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犯罪心理学(第三版)教学课件完整版

AZ****0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2.33MB
约427页
文档ID:331572320
犯罪心理学(第三版)教学课件完整版_第1页
1/427

犯罪心理学 罗大华 马皑 主编(第三版)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法学系列教材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概述一一、犯罪心理学的概念、犯罪心理学的概念犯罪心理学的定义有广义说和狭义说之分狭义说: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广义说: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本书选择广义犯罪心理学的取向,主张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或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一门学科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概述二、与犯罪心理学相关的概念二、与犯罪心理学相关的概念犯罪:属于刑法概念,一般被定义为危害社会的、触犯刑事法律的、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概念与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相一致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犯罪行为: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或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事法律的、应受刑罚惩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包括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类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概述三三、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与犯罪有关的人1.犯罪人2.一般违法人3.刑法上不以犯罪论处的人4.虞犯,即最有可能犯罪的人5.刑满释放人员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概述(二)与犯罪有关的心理1.犯罪心理结构2.犯罪心理结构成因3.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4.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5.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三)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个体犯罪的心理预防、犯罪侦查心理和审讯心理、审判心理以及犯罪心理矫治等问题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概述四、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四、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理论:充实犯罪科学的内容,为提高犯罪科学的理论与应用水平作出贡献;丰富心理科学的内容,为提高整个心理科学的理论水平作出贡献。

实践:(1)通过对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的研究,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一些犯罪心理学的科学知识,以便更好地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有效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为保障社会安定作出贡献;(2)对犯罪人心理状态的研究可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提供揭露和惩治犯罪以及矫治罪犯等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和方法,增强他们在犯罪对策方面的业务能力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概述五五、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犯罪心理学是犯罪科学与心理科学的交叉学科犯罪心理学既是犯罪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介于这两门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犯罪心理学虽然涉及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但它绝不是犯罪科学的部分领域与心理科学的部分领域的简单拼凑,而是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方法,研究犯罪科学的基本对象犯罪人及犯罪对策,从而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概述(二)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偏向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犯罪心理学既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又不能脱离自然科学而存在,具备双重内涵,是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而偏于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学科的特点三)犯罪心理学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学科在犯罪科学体系中,犯罪心理学处于理论学科的地位;犯罪心理学在心理科学体系中处于应用心理学的地位。

四)犯罪心理学是一门或然性学科犯罪心理学中的结论仅针对多数情况而言,其研究结果和结论带有很大的或然性,只是一种概率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一、犯罪心理学的方法论概述、犯罪心理学的方法论概述犯罪心理学的方法论体系由科学的哲学方法论、系统方法的一般科学方法论以及适用于犯罪心理研究的具体方法三个紧密联系的层次所组成的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我们必须防止两种错误倾向:(1)使用哲学方法论代替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的“代替论”倾向2)强调一般科学和具体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性,而忽视和否定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即“无用论”倾向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二、犯罪心理学的哲学方法论、犯罪心理学的哲学方法论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主要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原则;2.内因与外因相统一的原则;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三、犯罪心理学的一般科学方法论三、犯罪心理学的一般科学方法论1.用整体的观点观察犯罪心理2.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犯罪心理3.要以动态观点观察犯罪心理4.把相关分析和整合研究结合起来5.要把犯罪心理形成发展过程看作一个信息控制的自组织系统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四四、犯罪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犯罪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一)数据收集方法1.观察法2.访谈法3.问卷调查4.心理测验法5.实验研究6.现场研究7.档案收集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分析数据方法1.方差分析2.回归分析3.因素分析4.路径分析5.结构方程模型6.分层线性模型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五、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类型及其选择五、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类型及其选择(一)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这是根据研究时间的延续来区分的类型。

纵向研究,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个人或是某些违法犯罪人的心理发展进行系统的定期研究1)趋势研究: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进行研究2)同期群研究,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3)追踪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类型或某几个类型的犯罪人心理进行测试和检查,并加以比较一般的实验研究多属于这种类型横断研究的优点在于能在较短时间内找出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研究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或特点,并可以从中找出规律但由于时间短,不易看到发展的全过程,难免有不系统、欠深入之嫌因此,在一般研究中,应灵活运用纵向、横断两种研究类型,互相配合,取长补短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根据研究对象数量的多少来区分,可分为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个案研究个案研究:对一个或少数几个犯罪人的心理进行的研究个案研究的优点是便于对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考察;缺点是取样少,代表性较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科学性成组研究成组研究:对一组或多组犯罪人进行的研究成组研究因为取样较多,可以作统计处理,科学性较强,但不便于作个别、深入的研究。

因此,在研究中,要把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结合起来,才能取得理想的结论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三)自我观察研究与客观观察研究自我观察研究又称内省法,即要求被试者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报告资料得出某种心理学结论的方法客观观察研究即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如人的各种心理活动、行为表现等)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自我观察研究的优势在于获取资料的便捷性,但相对地,其获取的资料更容易失实客观观察研究收集的资料比较客观、全面和准确,但会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较多的时间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四)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是指研究者对数据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些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但不作数量上的比较与传统的定性研究不同的是,当代定性研究逐步发展出了一套操作步骤,这些步骤在形式上与定量研究相似,但与定量研究要求研究者严格按照研究步骤展开研究不同,定性研究要求研究者是具有弹性、易适应的人,能根据现场的情况积极调整研究程序,包括研究方向和焦点定量分析常被称为统计分析,需要借助一定的数理统计方法来进行。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统计分析与上述的定性分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统计分析是现代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必备工具,犯罪心理学研究成果通常以统计分析的方式表现出来;不懂得统计分析就难以了解他人的研究进展,也难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那种认为“统计万能”的思想也是片面的统计分析要以定性分析为基础,以犯罪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只有在正确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指导下的统计分析才是有用的可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主要是统计分析)应该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五)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与因果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对研究对象(犯罪人)当前的心理特征或状态作出一般性的评价与测定关系解释性研究(相关研究):研究几个变量的相关关系,揭示一个变量是否受其他变量的影响、影响程度如何,进而用一个变量预测其他变量因果联系性研究:确定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解释、预测和调控犯罪心理和行为,但是最终的目的在于为惩治和预测、预防犯罪服务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步骤在多数情况下,犯罪心理学研究都包含比较严格的步骤,需要遵循比较严格的研究设计,才能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

一般来说,犯罪心理学研究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研究课题、设定假设、制订研究设计方案、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一、选择研究课题一、选择研究课题1.具有理论意义2.具备实用价值3.具有时代性和可行性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步骤二、根据理论设定具体的研究假设二、根据理论设定具体的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指在研究设计之前根据相关理论提出的关于变量之间(常常是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陈述研究假设往往是肯定性的陈述例如,人格因素与未成年人犯罪的研究课题,研究假设可以为:冲动性与未成年人犯罪有关而在科学研究中不能对研究假设的真实性进行直接检验,需要建立与之对立的假设,称为虚无假设也就是说,我们实际上要检验的是虚无假设对于上面的例子,我们的虚无假设应是与研究假设相对立的“冲动性与未成年人犯罪无关”,而我们实际是要检验“冲动性与未成年人犯罪无关”这一虚无假设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步骤三、研究设计三、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开展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最初计划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实社会中的犯罪问题,这就使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设计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实践性1.研究类型的确定2.研究的空间范围3.研究的主题和内容4.研究层次和角度5.概念化和操作化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步骤6.调查对象的选取7.选取适当的研究方法四、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四、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得出研究结论1.资料的性质2.资料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得出研究结论、撰写出研究报告并不代表研究的结束。

研究者可能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然后根据研究问题设定假设,制订研究设计方案,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完善,最终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第四节 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一、我国古代犯罪心理学的思想发展历程一、我国古代犯罪心理学的思想发展历程(一)犯罪心理形成原因论1.贫穷或富贵是犯罪心理产生的原因2.人性是犯罪心理的根源3.后天习俗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第四节 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二)犯罪心理预防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家多主张从预防的角度治理犯罪现象,提出如下主要观点:(1)身教胜于言教(2)重视家庭预防功能、社会交往预防功能以及早期教育的预防功能(3)重视刑罚和教化的心理预防功能(4)修身自强第四节 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三)关于审判心理的论述1.注意在讯问中观察被讯问人的生理反应2.强调定罪量刑时要考虑犯罪者的主观恶性3.司法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心理素养第四节 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二二、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一)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发展20世纪初,随着心理学和犯罪学从西方的传入,我国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才开始研究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研究的方向以翻译西方学者的著作为主。

我国早期创办的一些心理学杂志上,也发表了不少有关犯罪心理学的文章1949年至1979年期间,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后,包括心理学在内的各门学科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正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