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档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认识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认识—王小强经济责任审计是陪同我国政治、经济系统改革的不停深入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审计制度十六届四中全会将这一制度写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标记着经济责任审计已经走向成熟,成为对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管理和督查的重要措施跟着经济责任审计的不停深入,审计的覆盖面愈来愈大,对该项审计工作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作为社会中介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受各级政府看守机关及企业企业的拜托,也愈来愈多的参加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经济责任审计属于专项审计的范围,与会计师事务所大批从事的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对比较拥有其特别性,以下就自己对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些浅易认识作一沟通经济责任审计与会计报表审计的差异经济责任审计是经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进出、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对审计当事人的经济责任作出审计议论的审计活动,经济责任审计与会计师事务所大批进行的会计报表审计对比较有着特别性,主要表此刻以下几点;一、审计目标的差异会计报表审计的审计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布审计建议,而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是对审计当事人的经济责任作出审计议论,详细是审计当事人对其任职时期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财务进出中出现的问题能否有领导责任,审计当事人在其任职时期能否因重要决策失误而造成损失以及审计当事人个人能否有经济问题。
二、审计范围的差异从审计的时间范围看,会计报表审计的审计范围一般是一个会计年度,而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范围则应当涵盖整个任职时期从审计的主体范围看,会计报表审计的主体范围应当是对纳入合并(汇总)会计报表范围的所有子(分)企业均要进行审计,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范围则要依据审计当事人经济责任的涵盖范围以及拜托方的要求详细确立三、审计的法律依照的差异会计报表审计作为中介机构广泛履行的一项鉴证业务其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独立审计准则,而中介机构在从事经济责任审计业务时不仅要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的各项规范,并且要遵守《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中办发[1999]20号文)及被审计单位所处系统相关的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等四、审计的外延差异因为经济责任审计要对审计当事人的经济责任作出客观评判,此中所涉及的不不过是财务及内部控制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到组织机成立设、人事管理、政工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审计中不可以只限制于对于财务信息、内部控制的审计,对其余需要在审计报告中表述的信息也应作充分的关注五、审计风险上的差异审计风险模型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者的乘积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相关,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要对这两类风险进行充分且合适的评估并据此确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
假如对同样时点的会计报表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进行比较,我个人以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评估水平应当高于会计报表审计,其原由在于,经济责任审计会影响审计当事人个人前程,与个人的利益有密切的联系,故审计当事人有可能在审计人员进驻以前对其在任时期发生的作弊行为进行成心的掩饰,从而给审计人员造成一种设想,引起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出现失误,而在会计报表审计中,此类风险则小的多对于检查风险,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也处于更为不利的境地第一,如前所述,因为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评估中存在很大的变数,因此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就更低一些其次,对于会计报表审计,依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假如检查风险没法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在审计报告中作出反响,这也合理闪避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而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目前还没有特地的审计准则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在接受拜托后,对于为降低检查风险所采纳的措施及其影响如安在审计报告中加以反响,以及这种反响能否有效降低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都还没有一个规范性的文件,这无疑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风险其余,从审计实务的层面看,经济责任审计在某种程度上是作为反腐败的一种工具,常常涉及到民众关怀的热门问题。
因为现代审计的抽样性特色、审计掌握资料的有限性及审计手段的限制性等原由,审计人员不行能发现被审计单位及审计当事人的所有作弊行为,而一但某一个民众掌握的作弊凭据被审计人员疏露了,那就很有可能造成审计失败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目标和审计策略依据国务院国资委的相关文件,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工作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财务基础审计在对企业风险与内部控制进行认识测试的基础上,对企业财富、负债和经营成就的真实性、财务进出的合规性,以及企业财富质量的变动状况和重要经营决策等情况进行审计,以全面、客观、真实地反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就二)企业绩效议论在财务基础审计的基础上,采纳企业绩效议论指标系统,经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议论方法,从企业的盈余能力、财富质量、债务风险、发展能力等财务绩效与管理绩效角度,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时期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全面解析和客观议论三)经济责任议论依据企业财务基础审计结果和绩效议论结论,综合考虑企业发展基础、经营环境等方面要素,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的主要经营业绩和应当担当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估,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时期履行工作职责状况得出较为全面、客观和公正的议论结论从上述规定中,我个人以为经济责任审计的详细审计目标与审计策略包含以下方面:(一)企业风险的认识与评估审计人员应当设计并履行合适的审计程序以采集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的经济技术指标、行业生产经营特色及行业政策等,认识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战略、经营环境、经营风险、管理能力、人员素质等,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主要风险要素作出评估。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估审计人员应当全面认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成立状况,要点对财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履行状况进行测试,以议论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否健全,能否获取有效履行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假如审计人员选择主要证明法为审计策略,可以不作内部控制的测试程序,但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因为需要对审计当事人在内部控制的成立及履行方面作出审计议论,因此,对内部控制的测试应属必需程序,不可以省略其余,在对内部控制认识与议论过程中,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的重要缺点不仅需解析议论其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经营管理可能造成的影响外,还要弄清其形成的时间、原由,以便为后期的经济责任议论供给支持三)对企业财富、负债和经营成就的真实性、财务进出的合规性作出审计议论这一审计目标与会计报表审计中的合法性、公允性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是以会计报表为基础对企业的相关认定作出的再认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依旧要注意经济责任审计的“任期”要求,对于期初余额中包含的前任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已经确认的问题要作鉴别或剔除,假如前任未作经济责任审计,则对期初余额需作要点审计对于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均要明确发生时间、形成原由,以便分清责任四)对企业财富质量及其变动状况作出审计议论会计报表审计对于财富质量状况的关注一般只侧重期末,对于期末的不良财富需要在审计报告中表露。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对于审计当事人任职期初与期末的财富质量状况都需进行审计,对期早期末的财富质量状况要加以比较解析,不仅需要对任期内财富质量的变化作出定量的比较,还要对财富质量改进或恶化的原由进行检查研究五)对企业的重要经营决策作出审计议论这一审计目标在会计报表审计中一般较少涉及,而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则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内容,对于重要经营决策的审计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作出重要经营决策的程序能否合法合规;二是重要经营决策的实行过程能否合法合规,能否与该项决策的批复一致;三是重要经营决策履行的成效和(或)效益在审计过程中仍然要注意“任期”的看法,审计的要点应当是审计当事人在任时期所作出的重要经营决策以及对前任重要经营决策的持续至本期的履行状况六)对企业进行绩效议论企业绩效议论,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原理,特定指标系统,比较一致的标准,依照必定的程序,经过定量定性比较解析,对企业必定经营时期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正确的综合评判目前对于国有企业的绩效议论主若是依照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发的《企业绩效议论操作细则(订正)》(财统[2002]5号)进行的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进行企业绩效议论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两点,一是经济责任审计中一般涉及的会计报表只有财富负债表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企业绩效议论的基础数据应当以财务审计后的上述两张会计报表的判定数为基础,对于指标系统中涉及的非财富负债表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指标,应当依照审计调整对该指标的影响进行相应调整或进行必需的复核;二是对于企业办理历史遗留问题,如消化以前年度潜亏、政策性损失、对付薪水和对付福利费挂账等的,在议论时应当将其还原为企业的当期利润,相应挂账科目应同时还原。
七)对审计当事人的经济责任进行议论对审计当事人的经济责任议论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应当以前面所述的财务审计与绩效议论的工作结果为依照,本着脚踏实地、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经济责任议论的主要内容包含审计当事人在任职时期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就、内部控制建设、重要经营决策等方面所作出的成绩及不足,对其任职时期在上述各方面出现的问题不足能否负有责任,审计当事人个人在任职时期能否有经济问题等在经济责任议论中,要注意划清审计当事人任期内与非任期内经济责任的界限,不可以将前任获得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看作是现任的成绩或问题划清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界限,由集体决策造成的失误,应由集体负责;由领导个人决策造成的失误,应由领导个人负责划清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的界限,有的问题是由一般工作人员造成的,领导只负主管责任;有的问题是领导直接经手或亲身指挥的,领导应负直接责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因为社会中介审计在审计手段上的限制性,对于在审计议论中涉及个人经济问题的议论时要特别慎重,一般不可以作出“必定没有”这种的踊跃保证经济责任审计中与客户的勾通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中的规定,与客户勾通应当贯穿于注册会计师履行审计业务的全过程,履行经济责任审计业务也不例外。
在以下几个环节与客户的勾公则更拥有经济责任审计的特色一、在进驻审计现场前与拜托方的勾通经济责任审计一般由被审计单位的上司单位或政府主管机关拜托,在接受拜托前,应当与拜托方就被审计单位的以下信息进行勾通:企业注册登记信息、企业规模、法人治理结构、手下分支机构及被投资企业、主营业务、审计当事人的任职限期、审计的时间要求、拜托人对拜托事项的特别需求等借助上述信息,注册会计师可以拟定初步审计计划,依据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审计的主体范围及审计的时间要求合理安排审计人员和审计日程同时,结合认识到的被审计单位的主营业务、企业规模等有目的的采集企业所属行业的资料,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进行初步评估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注册会计师对拜托方倡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原由、审计当事人的去向等要尽可能多的认识,这些信息固然对审计计划的编制影响不大,但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进驻现场后协调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当事人的关系二、进驻现场早期与审计当事人及管理层的勾通依照经济责任审计的一般程序,在审计组进驻现场时,被审计单位及审计当事人应当召开审计动员会议,由拜托方代表宣告审计通知书,审计当事人作述职报告,被审计单位管理理及职工对审计当事人的述职进行民主评论等。
述职报告是审计当事人自己对其任职时期工作状况、获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等所作的陈说,也是注册会计师在经济责任审计中需要要点核实的文件之一在此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得审计当事人的述职报告副本并对其进行详细阅读,对职工民众对审计当事人述职报告的评论要详加记录依据在审计动员会上采集到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状况有了进一步认识,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进行再次评估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