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绩效审计2023-04-21 CONTENTS 12.1 绩效审计概述12.2 绩效审计的范围及主要内容12.3 绩效审计的主要依据与方法12.4 绩效审计工作程序0112.1 绩效审计概述12.1 绩效审计概述12.1.1 绩效审计的基本概念12.1.2 绩效审计的目的及作用12.1.3 绩效审计的特点12.1.1 绩效审计的基本概念 绩效审计就是审计人员采用现代技术方法,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客观、系统地对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项目、活动和功能就其实现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程度进行独立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改善公共责任12.1.1 绩效审计的基本概念时间节点点所所处阶段段产生效果生效果20世纪80年代初21世纪初政府绩效审计思想萌芽阶段绩效审计的试审对改善单位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增收节支起了积极作用20世纪90年代开展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形成了绩效审计概念、绩效审计内容、绩效审计种类、绩效审计标准及绩效审计方法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21世纪初审计署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发布政府绩效审计试点探索阶段丰富了思想萌芽阶段形成的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为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审计署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发布至今政府绩效审计全面推进阶段政府绩效审计已经成为今后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和发展方向,政府绩效审计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表 12.1 绩效审计的发展简程12.1.2 绩效审计的目的及作用促进建设单位更好地履行建设项目管理职责;促进建设资金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保证项目投产运营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绩效审计的目的是投资者实行有效监督的需要;是加强对建设项目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需要;有利于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有利于建设项目后续运营实现预期效果;促进投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是促进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绩效审计的作用12.1.2 绩效审计的目的及作用12.1.3 绩效审计的特点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审计结论的建设性;审计对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内容范围的广泛性和限定性;审计过程的延续性;审计标准的多样性;审计方法的灵活性;审计的风险性0212.2 绩效审计的范围及主要内容12.2 绩效审计的范围及主要内容12.2.1 绩效审计的范围12.2.2 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12.2.1 绩效审计的范围财政性资金支出国有及国有资产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12.2.2 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有关经营管理活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相关经营管理活动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资源取得、配置和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恰当性和节约性经营管理活动既定目标的适当性、相关性、可行性和实现程度,以及未能实现既定目标的情况及其原因研发、财务、采购、生产、销售等主要业务活动的效率计划、决策、指挥、控制及协调等主要管理活动的效率。
经营管理活动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的实现情况组织为评价、报告和监督特定业务或者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性及其运行的有效性其他有关事项0312.3 绩效审计的主要依据与方法12.3 绩效审计的主要依据与方法12.3.1 绩效审计的主要依据12.3.2 绩效审计的方法12.3.1 绩效审计的主要依据与项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政策方针;预算部门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经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方案或调整方案;财务会计资料;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各级政府或财政部门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管理办法及规定等12.3.2 绩效审计的方法数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专题讨论会法12.3.2 绩效审计的方法标杆法调查法成本效益(效果)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目标成果法公众评价法0412.4 绩效审计工作程序12.4 绩效审计工作程序12.4.1 审计准备阶段12.4.2 审计实施阶段12.4.3 编制提交审计报告12.4.4 后续审计阶段12.4.1 审计准备阶段1)审计项目立项2)编制审计方案12.4.2 审计实施阶段实施阶段可以分为 3 个步骤,即收集审计证据、分析评估审计证据并得出审计结论、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初步形成审计建议。
12.4.3 编制提交审计报告审计人员在审计证据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形成审计结论追踪审计具有时滞性的效果,以便尽可能全面地评价审计对象审查被审计单位针对审计报告的意见和建议而采取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12.4.4 后续审计阶段THE END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