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业发展培训课件2 (1)

今***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67MB
约85页
文档ID:108325554
农业发展培训课件2 (1)_第1页
1/85

六盘水市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系李月忠,2015年11月,,,,,,,,,,六盘水市位于中国贵州西部,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市,是以能源原材料为主要产业的重工业城市全市国土总面积9965平方公里,辖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和钟山区4个县级行政区,102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320万城市建成区5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60万一、六盘水市概况,一、六盘水市概况,六盘水资源富集,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煤、铁、铅、锌、铜、银、金、石灰石、白云石、重晶石、煤层气等3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844亿吨,已探明储量174亿吨,保有储量168.2亿吨,煤种全、煤质好、易开采,素有“江南煤都”、“江南煤海”之称市内有水城钢铁(集团)公司、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水城矿业(集团)公司、六枝工矿(集团)公司、水城水泥股份公司、盘县发电厂、盘南发电厂、野马寨发电厂等骨干企业,煤炭、电力、冶金、建材、机械制造是全市的经济支柱200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9〕55号)将六盘水市列为资源富集区开展循环经济区试点。

一、六盘水市概况,六盘水气候宜人最高海拔2900.6米,最低海拔586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立体气候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季平均气温19.7℃,是消夏避暑的胜地,全年凉爽舒适级和舒适级以上的时间为223天以上,2005年8月,中国气象学会向六盘水市政府颁发了“中国凉都·六盘水”证书六盘水境内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南、北盘江流域两岸、八担山片区孕育着苗、彝、布依等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民间文化已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在建省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还有一批具有独特性、唯一性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有待开发1、六盘水市概况,六盘水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川、滇、黔、桂结合区域中部,是“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有贵昆铁路、内昆铁路、水柏铁路、株六复线、盘西铁路、六盘水南编组站,六沾复线正在建设以水黄高等级公路、GZ65号国道主干线、水盘公路、盘百公路为主干,县乡村三级公路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已经形成,六盘水市在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将更加凸现。

二、六盘水市农业发展基本情况,(一)六盘水市农业自然条件分析 1、地形地貌独特,坡耕地资源丰富 2、土壤类型多样,富含硒等微量稀有元素 3、降水资源丰沛,雨热同季 4、气候温和,立体变化明显 5、生物多样性丰富,特色产品具有相对唯一性一) 自 然 条 件 得 天 独 厚,六盘水市地处贵州省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和黔西北高原向广西丘陵的下降过渡地带海拔在600m~1300m之间的耕地有100万亩以上,境内土壤含钙高,富含硒元素区域内年日照时数1560小时以上,年均降水量800 mm~1300mm,境内最高海拔2900.6m,最低海拔586m 1、自然条件概况,六盘水市地处乌蒙山脉南端,云贵高原中部的斜坡上,在东经104度18分至105度43分与北纬25度19分-26度55分之间,东西宽142千米,南北长177千米,全市平均海拨多在1700-1800米,是个典型的低纬高海拨山区,其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市最高点韭菜坪(2900.3米)与最低点北盘江河谷的茅口(581米)两地直线距离不到63千米而相对高差竟达2246米, 市内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差异悬殊在我省气候带的划分中,我市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北亚热带云贵高原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区;水城西北部海拔1800米以上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盘县刘官以南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因受季风之惠,市内热量足,雨水充沛,雨热基本同季,光照充足,立体农业气候特点十分突出1、自然条件概况,11月中旬至次年2月中旬,我市常受静止锋影响,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细雨霏霏的阴冷天气;2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受西藏高原南支气流下沉增温作用的影响,市内上空大气层特别干燥,多晴朗天气,有时还伴有强劲的西南大风,使我市出现大范围的气候性干旱--春旱;5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夏季风自东南海洋长驱直入,温度高、湿度大,雨水集中;10月中旬至11月底,正值夏季季风和冬季季风交替影响的时期,多受静止锋影响,致使市内秋季绵雨盛行,阴雨天气逐渐增多2、日照,市内大部地区年日照时数为1200~16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28~36%,最高的盘县鸡场坪高达1736.6小时为,最低的六枝中塞不足10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全市大部地区在3349~4186兆焦耳/平方米,西南多,东部少,四季中春、夏两季较多,占全年总量的61~76%,全年各月中,以7月为最多,12月为最少总辐射大部分为散射辐射,约占总量的60%以上,冬季尤其显著3、气温,三、气温 全市年平均气温在12~15℃之间, 六枝、盘县、水城三个气象站的多年平均气温分别是14.5℃、15.1℃和12.3℃。

海拔1000米以下的河谷低洼地区年均温较高;干河、纸厂、四格、坪地等高寒山区是全市的低温区1月为最冷月,7月为最热月,四季中,春季回暖快,夏季升温不烈,秋季降温迅速,冬季降温不猛,由于地势高,空气较稀薄,每当阳光普照之时,虽在冬天,也暖如初春,夜间因地面辐射强烈,虽在盛夏也觉凉爽如秋,故我市颇有云贵高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四季如春的特点全市于三月上、中旬入春,七月初入夏,十一月上旬入冬,春秋两季持续时间,3、气温,最长,在200天以上,冬季次之,在100~130天,夏季最短,不到50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19~22℃之间,其中市中心区所在地水城不到20℃,常年无夏,月最高气温平均值也不到30℃全市除茅口等低洼河谷地区全年无霜外,一般无霜期为230~300天年总积温各地都在4000℃以上,大多数地区为4400~5000℃≥10℃积温为3000~4500℃,稳定通过10℃初日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初4、降水,全市年降水量多为1200~1500mm,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有较明显的干季和湿季,由于市内平均海拨多在1700~1800米,超过了冬半年冷空气抵达时的厚度,长途跋涉而至的冷空气势力弱而浅薄常在我市形成绵雨天气而无大量降水,因此冬半年降水偏少,仅占全年雨量的10~15%,夏半年受东亚暖湿季风的影响,雨水充足,6月降水量为250~300mm,是全年降水最多的一个月,5~9月降雨量多在930~1140mm之间,占全年降水量的85~90%。

6、主要气象灾害,六盘水地处低纬高海拔山区,气候灾害频发,影响六盘水农业生产的主要气候灾害有倒春寒、春旱、冰雹、暴雨、秋风、秋绵雨及雪凝 1、 倒春寒 :也称烂秧天气”,指每年3月21日到4月30日出现的日平均气温≤10℃的低温阴雨天气持续3~4天为轻级倒春寒过程,持续5~6天为中级倒春寒过程,持续7~9天为重级倒春寒过程,持续时间≥10天为特重级倒春寒过程六盘水基本上年年有倒春寒天气过程,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水城出现重级倒春寒过程的概率达88%,倒春寒天气过程主要出现在3月下旬4月初,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六盘水市春温在上升,倒春寒天气有减弱的趋势 6、主要气象灾害,2、春旱 春旱是六盘水市主要干旱性天气市内春旱天气主要以前期春旱(3-4月)为主,由于市内大部地区要到5月上旬末至中旬初才进入雨季,雨季之前的3~4月降雨量不到全年降雨量的7%,年年春季均有气候性干旱出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六盘水春温上升,春旱天气有加重的趋势,近几年春旱均较重6、主要气象灾害,3、冰雹:六盘水市是贵州省多雹区之一,不出现冰雹的概率在8%以下,即100年只有8年不出现冰雹 ,且全年大部分时间均有冰雹出现,年均降雹2.6次,最多的1979年达18次,3~5月是冰雹的多发期,70%以上的冰雹天气过程均出现在这一时段内。

6、主要气象灾害,4、暴雨: 六盘水暴雨年均发生2.2~4.5次,以全省暴雨中心之一的六枝为最多,年均4.5次,水城最少,年均2.2次,且主要集中在 6~9月,占全年85%以上,6月最多,占全年的30%以上6、主要气象灾害,5、秋风及秋季绵雨: 六盘水基本上年年有秋风和秋季绵雨天气过程,秋风是指每年8月1日到9月10日,出现日平均气温≤20.0℃(海拔1500m以上的测站日平均气温≤18.0℃)并持续2天或以上的时段(从第三天起允许有间隔一天的日平均气温≤20.5℃,海拔1500m以上的测站日平均气温≤18.5℃),定为秋风天气过程,90%以上的秋风天气过程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秋绵雨是指9月中旬至11月上旬日雨量≥0.1mm,并持续达5天或以上的时段秋季绵雨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9月下旬至11月上旬6、主要气象灾害,6 、凝冻:即雨淞或雾淞,是我市冬季最为常见而且危害较重的灾害性天气,主要出现在12月到次年2月,1月份年年有凝冻,在海拔1800米左右的地区,年平均日数在20天以上,平均连续凝冻日数9天左右;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为我市凝冻最严重地区,年平均日数在30天以上;而在海拔126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则属基本无凝冻区。

7、土壤类型,六盘水土壤类型主要有8种,分别有黄壤土类,山地黄棕壤土类,山地灌丛草甸土类,石灰土土类、紫色土土类、水稻土土类、潮土土类和沼泽土土类;土壤面积有933.03万亩境内土壤含钙高,富含硒元素六盘水喀斯特地貌突出,山高坡陡、石漠化严重,耕地面积少,具有明显的小气候特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土壤深厚、疏松肥沃,非常适宜规模化发展猕猴桃、茶叶等特色农业二、六盘水市农业发展基本情况,(二)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 作为生态大省贵州旗下少有的工业城市,地处乌蒙山区的六盘水喀斯特地貌突出,山高坡陡、石漠化严重,耕地面积少,加之多年来工业“一煤独大、结构单一、方式粗放”,让农业这个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性产业长期处于尴尬地位鄂尔多斯的衰败启示,2004年年底,那一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煤价开始飙升随之,煤矿的征地、转让,乃至周边产业,让一批鄂尔多斯人迅速富裕起来2004年,鄂尔多斯市正式启动了康巴什新区的建设,规划中的新区位于东胜与阿 镇之间,距东胜25公里、阿镇3公里,规划控制面积155平方公里这个日后以“鬼城”闻名于世的新区,当时的计划人口为30万人。

2010年,鄂尔多斯的煤炭产量为4.35亿吨,全国排名第一,这儿的人不时会怀念起2010年,那是鄂尔多斯人记忆中最美好的一年,是“干什么都挣钱”的一年煤价上涨带来的资金通过遍及全城的民间集资,进入楼市,进而制造了如潮水般上涨的财富房价崩盘后的鬼城鄂尔多斯,鄂尔多斯的好运气在2011年9月戛然而止,2011年8月,鄂尔多斯市开始摸查相关民间借贷的情况,民间资本风声鹤唳,民间融资和房价泡沫破裂后,鄂尔多斯又赶上了2012年的煤价下跌,2012年当年,鄂尔多斯市的财政收入增幅从2011年的48%直接跳水到3%泡 沫破裂后,大量的现金沉睡到了路边的烂尾楼中,钱成为鄂尔多斯最为稀缺的东西,以物顶账开始成为普遍现象二)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近年来,工业城市六盘水“立足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结构调整”,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舞活“产业链”,把山地特色农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高效、富民的喀斯特山区农业发展新路子抓特色产业在调整农业结构上精准发力,“3155工程”是六盘水推进农业转型发展、建设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的重要抓手2014年启动实施以来,规模不断壮大、成效初步显现。

今年实施“3155工程”85.5万亩,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推进一是围绕“三线六带”抓好产业布局以高速公路、重要公路为主干线,以省级农业园区为节点,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