有所涉猎对于现代老师来讲,外语和计算机学问与技能更是不可缺少的,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学问也是必需具备的 老师应当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做好教育工作,就必需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完善和提高自己,所以老师要坚持终身学习老师是学问分子中的学问分子,每一个具有专业水准的老师必定是个读书人,也只有不断地读书,把读书化为生命的一部分,这样的老师才是永久的人师,才是永久走在文化前沿的人,才能呈现一身的文化气质以及教育的儒雅。

四、气质高雅,仪表大方 乌申斯基说过:“老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老师的特别职业打算了与学生朝夕相处,学生对老师有着一种特别的信任和依靠情感,而且青少年儿童模仿性强,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的自身素养,道德修养,客观上就是每一个学生的楷模老师应以良好的形象领先示范,去影响和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养的提高,以期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抱负教育境界因此,老师的一切思想行为、言谈举止——无论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还是在日常生活和个人生活中——都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 不同的职业对服饰、外貌的要求也不同为人师表”的育人职业特点,对老师外貌形象的总体要求是大方、干净、自信、稳重总之,老师不仅要仪表端庄、服饰得体、态度谦和、语言亲切,而且要纯净高尚,富有同情心与正义感,要宽容、大度、热忱、笃实 当然,良好的老师形象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塑造良好的老师形象,必需经过社会生活和老师教学实践的刻苦磨练,专心向社会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 当老师难,当一个好老师更难,但这正是我们的光荣所在!我们既然从事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就应当对自己严格要求,尽最大的努力做得更好一些。

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人民的期望、时代的重托,无愧于人民老师的光荣称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