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颐和园预习解析冀教版● 重点生字 皇:huáng 君主,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皇帝皇储(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大:皇皇巨著冠冕堂皇对先代的敬称:皇考(对亡父的尊称)古同“遑”,闲遐古同“惶”,恐惧 笔画数:9;部首:白 造句:唐太宗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有名的皇帝 廊:láng 房屋前檐伸出的部分,可避风雨,遮太阳:廊子前廊后厦庑下,殿下外屋:廊庑(堂前廊屋)有顶的过道:长廊 笔画数:11;部首:广 造句:学校的走廊里静的能听见呼吸声 槛:(檻)jiàn 栏杆:“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圈(ju乶)兽类的栅栏:槛车(a.运兽用的有栏杆的车;b.古代押运囚犯的车)槛圈(ju刵)槛(檻)kǎn 〔门槛〕门下的横木亦作“门坎”;亦称“门限”檻) 笔画数:14;部首:木 造句:皇宫的横槛上都有一幅字画 琉:liú 〔琉璃〕一种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的釉料,多为绿色或金黄色,用于烧制砖瓦、缸、盆以及一些工艺品(“璃”读轻声) 笔画数:11;部首:王 造句:金色的琉璃在阳光下光彩夺目 阁:(閣)gé 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楼阁。
滕王阁阁下(对人的敬称,意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而告之;现代多用于外交场合)特指女子的卧房:闺阁出阁(出嫁)小木头房子:阁子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内阁(简称“阁”)古同“搁”,停止 笔画数:9;部首:门 造句:这个可怜的孩子就住在阁楼里 痕:hén 创伤痊愈后留下的疤,亦泛指斑迹:痕印痕瘕(疤痕喻曾犯有罪案的人) 笔画数:11;部首:疒 造句:岁月几乎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 舫:fǎng 船:画舫舫楼(船楼) 笔画数:10;部首:舟 造句:远处行来的画舫坐着三个人 煌:huáng 光明,明亮:辉煌星火煌煌 笔画数:13;部首:火 造句:敦煌莫高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 杆:gān 较长的棍:杆子(a.长棍;b.方言,指揭竿而起的人;c.指结伙抢劫的土匪)杆gǎn 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杆秤(区别于台秤等)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一杆笔一杆步枪 笔画数:7;部首:木 造句:不要碰电线杆 殿:diàn 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宫殿殿上虎(喻敢谏之臣)〔殿下〕对亲王或太子的敬称在最后:殿后 笔画数:13;部首:殳 造句:这座宫殿真是雄伟壮丽。
郁:(①②鬱)yù 树木丛生:郁葱(a.青翠茂盛;b.形容很盛)忧愁,愁闷:郁闷郁悒(苦闷)有文彩:郁郁(a.文彩显著;b.香气浓厚;c.草木茂密;d.心中苦闷)香气浓厚:郁烈笔画数:8;部首:阝 造句:盛夏里,花香浓郁 辉:(輝)huī 闪射的光彩:光辉满室生辉照耀:辉映 笔画数:12;部首:车 造句: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更朝着美好的未来迈进 慢:màn 迟缓,速度小,与“快”相对:慢车慢条斯理态度冷淡,不殷勤,不礼貌:慢待缓急快 笔画数:14;部首:忄 造句:速度缓慢的小龟居然在比赛中跑了第一 狮:(獅)shī 哺乳动物,雄的脖子上有长鬣,多产于非洲及印度西北部(通常称“狮子”;古亦作“师子”):狮子舞狮子搏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不轻视) 笔画数:9;部首:犭 造句:《狮子王》是大家都很喜欢的一部电影 姿:zī 面貌,容貌:姿容形态,样子:姿态 笔画数:9;部首:女 造句:她优美的舞姿赢得了所有观众的掌声 ● 重点词语 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金壁辉煌:金壁,金黄色和碧绿色辉煌,光辉灿烂形容精美华丽,光彩夺目 姿态不一:样子各不相同 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痕迹:物体留下的印儿,残存的迹象 栏杆:遮拦的东西 长廊:有顶的过道 横槛:本课指横嵌的长方形栏板 宫殿: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 远眺:往远处看 画舫: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葱郁:青翠茂密 琉璃瓦:内层有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形状像半边粗竹筒,外部多是绿色或金黄色,鲜艳、发光,多用来铺宫殿或庙宇的屋顶 ●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2、4自然段 4、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5、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 课文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3、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附送:2019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东北大森林教案1冀教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冒、抽出、封、浸”等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贴切 过程与方法: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对比《颐和园》一文的写法,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了解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冒、抽出、封、浸”等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贴切 教学难点: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法、合作探究法、朗读理解法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欣赏大森林的美景 (出示课件中的“课文初读”,让学生边听边欣赏画面 三、朗读课文 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名逐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随时纠正错误 四、学习生字生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自己解决不了的询问同桌或查工具书 2.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学完后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3.检查学习效果出示生字课件) 五、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浏览课文,思考: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把东北大森林比作什么? 问题引导:1.这句话在哪一段?(齐读第一段) 2.你从这段中读出了作者对大森林什么样的感情? 3.你从哪几个词看出来?(相机点拨“沉浸”、“奇妙”的意思 六、总结 东北大森林是奇妙的海洋,它奇妙在哪里呢?为什么会让人沉浸其中?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件)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作者把东北大森林比作奇妙的海洋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品读四季的东北大森林各是一个怎样奇妙的海洋我们先去看看冬季的东北大森林切换到冬季的画面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欣赏画面 2.全班交流:冬天的大森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3.提出要求:这段中有没有你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勾画出来,和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生默读交流) 4.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拨“飞舞”的妙处和比喻句的作用 5.课件出示:冬天的大森林是的海洋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补充句子) 6、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冬天的大森林的奇妙。
三、学生自主学习,品读其它三段 1.导语:冬天的大森林是如此奇妙,你还喜欢其它三个季节中哪个季节的大森林呢?带着你的喜欢,去读一读你喜欢的季节吧生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要求学生默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 (1)这个季节的大森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这段中有没有你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勾画出来,和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全班交流阅读感受,师相机点拨“冒、抽出、封、浸”等词语的意思 4.课件出示:春天的大森林是的海洋 夏天的大森林是的海洋 秋天的大森林是的海洋 (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补充以上三个句子 四、再次整体感知 刚才我们随着作者走过大森林奇妙的四季,让我们再欣赏一下这美丽的大森林吧播放课件) 五、总结 从东北的大森林回来,你觉得大森林美吗?但它只是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冰山一角我们祖国还有更多美丽的地方需要大家用科学知识去发现、去探索 六、布置作业 1.试着背诵课文 2.观察春天的田野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再次整体感知课文 1.上节课我们去东北大森林看了看,你觉得东北大森林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浏览课文,思考:本文是什么结构? 3.问题: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东北大森林的? 三、写作指导。
1.回顾《颐和园》的写作顺序出示课件) 2.本文的写作顺序和《颐和园》一样吗?如果这篇课文和《颐和园》的写作顺序一样会怎么样?(学生讨论交流) 3.学生发言,师总结点拨:写景的文章采用什么写作顺序是由景物本身决定的 4.大声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在这段中,作者都是从哪些角度观察景物的? 5.学生发言,师总结点拨:⑴观察景物要多角度观察⑵要抓住景物特点来写 四、说一说,写一写 1.春天到了,田野里发生了哪些变化?在田野里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把你的所看、所听、所闻、所想,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吧让他听听你观察得细致不细致,想象丰富不丰富 2.把你刚才所说的写下来吧 3.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作品?(生朗读习作) 五、总结 学完这篇课文,你收获大不大?你收获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生发言)看来大家的收获真不小徐霞客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长见识,还得多读书,多出去走走愿大家都能成为有学问的人板书设计: 17、东北大森林 冬天——树上白雪—熊----松鼠 春天——到处开花---蜜蜂—黑熊----小鹿----蚂蚁 夏天——浓雾弥漫—小鸟 秋天——松柏----山果----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