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KB
约7页
文档ID:536857325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_第1页
1/7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羊泉中心小学 宋玲玲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二、设计理念:在这篇教学设计中,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注重设计开放式的教学环节和富有趣味性、思考性的教学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并利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教学手段,使课堂变得新颖,生动有趣,更有实效性三、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本单元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从数学知识、方法的角度看,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空间与图形中新增加的一个内容,以前的几何教学,教材上主要是对形状的具体认识的设计,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没有一字的落实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的随意性较大而现在根据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标准编排的观察物体,就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在我们的环境中,除了看不见的空气,不定型的水之外,绝大部分都有形状,只是有简单与复杂之分,因此,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

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渐渐将这种感性经验发展为抽象的概念,渐渐获得了简单的几何形状的概念这是一个体验、积累和升华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感知的基础上,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四、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观察、试验、收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形成经验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概括能力,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类似现象,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物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物体、想象猜测、合理推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工、合作、交流的能力六、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七、教学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盒子等九、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学校雕塑从侧面、上面拍摄的图片,师谈:这是我们在校园里天天能看见的物体,你知道他是什么?请生猜2、出示雕塑正面、后面图片  [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在学生观察、猜测的过程中自然渗透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的思想,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合作探究 1.认识无特殊标记的物体 (1)、将学生分为四至六人一小组,每小组一个鞋盒将鞋盒放在课桌中央,让学生选定一个位置观察下,并说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哪几个面?(空间观念需要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气氛,所以让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去获得数学知识2)、小组合作(3)、汇报交流问:一次最多看到几个面呢? 生:三个 师:明确各个面对于观察者的名称(正对着你们观察者的的面叫正面,左边的这个面呢叫侧面,那老师看着的这个面呢?叫上面请你具体指一指,说一说这三个面分别叫做什么面?师:通过观察,我们有什么发现?生汇报预设: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而且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且站在任一位置,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相对的面不能看到。

【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实物的观察,想象、猜测的途径,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有助于空间观念的发展 真的是这样吗?请看课件,再次验证 三、深入探讨:出示课件小小医药箱  1、出示例1的3张图片,请同学自己选择一个位置来观察,看看你都能看见小药箱的哪个面?2、同学之间可以探讨一下,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物体的形状,面数是不是一样的呢?【加强孩子的空间观念,明确一个立体图形,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面数与样子都是不同的3、出示趣味小练习4、构建空间想象力师出示正方体、球、圆柱体,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看看观察到了什么形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学生观察正面说出它的形状,并想象说出从上面、侧面观察它的形状 引导小结: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物体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5.出示例2.(课件) 一个球、一个圆柱体 学生独立完成,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观察图形,可以把自己看到的画出来教师巡视,再以小组的形式讲解各自的心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以自由的离开自己的座位去观察物体,再通过画与交流,这样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更加具有主动性、创造性、探索性,更加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识,让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了自己的潜能,培养了空间观念。

四、巩固练习: 1、做书上的习题,连一连,巡视指导个别学生,然后指名学生说说答案及理由,集体订正2、判断: ⑴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 ⑵观察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可以看到4个面 )⑶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球体,观察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3.猜一猜:出示多媒体课件⑴这是我看到的物体的一个面,它可能是什么形体?(长方形)⑵这是我看到的物体的一个面,它可能是什么形体?(正方形)⑶这是我看到的两个物体的一个面,它们可能是什么形体?(圆与三角形重合)(这几个实际动手操作的练习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也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练习题的设计,有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具有坡度,让学生不但能理解今天所学的内容,更能在脱离物体时,头脑中形成空间观念五、拓展:欣赏古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设计意图:数学知识和语文知识相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六、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七、板书设计:观察物体正面 从 侧面 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可能不同。

   上面八、教学反思在本课要求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教学手段,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物体所以,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课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动手体验,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并利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教学手段,使课堂,生动有趣,更有实效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不但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更注重了孩子的探究活动,让孩子的空间观念得到了发展,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说出从某个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是观察物体的前提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以“简单的活动,真实的感受,有效的学习”这一想法为指导,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由于学生坐在教室里的不同位置,不能同时看到正方体的左面和右面,因此利用这一资源,巧妙设问,让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疑惑,在疑惑中形成感受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不仅认识了小药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更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观察的位置决定着观察的结果,学生离开座位观察应注意引导,使观察目的落到实处,要不然只是看着热闹,而对观察组合物体的形状没有任何帮助。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