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概念:概念: 艾滋病(艾滋病(AIDS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是由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病毒(HIV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 .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译:后天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译:后天 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语缩写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语缩写AIDSAIDS的的 音译音译 艾滋病艾滋病 • • HIVHIV:: 艾滋病艾滋病 • • 作用机理:作用机理: 艾滋病艾滋病 HIV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 特别是能够侵入特别是能够侵入T T细胞,使细胞,使T T细胞大量细胞大量 死亡,导致患者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 能,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 加而致人死亡加而致人死亡 • • 病毒分布:病毒分布: 艾滋病艾滋病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 、泪液、尿液和乳汁中、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 • •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1 1)性传播)性传播 2 2)血液传播)血液传播 3 3)母婴传播)母婴传播 • •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1 1)洁身自爱)洁身自爱. . 2 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 3 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 . 4 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 5 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 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 艾滋病艾滋病 讨论:以下行为是否可以传染艾滋病,并分析为 什么? • 1 与爱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 2 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 3 在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 • 4 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 5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 • 6 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 • 7 输入含有HIV的血液 • 8 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 • 9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抽水马桶 • 10 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 以上有可能传染艾滋病的是( ) 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是( ) 2、5、7、10 1、3、4、6、8、9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知道HIV通过破坏人的免疫系统 ,从而使人感染各种疾病或患恶性肿瘤而死亡。
思考:机体的免疫系统有什么功能呢? 防卫、监视和清除等功能 第二章第四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一、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保护 性生理功能性生理功能 功能:通过免疫能够功能:通过免疫能够识别识别“ “自己自己” ”、排除、排除 “ “ 非己非己” ”,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 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 白细胞消灭病原体 (皮肤和黏膜组成) (溶菌酶和吞噬 细胞组成) 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 机体的第三道防线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我 们称之为特异性免疫 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 对机体的侵袭,如果这两道防线被突破,人 体的第三道防线就开始发挥作用 • • 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 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 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特点:人人特点:人人生来就有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不具特异性, 而是而是对多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 • 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 特点:特点:出生以后才产生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的,它通常只 能对能对某种特定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比较: 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 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淋巴细 胞 (一)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骨髓 造血干细胞 胸腺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转移至淋巴器官中转移至淋巴器官中 效应T细胞浆细胞(效应B细胞) 抗原刺激 • • 抗原的概念:抗原的概念: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的物质叫做抗原 (二)抗原和抗体(二)抗原和抗体 • • 举例:举例: 病原体病原体 寄生虫寄生虫 花粉花粉 异型红细胞异型红细胞 异体组织异体组织 异种动物的血清等异物异种动物的血清等异物 抗原决定簇示意图 • • 抗体的概念:抗体的概念: • • 抗体的化学本质:抗体的化学本质: 机体机体是受抗原刺激后是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产生的,,能与该抗能与该抗 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球蛋白 。
球蛋白球蛋白 • • 抗体的性质:抗体的性质: 特异性特异性 抗体立体模式图 抗体 浆细胞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示意图 • • 抗体的形成:抗体的形成: 抗原抗原B B细胞细胞 浆细胞浆细胞 合成合成 分泌分泌 抗体抗体 • • 抗体的分布:抗体的分布: 1 1)血清(主要))血清(主要) 2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如:乳汁)组织液及外分泌液(如:乳汁 )) 刺激 增殖 分化 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 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T淋巴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 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1 1)感应阶段:)感应阶段: (三)体液免疫(三)体液免疫 抗原抗原 吞噬细胞吞噬细胞 ( (识别和处理识别和处理) ) T T细胞细胞 B B细胞细胞 ( (识别识别) ) 淋巴因子淋巴因子 呈递呈递抗原抗原 使抗原隐使抗原隐 藏的抗原藏的抗原 决定簇暴决定簇暴 露露刺激刺激 记忆记忆B B细胞细胞 2 2)反应阶段:)反应阶段: (三)体液免疫(三)体液免疫 B B细胞细胞 增殖增殖和和分化分化 受抗原受抗原 刺激刺激 浆细胞浆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 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更强更强 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3 3)效应阶段)效应阶段:: (三)体液免疫(三)体液免疫 + + 抗原抗原 浆细胞浆细胞 合成合成和和分泌分泌 抗体抗体 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反应 抗体与病菌结抗体与病菌结 合,抑制其繁合,抑制其繁 殖或对宿主细殖或对宿主细 胞的黏附胞的黏附 抗体与病毒结抗体与病毒结 合,使其失去合,使其失去 侵染和破坏宿侵染和破坏宿 主细胞的能力主细胞的能力 抗体与抗原结合,抗体与抗原结合, 使其形成沉淀或细使其形成沉淀或细 胞集团,进而被吞胞集团,进而被吞 噬细胞吞噬消化噬细胞吞噬消化 体液免疫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 (摄取、处理 ) T细胞 B细胞 (识别) 同种抗原再次入侵 增殖分化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二次应答 分泌 抗体 发 挥 免 疫 效 应 + 抗原 淋巴 因子 抗体数量 初次抗原刺激 二次抗原刺激 时间 记忆细胞迅速分裂产生新的 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对 抗原的记忆可保持数月甚至终生 体液免疫 抗原 反应 阶段 效应 阶段 吞噬、 处理、 呈递抗原 呈递抗原 受抗原刺 激增殖、 分化 产生 抗体 与抗原 特异性 结合 吞噬 细胞 T细胞B细胞 记忆 细胞 浆细 胞 抗体 功 能 感应阶段 保持对 抗原的 记忆 1 1、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 B、、抗原能与抗体或浆细胞结合,发生免疫抗原能与抗体或浆细胞结合,发生免疫 反应反应 C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 D、、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发生特异性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发生特异性 免疫反应免疫反应 DD 2 2、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有些抗原可以直接刺激、有些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 B细胞,产生浆细细胞,产生浆细 胞胞 B B、抗体由、抗体由B B细胞直接分泌的细胞直接分泌的 C C、抗体一般都是直接将入侵的病菌杀死、抗体一般都是直接将入侵的病菌杀死 D D、记忆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记忆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 的记忆细胞的记忆细胞 A A 3.在临床治疗上已经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 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 者乙的体内能提高治疗效果。
甲的血清中具有 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 A.疫苗 B.外毒素 C.抗原 D.抗体 D 有些微生物如病毒和有些致病细菌是寄 生在宿主细胞中的,而抗体是不能进入宿 主细胞的,那么机体如何消灭这些病原体 呢? 1 1)感应阶段:)感应阶段: (四)细胞免疫(四)细胞免疫 抗原抗原 吞噬细胞吞噬细胞 ( (摄取摄取和和处理处理) ) T T细胞细胞 ( (识别识别) ) 呈递呈递抗原抗原 使抗原隐藏使抗原隐藏 的抗原决定的抗原决定 簇暴露簇暴露 记忆记忆T T细胞细胞 2 2)反应阶段:)反应阶段: (四)细胞免疫(四)细胞免疫 T T细胞细胞 增殖增殖和和分化分化 受抗受抗 原刺原刺 激激 效应效应T T细胞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 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T T细胞,产生细胞,产生 更强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3 3)效应阶段:)效应阶段: (四)细胞免疫(四)细胞免疫 效应效应T T细胞细胞 释放释放 靶细胞靶细胞 ( (被抗原入侵的被抗原入侵的 宿主细胞宿主细胞) ) 密切接触密切接触 淋巴因子淋巴因子 ( (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如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如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 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靶细胞内的溶酶体 酶被激活,使其通酶被激活,使其通 透性改变,渗透压透性改变,渗透压 变化,最终裂解死变化,最终裂解死 亡。
亡 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 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 效应如诱导产生更效应如诱导产生更 多的效应多的效应T T细胞,增细胞,增 强其杀伤力等强其杀伤力等 细胞免疫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 (摄取、处理 ) T细胞 增殖分化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产生淋巴因子 与靶细胞结合 同种抗原再次入侵 二次应答 吞噬 细胞 T细胞 记忆 细胞 效应 T细胞 淋巴 因子 功 能 淋巴因子 吞噬、 处理、 呈递抗原 受抗原刺 激增殖、 分化 保持对 抗原的 记忆 直接杀死靶细胞; 释放淋巴因子 增强有关的 免疫细胞对 靶细胞的杀 伤能力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 练习:练习: 1.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 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的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