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09SHL 001—2003 发布2011-07-01实施2011-06-01发布铸造铝合金汽车车轮Aluminium-Alloy Wheel(Casting)For Motor VehiclesQ/Q/企业标准1目 次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分类和命名 25 技术要求 36 试验和检验方法 57 检验规则 68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8附录A (规范性附录) 9附录B (规范性附录) 12附录C (规范性附录) 15附录D (规范性附录) 17附录E (规范性附录) 19附录F (规范性附录) 20附录G (规范性附录) 24附录H (规范性附录) 26前 言本标准编写格式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3-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本标准中车轮和轮辋术语、代号、标志和计量单位贯彻国家强制性标准GB2933-1995《充气轮胎用车轮和轮辋的术语、规格代号和标志》。
本标准技术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效采用国家标准、ISO国际标准、美国SFI标准和日本轻合金车轮协会标准,也参照了美国公司的企业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都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由有限公司技术部负责解释本标准须由有限公司总经理批准签字方可生效批准:有限公司总经理 签字: 批准日期: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11年 06 月 01 日本标准实施日期:2011年 07 月 01 日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铸造铝合金汽车车轮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包括轿车)和载货汽车的铝合金铸造车轮,也适合钢铝组合的车轮,以下简称车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28-1987 金属拉伸试验法GB/T231-1984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GB/T1173-1995 铸造铝合金GB/T1771-91 色漆和清漆 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2933-1995 充气轮胎用车轮和轮辋的术语、规格代号和标志GB6461-86 金属覆盖层 对底材为阴极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电镀试样的评级GB/T9769-1988 轮辋轮廓检测GB/T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GB/T 15704-1995 轿车车轮冲击试验方法ISO2409-1992 色漆和清漆的网格刻划试验ISO3006-1995(E) 道路车辆-轿车车轮-试验方法ISO4000-2-1994(E) 轿车轮胎和轮辋 第二部分:轮辋ISO4209-2-1993(E) 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和轮辋 第二部分:轮辋ISO4624-1984 色漆和清漆的附着力试验ISO7141-1995(E)道路车辆-车轮-冲击试验规程ISO7253-1996 色漆和清漆的耐中性盐雾试验JASO C608-75 《汽车用轻合金辐板式车轮》JIS D4218-1989 《汽车轮辋的轮廓》ASTM E155-85 铝合金和镁合金X-射线检查标准ESA-M2A123-A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工程技术标准SAE J175-88 道路车辆-车轮冲击试验规程SFI 5.1-1997 整体式铝合金和铝合金制中心/钢制轮辋的车轮TRA 1996 《5°深槽轮辋的轮廓》3. 术语和定义1本标准除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外,还引用GB/T2933-1995与本标准有关的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铸造铝合金车轮:轮辋和轮辐,其中有一件或全部是由铸造铝合金材料制造的车轮,以下简称车轮3.2 一件式铸造铝合金车轮:车轮的轮辋和轮辐都用铸造铝合金整体铸造3.3 多件式铸造铝合金车轮:车轮的轮辋和轮辐可都采用铸造铝合金,也可其中一件采用铸造铝合金,另外的用钢,然后装配起来,这种连接为可拆卸或永久性的称为多件式铸造铝合金车轮3.4 T6热处理:变质后的铸造铝合金(A356.2)车轮经过535℃±5℃ 6小时固熔,加上130℃±5℃ 2小时人工时效的热处理工艺4. 分类和命名4.1 分类原则4.1.1铝合金车轮按照造型的不同区分为不同的款式(轮型),同一款式又因尺寸及螺栓孔的分布型式不同分为若干小类,为便于区分,规定用一组数字和字母代号来完整地表示一种特定的车轮4.1.2凡公司生产的铸造铝合金车轮产品都必须具有独立的编号,同一编号只能授予一种产品4.2产品编号:轮型代号、轮辋规格代号、流水号(PCD及中心孔等技术参数代号、表面处理方式)代码等共9位组成XXXXXXXXX流水号(PCD、中心孔等技术参数)代号)轮辋规格代号轮型代号4.2.1轮型代号: 用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4.2.2轮辋规格代号:用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二位数字表示轮辋直径,后二位数字表示轮辋宽度。
如:18X7.5 代号为1875 17X10.5 代号为1705 20X8 代号为2080 23X9.5 代号为23954.2.3 PCD、中心孔等技术参数代号 用二位阿拉伯数字(00-99)表示4.2.4表面处理方式代码表面处理方式代码,由一位英文字母表示,可从下表1中查出表1序号表面状态代码序号表面状态代码1全涂装F6水电镀CHR2车亮面M7车碗口+车亮边E3车亮边L8粉底毛坯RAW4车碗口X9抛光P5涂装包不锈钢边D10真空电镀V注:当涂装产品有两种以上颜色时,规定表面处理方式代码选用上表代码栏中括号内的字母,以区分不同颜色的产品4.2.5示例:V156501101真空电镀轮PCD为6X127 中心孔为Φ78.1等技术参数技技术轮辋规格15X6.5轮型代号1015. 技术要求5.1材料要求成品车轮的材料为A356.2出厂的铝合金成品轮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要求;表2主 要 元 素 %杂 质 元 素 不 大 于%SiMgTiSrAlCuZnMnFe其余每种其余总和6.50~7.500.25~0.450.08~0.200.008~0.040余量0.100.100.100.300.050.155.2 制造要求: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工艺制造车轮。
5.3 显微组织铸态组织为a枝晶与共晶体分布均匀,如果Sr变质,共晶硅为点状或蠕虫状,如果Sb变质,共晶硅为小层状,表明变质效果良好热处理后的组织为铝基体上分布着接近圆形颗粒状的共晶硅,表明变质和热处理正常5.4 机械性能A356.2车轮经T6热处理后,从轮缘上取样冲击弯曲部位,检查车轮材料的机械性能、硬度和金相组织,其中机械性能和硬度应符合表3规定表3车轮材料抗拉强度(MPa)屈服强度(MPa)延伸率 %硬度HBA356.2≥214≥114≥560≥905.5 X-射线探伤按ASTM E155-90VOL.1标准评级,详见附录G,表G2所示要求,或按用户要求5.6 尺寸:要求按照JASO C608-1975《汽车用轻合金辐板式车轮》5.6.1 轮辋尺寸a、轮辋的轮廓尺寸应符合以下标准:第二部分:轮辋 GB/T3487-1996《汽车轮辋规格系列》ISO4000-2-1994(E)轿车轮胎和轮辋 JIS D4218-1989《汽车轮辋的轮廓》0TRA 1996《5°深槽轮辋的轮廓》mm ﹣3.0b、轮辋检验周长:轮辋的检验周长的偏差为 轮辋的名义周长的偏差为±1.2mm (轮辋标定直径的偏差为±0.5mm)。
5.6.2 气门嘴孔的轮辋厚度应在3.5mm~4.0mm之间5.6.3 安装表面的精度:安装表面的平面度为0.25mm(只允许内凹),或按客户的图纸要求5.6.4 螺栓孔分布圆相对于中心孔和安装平面的位置度为±0.2mm或按客户的图纸要求5.6.5 偏距的尺寸公差为±1.0mm5.6.6 轮辋胎圈座部位的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应符合表4规定或图纸中的技术要求表4 跳动形式一件式*多件式*备 注平均径向跳动(两端胎圈座同时测量)≤0.50≤1.0测量基准按图纸要求平均端面跳动(两端胎圈座同时测量)≤0.64≤1.2测量基准按图纸要求* 包括13″~17″的乘用车和载货汽车用铝制车轮,也包括18″~22″以及22″以上的所有车型的铝制车轮5.7 车轮动态弯曲疲劳性能按附录A规定或按用户要求进行试验,达到规定的循环次数后,车轮上任何部位不允许产生疲劳裂纹5.8车轮动态径向疲劳性能按附录B规定或按用户要求进行试验, 达到规定的循环次数后,车轮上任何部位不允许产生疲劳裂纹5.9 车轮冲击性能按附录C规定或按用户要求进行试验,冲击后轮辐不允许产生穿透裂纹;轮辐不得与轮辋分离;轮胎气压不得在一分钟内漏尽。
5.10 平衡要求:按附录D或按用户要求进行检测5.11 气密性:按附录E规定进行试验,向轮辋通入压力为350kPa±35kPa的压缩空气或按用户要求,轮辋处1分钟内不得有任何漏气5.12 喷涂层质量:按附录F规定或按用户要求进行试验,检验项目为涂层外观、颜色和光泽、膜层厚度、膜层硬度、刀刻交叉切口附着力试验和盐雾试验5.13 电镀层的耐盐雾性能:其盐雾试验和结果的评价应符合GB/T 10125-1977 (eqv ISO 9227:1990)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的要求或用户的要求5.14外观质量要求:按附录H规定的要求,或按用户要求 6. 试验和检验方法6.1车轮产品材料的化学成分检验用直读光谱仪进行,根据Sr变质和Sb变质的不同工艺要求,分析结果应符合表2的要求6.2 显微组织检验 从热处理后的毛坯车轮上取样,取样部位与机械性能试样相同试样经抛光、侵蚀后进行观察,检验结果应符合5.3的要求6.3车轮材料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