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民二小8《三顾茅庐》自主学习卡及教学设计(四年级)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5.01KB
约6页
文档ID:534414759
人民二小8《三顾茅庐》自主学习卡及教学设计(四年级)_第1页
1/6

自主学习卡 班级: 姓名: 日期:课题8.三顾茅庐1、读一读 《三顾茅庐》是根据___________有关内容改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我读了( )遍达到了不填字、不漏字、不破句的程度 家长签字:____________ 2、写一写: 本课我想提醒大家读准这些字音(从本课易读错的汉字或者是多音字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生字(从本节课后生字中找一找2.通过换词、结合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的词语:蜿蜒 ——茅塞顿开 ——( )——( )——3.认真完成练习题《配套练习册》第一,二题 《同步》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想一想1.我不明白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一查:我查到的资料(故事背景或刘备、诸葛亮等人物资料)课堂学习规范写字:☆☆☆课堂小练笔: 用 “……之所以……是因为……”这一关联词,把自己的读课文后的感想表述的流畅、准确。

我的学习收获:课后学习摘抄好词好句,背诵的段落: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配套练习册》第三题,第四题,《同步》第五题,第六题自主学习评价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自评☆☆☆☆☆☆☆☆☆互评☆☆☆☆☆☆☆☆☆总评( )颗星 组长签字:附:三顾茅庐的典故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三顾茅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重难点1.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

2.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自主学习卡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读课文  1、悠悠的古乐中,老师介绍《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让学生自由地谈谈《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或喜欢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示范“顾”“庐”两字写法,学生练写(导学卡课堂学习规范写字部分)3.三顾茅庐, “顾”是什么意思?“茅庐”呢?这的“三”是三次还是第三次的意思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仔细找找 4.激发兴趣,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交流检查出示第一屏生词,同位互读、小老师领读、交流难认的字(学生根据导学卡难读、难写部分交流、补充)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根据导学卡想一想部分交流)3.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了吗?(汇报导学卡的查一查部分)三、精读感悟  (一)整体感知刘备的诚心诚意 1.刘备哪一点吸引了诸葛亮,使诸葛亮愿意出山,辅助完成大业呢? 用 “……之所以……是因为……”这一关联词,把自己读课文后的感想表述的流畅、准确导学卡的课堂小练笔)2.虽然大家的说法各不相同,但是每个人的话语中都包含着一一样的意思。

刘备是-----邀请诸葛亮出山板书:诚心诚意) (二)细读课文 从对话、神态、行动中体会诚心诚意(读—找—说—悟—读)随机 1.自读第1自然段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2.学习2-4自然段你想进一步研究刘备吗?研究什么?要研究刘备,还涉及他的弟弟张飞,那么,我们怎么来研究这两个人物呢?小组合作学习,读课文,思考:(1) 哪些地方可以看车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画出有关描写刘备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2)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3) 问题讨论、交流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1.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和这篇课文有关的章节,以更好的理解课文,把握人物思想感情2.假设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是不是就终老山林?请展开自己的想象,阐述自己的理由作业设计:1.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导学卡课后学习部分)2.阅读拓展导学卡课后学习部分)推荐阅读 《三国演义》,选出你喜欢的篇章或人物重点阅读,准备召开读书会 3.完成课后第五题用“——”画出文中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的句子,再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你喜欢的景物。

导学卡课后学习部分) 板书设计:三顾茅庐刘备 (如鱼得水) 诸葛亮诚心诚意 雄才大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