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阅读附答案

金***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8KB
约8页
文档ID:195792936
《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阅读附答案_第1页
1/8

《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阅读附答案酹江月 秋夕兴元使院作①,用东坡赤壁韵 胡世将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②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③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④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⑤,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注】①兴元,地名,今陕西汉中市,南宋时为宋金对垒前线作者曾任川陕宣抚使②一范一韩人物:指北宋抗击西夏、巩固西北边防的范仲淹与韩琦③汉家三杰,指辅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张良、萧何、韩信④阃外,指统兵在外阃,kǔn⑤拜将台,传说刘邦在此拜韩信为将下文中的怀贤阁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欹,q,倾斜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为国建功的名将已逐渐被人们淡忘 B. “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写出现在缺少可以抵御外侮的名将,国家半壁江山已沦入敌手 C.“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诗人对朝廷软弱避战,不积极保卫河山的做法表示痛惜 D.作品写出了作者面对破碎的山河的万千思绪,自己身处战争前线却无力扭转战局,心中充满失望与忧愤。

15. 作品中“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一句,借古人之事,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的两项是(4分) A.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唐 韩愈《湘中》) B.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唐 张泌《寄人》) C. 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宋 刘克庄《满江红》) D.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宋 陆游《长歌行》) E.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金 吴激《人月圆》) 16. 下阕中“铁骑千群都灭”一句,有人理解为“敌人的军队已被消灭”,也有人理解为“我军已被敌人打败”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4分) 17. “塞马晨嘶,胡笳夕引”和“拜将台欹,怀贤阁杳”是作品中两组对仗的句子,请任选一组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作用4分) 18.“酹江月”这个词牌,是_____________(填词牌名)的别称,与胡世将同时代的许多诗人都在作品中表达过与他类似的感情,如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试题答案: 三、共5小题共19分 诗歌赏析: 1140年(宋高宗绍兴十年),胡世将任川陕宣抚副使,与吴积极抗金,刘琦、岳飞、韩世忠等也在中原重击金兵,抗金形势大好但不久,朝廷任用秦桧,力主和议,罢斥一批抗战人士,把淮河至大散关以北土地拱手让给敌人,本词作于同年秋季作者痛感朝廷失计、和议误国,满腔愤懑,发之于词上片以眼看神州沦丧哪有范仲淹、韩琦式的英雄人物来保卫河山起句,极度愤慨溢于言词北望”二句,北望长安不见,意为中原已沦丧,连函谷关以西的大半土地也失陷了,语含讥讽,情极沉痛晨嘶”二句,写自己清晨骑马出营,傍晚伴着胡笳宿营,因为订了和议,结果任凭岁月流逝,闲白了头发,却不见抗战杀敌三秦”二句,宕开一笔,回顾历史收复陕西,在历史上有过,那是汉初三杰的故事言下之意,今天仍可以收复失地,关键在于实行抗战政策和任用贤才 下片紧承上片写不能收复失地的原因试看”二句,关中形势险要可以坚守,但朝廷在千里之外,又力主和议,不肯发兵这里,他把矛头直接对准秦桧一帮卖国贼,进行谴责。

愤怒地揭发了投降派的罪行阃外”二句,回顾1130年(高宗建炎四年)张浚合五路兵马与金兀术战于富平(甘肃灵武),诸军皆败之事,但今天人们忘记耻辱,又谈和议拜将”三句,“台”,“阁杳”,写这几处历史文物被破坏和被遗忘,表现了当时人们不重人才和糟蹋人才能守而不守,忘记耻辱,糟蹋人才而侈谈和议,这些现实都促使充满爱国激情的作者激愤难当,但又无可奈何,他只有仰天长叹最后以“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作结全词充满政治色彩,论事透彻,用典恰当;感情饱满,激昂慷慨;风格沉郁悲壮,洒脱豪放 此词为感时而发所作,斥责和议之非,期待有抱负才能的报国之士实现恢复中原的大业固它用东坡赤壁怀古韵,故此词亦可称“兴元怀古”不过东坡赤壁词主要追思怀念周瑜,此词则追怀与当地有关的好几个历史人物一)“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项羽入关后分秦地为三,后因称关中为三秦汉家三杰,就是辅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张良、萧何与韩信刘邦于秦亡后被项羽封为汉王,定都南郑后来他听从萧何建议,南郑为韩信筑坛拜将刘邦后来出关向东讨伐项羽,并最终取胜,主要就是依靠了张良、萧何、韩信二)“拜将台欹,怀贤阁杳怀贤阁是纪念三国时北伐至此的诸葛亮这是因为诸葛亮几度北伐,即驻兵汉中以出斜谷,而且死后葬于汉中的定军山。

陆游《感旧》诗记南郑两个胜迹,就是拜将坛与武侯庙惨淡遗坛侧,萧条古庙壖自注:“拜韩信坛至今犹存沔阳有蜀后主所立武侯庙怀贤阁建于斜谷口,北宋时犹存《苏轼诗集》卷四有诗题曰:“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诸葛孔明所从出师也三)“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一范一韩,指的是北宋时驻守西北边境的范仲淹与韩琦仁宗康定元年,范仲淹与韩琦同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为抵御西夏、巩固西北边防起了重要作用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范)仲淹与韩琦协谋,必欲收复灵夏横山之地,边上谣曰:‘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些历史人物,有的成就大业,有的北伐中原,有的威震边陲神州沉陆”、北宋沦亡之后,面对“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的山河残破的形势,不能不令人临风怀想古来于此为国立功的上述先贤这时作为边帅初到兴元的胡世将怀古感时,以表达他希钦和追慕的先贤感情但首句“神州沉陆”之后,紧接着“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这么写实是深慨当代没有这样的人物紧接着下面说“汉家三杰”已成“往事”,拜将台与怀贤阁则一“欹”一“杳”,都是暗寓“时无英雄”之慨当时张浚是个名望很高的主战派领袖,主张“中兴当自关、陕始”,自请宣抚川陕。

可惜他志大才疏,对金兵作战常失利建炎四年九月,他所指挥的五路之兵四十万人与金兵交战合溃败于富平(今属陕西),至追此关、陕丧失不可复胡世将上痛和议之非,近伤富平之败,和则非计,战则非能,抚今怀古之余,内心更加感到自己责任重大,既愤且忧,自然“赢得头如雪”了以功业论,无疑胡世将还算不上什么“中兴名臣”但此词忧怀国事,着眼大局,不失阃外边帅的气度塞马晨嘶,胡笳夕引”两句,也很好体现了西北战场特有的边塞气氛篇末写怒发上指,阑干拍遍,情怀激愤,这么写显示内心忧愤既巨且深,再也无法平复了 14. (3 分) A 15.(4分)BD 赏析 自从汉代贾谊被贬长沙写了《吊屈原赋》之后,以屈原自喻、借凭吊屈原寄托失意之感便成了诗歌中常见的手法韩愈此诗别具匠心,不写与屈贾同病相怜之苦,而是写英魂无处凭吊之情;不正面用典,而是以神秘空灵的意境烘托心头的迷惘惆怅,这就更深刻地表现了世无知音的寂寞悲凉此诗的大意是:汨罗江畔山猿愁啼,汨罗江上鱼跃浪翻,这里自古就流传着屈原的故事如今我空有满盘的频草,却找不到地方把屈原祭奠,只听到渔夫击舷歌唱的声音 贞元(785-805)末年,韩愈官监察御史,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徭役赋税,遭谗被贬为连州阳山令。

政治上突如其来的打击,在诗人心底激起了无法平息的狂澜,从而形成了《湘中》诗起调那种突兀动荡的气势:“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这两句语调拗折,句法奇崛如按通常章法,应首先点出汨罗江名,然后形容江上景色,但这样语意虽然顺畅,却容易平淡无奇,流于一般写景这里诗人运用倒装句法,突出了江景:山猿愁啼,江鱼腾踊,湘波翻滚,一派神秘愁惨的气氛,以为诗人哀愤的心境写照首句又连用“猿”、“鱼”、“踊”等双声字相间,以急促的节奏感来渲染诗人激动不平的心声因而,诗人虽然没有直抒见到汨罗江时所引起的无穷感慨,却自有不尽之意溢于言外 诗人来到汨罗江本是为凭吊屈原而一泄心中的郁闷,然而就是在这里也得不到感情上的慰藉:江边到处飘浮着可供祭祀的绿苹和水藻,可是屈原投江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当初贾谊尚能投书一哭,此时却连祭奠的地方都无从找寻,唯有江上的渔父舷歌依然,遥遥可闻相传屈原贬逐,披发行吟泽畔,形容枯槁,遇一渔父相劝道:“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说罢,“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子已逝,渔父犹在,此时之渔父虽非昔日之渔父,然而此时之诗人正如昔日之屈原,贤者遭黜,隐者得全,清浊醒醉,古今一理。

因此那悠闲的歌声似乎永远在嘲弄着一代代执着于改革政治、不肯与世同流合污的志士仁人这里暗用楚辞《渔父》的典故,情景交融,浑成无迹,构成清空孤寂的境界,与前两句激切哀愁的气氛在对比中达到高度的和谐,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面对茫茫水天怅然若失的神情,含蓄地抒发了那种无端遭贬的悲愤和牢骚 这首诗寓激愤哀切之情和排奡跌宕之势于清空的意境和深长的韵味之中,成功地将探怪求新的特点和传统的表现方法揉为一体,充分体现了韩愈在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和深厚造诣 译文: 别梦中隐约来到了谢家,徘徊在小回廊栏杆底下 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还为离人照着庭院落花 以诗代柬,来表达自己心里要说的话,这是古代常有的事这首题为《寄人》的诗,就是用来代替一封信的 诗的首句写诗人与情人梦中重聚,难舍难离;第二句写依旧是当年环境,往日欢情,表明自己思念之深第三句写明月有情;第四句写落花有恨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情真意真前两句写入梦的原因与梦中所见的景物,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忆之深;后两句写出多情的明月依旧照人,那就更是对这位女子的埋怨之情了 诗是从叙述一个梦境开始的谢家”,代指女子的家,盖以东晋才女谢道韫借称其人大概诗人曾经在女子家里待过,或者在她家里和她见过面。

曲径回廊,本来都是当年旧游或定情的地方因此,诗人在进入梦境以后,就觉得自己飘飘荡荡地进到了她的家里这里的环境是这样熟悉:院子里四面走廊,那是两人曾经谈过心的地方;曲折的阑干,也像往常一样,似乎还留着自己抚摸过的手迹,可是,眼前廊阑依旧,独不见所思之人他的梦魂绕遍回廊,倚尽阑干,他失望地徘徊着,追忆着,直到连自己也不知道怎样脱出这种难堪的梦境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周邦彦《玉楼春》词:“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一种物是人非的依恋心情,写得同样动人然而,“别梦”两句却以梦境出之,则前此旧游,往日欢情,别后相思,都在不言之中,而在梦里也难寻觅所爱之人,那惆怅的情怀就加倍使人难堪了 人是再也找不到了,作者问:那么,还剩下些什么呢?这时候,一轮皎月,正好把它幽冷的清光洒在园子里,地上的片片落花,反射出惨淡的颜色花是落了,然而曾经映照过枝上芳菲的明月,依然如此多情地临照着,似乎还没有忘记一对爱侣在这里结下的一段恋情呢这后两句诗就是诗人要告诉她的话 正因为这首诗是“寄人”的前两句写入梦之由与梦中所见之景,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忆之深;后两句写出多情的明月依旧照人,那就更是对这位女子的鱼沉雁杳,有点埋怨了。

花”固然已经落了,然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