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题库第六章 劳动法与劳动风险防范6.1劳动法概述6.1.1劳动法基本概念单选题1.劳动法的宗旨是为了保护(A)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A.劳动者B.用人单位C.人民群众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我国狭义上的劳动法是指(A)A.1994年7月5日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C.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D.包括宪法规定的基本劳动制度及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劳动基本法以及与其实施相配套的一系列子法、行政法规、规章及司法解释等4.劳动法是调整(C)以及与( )密切联系的某些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A.劳动关系 社会关系B.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C.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D.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5.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则需要符合法定条件,劳动法上的劳动一般能够获(A)A.报酬B.鼓励C.反馈D.动力6.下列劳动不属于劳动法中所指劳动的是(C)A.基于契约关系B.有偿性C.无偿性D.从属性7.我国第一部劳动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获得通过的时间是(B)A.1994年1月1日B.1994年7月5日C.1995年1月1日D.1995年7月5日8.下列关于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表述,错误的是(D)A.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16周岁B.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自实现C.根据劳动法规定,未成年人和妇女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受到一定限制D.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可以分割的,如退休人员8.一般而言,劳动者劳动的对象必须是除本人和家人以外的他人,具有明显的(D)A.义务性B.强制性C.有偿性D.社会性10.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包括(B)和用人单位。
A.用工单位B.劳动者C.工会D.法人11.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则需要符合法定条件,主要用于满足自身及(A)需求的劳动A.家庭成员B.社会成员C.人民群众D.配偶子女12.《劳动法》确立了(B)与()的市场主体地位A.用人单位,用工单位B.用人单位,劳动者C.用人单位,人民群众D.公民,企业13.《劳动法》为建立(A)、公平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法治规则A.统一B.公开C.公正D.和谐14.《劳动法》是(B)年颁布实施的A.1993B.1994C.1995D.199616.下列社会关系不属于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是(C)A.某公司与其职工因支付加班费用而发生的关系B.某私营企业与职工因培训而发生的关系C.作者与出版社之间的关系D.劳动监察大队执法人员查处某建筑公司雇佣童工的关系17.用人单位需具有(A)和劳动权利能力A.劳动行为能力B.民事权利能力C.民事行为能力D.民事责任能力18.下列情形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是(B)A.出版社向作者支付稿酬B.企业支付给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C.甲企业支付给乙企业的零件加工费D.国家机关支付给公务员的工资19.下列选项中对劳动法的阐述,说法错误的是(C)A.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B.它与民法关系密切,是从民法中分立出来的法律部门C.所有与劳动者有关的社会关系都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D.它是一个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其他社会关系的独立法律部门20. 《劳动法》规定公民最低就业年龄是( A )周岁,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最低就业年龄的未成年人。
A.16B.18C.14D.15多选题1.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具有(ACD)特征A.义务性B.强制性C.有偿性D.社会性2.劳动法调整的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是(ABD)A.劳动行政关系B.劳动服务关系C.雇佣关系D.处理劳动争议关系3.经过报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包括(AB)A.文艺单位B.体育单位C.矿山企业D.创作单位4.下列选项中的社会关系适用《劳动法》调整的包括(ABD)A.个人独资企业与其雇用的人员之间的关系B.某高校与在其校园内从事保洁工作的某物业公司员工之间的关系C.某家庭与其雇用的家庭保姆之间的关系D.某建筑公司与其招用的农民工之间的关系5.现行有效的劳动法律法规包括(BCD)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C.《劳动保障监察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判断题1.劳动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2.为加强对家庭主妇付出劳动的保护,可以适用劳动法×)3.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是有偿的√)4.对一些特定行业,劳动者必须满足该行业的特殊需求,如患有传染病的人不得从事餐饮行业√)5.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主要取决于政策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没有直接联系。
×)6.只有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完全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法律才赋予其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7.用人单位一律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8.用人单位不同,劳动权利能力范围也不同,通常表现为国家允许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力的限度和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条件和劳动待遇的限度√)9.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10.当前,我国尚未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法体系中的支架性法律×)6.1.2劳动法产生、发展与地位、作用单选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B)对公民劳动作出政治定位,同时确立了公民劳动权和遵守劳动纪律的法律地位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劳动合同法》是(B)年颁布实施的A.2006B.2007C.2008D.20093.2013年,(D)指出,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由“起基础性作用”提高到“起决定性作用”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B.十九大报告C.《劳动合同法》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4.(A)是党中央字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对劳动关系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并上升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B.十九大报告C.《劳动合同法》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5.1994年,《劳动法》通过,确立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市场主体地位,为建立(A)()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法治规则A.统一、公平B.公开、公平C.健康、有序D.统一、有序6.(C)年成为中国的“劳动立法年”A.2000B.2005C.2007D.20107.现行《劳动法》是(D)进行第二次修正的A.1994年B.2009年C.2008年D.2018年8.迄今为止,《劳动法》修正过(B)次A.1B.2C.3D.49.《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在于为了完善(D)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A.劳动者保护B.劳动法C.劳资关系D.劳动合同10. 劳动法主要调整人们在劳动关系中的行为,是人们确定劳动行为规范并提供解决( A )的依据A.劳动纠纷B.劳动合同C.劳动地位D.工资报酬11.我国第一部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是1992年通过的(A)A.矿山安全法B.劳动法C.职业病防治法D.安全生产法12. 2007年以来,随着时代推移,企业用工形式出现(B )( )发展态势,劳动关系矛盾逐渐凸显。
A.复杂化、单一化B.复杂化、多元化C.简单化、单一化D.简单化、多元化13.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变迁,1982年(D)对公民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等作出了全面规定A.《劳动法》B.《劳动合同法》C.《合同法》D.《宪法》14.劳动法领域,大量劳工行动催动工会法、(C)产生A.合同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集体合同法D.劳动合同法15.《劳动合同法》是(B)年颁布实施的A.2006B.2007C.2008D.200916. 劳动法由附属于(C)到从()中分离出来,再到具有公法内容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法律现象A.公法,私法B.私法,公法C.私法,私法D.公法,公法17.我国《劳动法》的主要调整对象是(B)A.劳务关系B.劳动关系C.劳动合同关系D.社会保险关系18.我国第历史上第一部劳动立法是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的(C)A.《劳动立法原则》B.《劳动法案大纲》C.《暂行工厂规则》D.《八小时工作制案》19.在劳动者各项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是(D)A.劳动就业权B.劳动报酬权C.生活保障权D.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权20.(A)明确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在依法保障职工基本权益、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健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营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B.十九大报告C.《劳动合同法》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多选题1.劳动法的作用包括(ABCD)A.确定劳动行为规范,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B.合理配置社会劳动力资源,组织社会劳动C.调节劳动报酬的支付与收入,确立报酬基本原则D.解决劳动争议,维护正常的劳动秩序2.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劳动法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对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行中国劳动法模式,是以(BD)为中心的劳动法模式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C.《劳动保障监察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3.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ABCD),上述规定是劳动制度划时代变革,是打破“铁饭碗”“大锅饭”的切实手段A.《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B.《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C.《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D.《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4. 1956年,我国制定的三大安全规程不包括(ABD)A.《工厂安全卫生规程》B.《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C.《关于沥青中毒的办法》D.《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5. 劳动法的地位依赖于(BC)的地位。
A.宪法B.劳动C.劳动者D.劳动关系判断题1.劳动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2.劳动法是典型的私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