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 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D.蚯蚓能疏松土壤2、如图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B.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C.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D.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3、克隆羊“多莉”有三位“母亲”,“多莉”长得最像哪只母羊?( )A.提供卵细胞的母羊 B.提供细胞核的母羊C.各像三位“母亲”一部分 D.代孕的母羊4、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道有骨和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时形成痰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D.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5、在下列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A.黑猩猩 B.猕猴 C.长臂猿 D.狒狒6、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荒漠生态系统7、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A. B. C. D.8、我们食用的番茄是植物的(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营养器官 D.生殖器官9、为了了解近年来西昌市初中学生近视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10、把母鸡正在孵化的鸡蛋换成假鸡蛋,它仍继续孵化,母鸡的这一行为是( )①先天性行为 ②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③学习行为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1、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A.d B.b C.q D.p12、下面关于神经系统组成和神经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B.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C.神经细胞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D.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13、下列关于营养成分与其主要食物来源的搭配中,你认为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脂肪——米饭 B.糖类——马铃薯C.蛋白质——牛奶 D.铁质——瘦肉14、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A.①②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15、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 )A.只在有光时 B.只在白天 C.只在晚上 D.在白天和黑夜16、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唾液 B.胆汁 C.胃液 D.胰液17、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B.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C.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D.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18、在东非大裂谷地区,导致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 )A.地面食物丰富 B.扩大生活范围 C.树上天敌增加 D.森林大量消失19、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20、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我们必须保护生物圈下列述正确的是( )A.人口过快增长不会带来自然资源匮乏问题B.对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可减轻环境污染C.生物资源无需保护就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D.多利用大阳能等清洁能源不能缓解空气污染21、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22、海蜇和珊瑚虫排出消化后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A.肛门 B.口 C.胞肛 D.体壁23、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分生区 B.伸长区 C.成熟区 D.根冠24、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A.移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B.播种玉米时,应做到合理密植C.早春播种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树叶25、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B.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C.增加降水,调节气候 D.提供人类需要的各种能量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
2、反射是通过________,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3、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4、鲸是哺乳动物,但是它的体型却像鱼,四肢变为鳍状,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环境;茂密的森林中,空气远比喧闹的城市清洁、新鲜、湿润,这说明生物的生活能________环境5、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1、下图是小张同学在初中生物学习阶段绘制的洋葱表皮细胞、血细胞、酵母菌细胞图请据图回答1)在甲、乙、丙三图中,图______所示为酵母菌细胞,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2)图中数字②所示结构为___________,是细胞的控制中心3)图甲所示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4)在丙图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填名称),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2、下面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______所示,这属于第______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__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INI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做______,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4)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__性免疫计划免疫属于______性免疫3、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乙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____]_____是气体交换的场所2)图乙中的a、b、c、d分别代表两种气体,其中a和d表示的是______3)图乙中A、B表示气体交换部位,其中A处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实现的4)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较,______的含量明显减少5)图乙中的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作______6)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养成与呼吸系统有关的良好生活习惯是______至少写出两条)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1、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_____是馒头的主要成分2)描述D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1号试管_____;2号试管_____3)本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4)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_____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_____(消化酶)能使部分淀粉转变成_____5)B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_____的作用6)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_____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_____中,另一支试管放在5℃的水浴中2、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小鼠数量(只)饲喂方式实验结果小肠绒毛.状态体重增长值(g/只)甲20?数量多排列整齐7.34乙20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数量少排列散乱1.84丙20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基本消失—0.12(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______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_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a.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1、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问题:资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资料二:把一块牛肉分成大小相同的三块,分别放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广口瓶中,然后作如下处理和保存:分组甲乙丙处理方法灭菌灭菌后接种细菌不作任何处理保存方式无菌环境无菌环境自然条件根据资料一回答:(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_____。
2)蚯蚓与小白鼠相比,学习能力较强的是_____3)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根据资料二回答:(4)若要证明“细菌能分解有机物",则只能选择甲组与_____组进行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5)甲、乙、丙三组中,牛肉块会腐烂的有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C2、A3、B4、B5、A6、C7、B8、D9、A10、C11、D12、B13、A14、D15、D16、B17、B18、D19、A20、B21、C22、B23、C24、B25、D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