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说课稿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08421395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面向量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很高兴参加这次说课活动。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感谢各位老师来此予以指导。 希望各位评委和老师们对我的说课内容提出宝贵意见。我说课的内容是 的教学,所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 4,第二章,第一节。针对我校学生基础相对较好。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四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一 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概念之一,有着深刻的几何背景, 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向量概念引入后,全等和平行、

2、相似、垂直、勾股定理等就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加 (减)法、数乘向量、数量积运算,从而把图形的基本性质转化为向量的运算体系。 向量是沟通代数, 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 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在数学和物理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是在学生了解了物理学中的有关力,位移等矢量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向量的深入学习。 为学习向量的知识体系奠定了知识和方法基础。(2)教学结构的调整教材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一课时,首先从重力、 浮力、弹力这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出发,抽象出向量的概念,并说明了向量与数量的区别。然后介绍了向量的几何表示、 向量的长度、 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

3、相等向量等基本概念。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同时深化其认知过程和探究过程。 在教学中我将教学的顺序做如下的调整:将本节教学中认知过程的教学内容适当集中,以突出这节课的主题;例题、习题部分主要由学生依照概念自行分析,独立完成。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3)重点,难点,关键由于本节课是本章内容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本章的基础。 为了本章后面知识的学习,首先必须掌握向量的概念,要抓住向量的本质:大小与方向。所以向量,相等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是这节课的重点。本节课是为

4、高一后半学期学生设计的, 尽管此时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 多数学生对向量的认识还比较单一,仅仅考虑其大小, 忽略其方向,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我认为向量概念也是这节课的难点。而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多用复杂的几何图形中相等的有向线段让学生进行辨认,加深对向量的理解。二 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新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及学生身心发展的合理需要,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共线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的概念, 会用字母表示向量, 能读写已知图中的向量。 会根据图形判定向量是否平行、共线、相

5、等。(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学生观察、 归纳、类比、联想等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共同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三 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本节课我采用了 “启发探究式” 的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突出以下两点:(1)由教材的特点确立类比思维为教学的主线从教材内容看平面向量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与物理学中的有向线段,矢量的概念类似。 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类比作为思维的主线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发生与发展的过程。(2)由学生的特点确立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方法通常学生对于概念

6、课学起来很枯燥, 不感兴趣,因此要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望,希望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 要多表扬,多肯定来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考虑到我校学生的基础较好, 思维较为活跃, 对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自主探究。 将学生的独立思考, 自主探究, 交流讨论等探索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

7、学手段本节课中,除使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外, 我还使用了多媒体投影仪和计算机来辅助教学。多媒体投影为师生的交流和讨论提供了平台;计算机演示的作图过程则有助于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更易于对概念的理解和难点的突破。四 教学过程的设计知识引入阶段 -提出学习课题,明确学习目标(1) 创设情境引入概念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由生活中具体的向量的实例引入:大海中船只的航线,中国象棋中” 马” ,”象” 的走法,物理中的重力、浮力、弹力等。这些符合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8、 观察归纳形成概念由实例得出有向线段的概念,有向线段的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明确知道了有向线段的起点, 方向和长度, 它的终点就唯一确定。 再有目的的进行设计,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本课新的知识点:向量的概念及其几何表示。(3) 讨论研究深化概念在得到概念后进行归纳,深化,之后向学生提出以下三个问题:向量的要素是什么 ? 向量之间能否比较大小? 向量与数量的区别是什么? 同时指出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和学习的主题。知识探索阶段 -探索平面向量的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1) 总结反思提高认识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9、 5 页 - - - - - - - -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也即共线向量,并且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规定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平行向量不一定相等,但相等向量一定是平行向量,即向量平行是向量相等的必要条件。(2) 即时训练巩固新知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 除了及时处理课本的练习外, 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通过学生的观察尝试, 讨论研究,教师引导来巩固新知识。练习 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向量 AB 与CD是共线向量,则 A、B、C、D 四点必在一直线上;单位向量都相等;任一向量与它的相

10、反向量不相等;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AB DC ;若一个向量的模为零,则其方向是不确定的;共线的向量,若起点不同,则终点一定不同练习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a 与 b共线, b 与 c 共线,则 a 与 c 也共线B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的始点与终点是一平行四边形的四顶点C向量 a 与 b 不共线,则 a 与 b 都是非零向量D有相同起点的两个非零向量不平行 知识应用阶段 -共线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的初步应用在本阶段的教学中, 我采用的是课本上一道典型的例题:在一个复杂图形中观察,辨认平行,相等的有向线段。选用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探索活动,

11、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对难点的突破。例如图所示,设 O 是正六边形 ABCDEF 的中心,分别写出图中与向量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C D E F A B O ,OA OB OC 相等的向量。(同时思考:向量 OA与FE相等么 ?向量 OB 与AF相等么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1) 分析解决问题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包括向量的概念, 向量相等的概念。 抓住相等向量概念的实质: 两个向量只有当它们的模相等,同时方向又相同时, 才能称它们相等。进而进行正确的辨认,直至最终解决

12、问题。(2) 归纳解题方法主要引导学生归纳以下两个问题: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它只与零向量相等; 两个向量只要它们的模相等, 方向相同就是相等向量。 一个向量只要不改变它的大小和方向,是可以任意平行移动的,既向量是自由的。 学习,小结阶段 -归纳知识方法,布置课后作业本阶段通过学习小结进行课堂教学的反馈,组织和指导学生归纳知识, 技能,方法的一般规律,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具体的教学安排如下:(1) 知识,方法小结在知识层面上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醒学生要抓住向量的本质: 大小与方向,对它们进行类比, 加深对每个概念的理解。在方法层面上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探索过程中用到的思维方法和数学方法如:类比,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进行强调。(2) 布置课后作业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