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好大学在线MOOC生命科学发展史课件8

101****457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20MB
约69页
文档ID:46465800
好大学在线MOOC生命科学发展史课件8_第1页
1/69

《History of Life Science》走近微生物世界走近微生物世界《History of Life Science》(一)显微镜与微生物种类《History of Life Science》「二叠纪芽孢杆菌」(Bacillus Permians)1998年科学家在地底600米处发现一枚如邮票般大小的结晶盐,结晶盐包裹着水珠,科学家随后在无菌环境下将水珠从结晶盐中抽出,放在营养液试管内培养,成功地使细菌很快地苏醒过来并开始生长经过鉴定为“芽孢杆菌”科学家对结晶盐结构进行化石和辐射测试,确认这枚结晶盐是2.5亿年前形成的,从而推断出这细菌的年龄《History of Life Science》极端嗜热菌能生长在90℃以上的高温环境如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发现的古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100℃,80℃以下即失活;德国的斯梯特研究组在意大利海底发现的一族古细菌,能生活在110℃以上高温中,最适生长温度为98℃,降至84℃即停止生长;美国的J. A. Baross发现一些从火山口中分离出的细菌可以生活在250℃的环境中极端嗜热菌(themophiles)《History of Life Science》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1956年Anderson等在辐射灭菌后仍然变质的肉类罐头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微小球菌。

当用可杀死其周围的其它微生物的强烈的射线照射这种生长在肉上的细菌时,其外部形态不受任何影响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在10000 戈瑞(Gy)也就是1000 倍于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的辐射剂量下,这个菌只是放慢其生长速度,在17500戈瑞下也有35%的生存率,在30000戈瑞下还有些存活《History of Life Science》蚀固硫杆菌(Thiobacil lus concrefiuorus)《History of Life Science》人体肠道人体肠道::1000-1500种细菌,重量1-1.5kg;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人类基因组基因数量的100多倍人体是“超级生物”(宿主人体是“超级生物”(宿主+ +微生物)微生物)Nature. 2010 March 4; 464(7285):59-65. 人体皮肤人体皮肤::10000亿个细菌(人体皮肤);10万个细菌/平方厘米皮肤;吃掉100亿片皮屑/天《History of Life Science》微生物:人类的朋友微生物:人类的朋友 人及动物体内正常菌群人及动物体内正常菌群;; 生活物质生产生活物质生产; 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的的工具;工具;《History of Life Science》微生物:人类的敌人微生物:人类的敌人艾滋病;艾滋病;天花;天花;鼠疫;鼠疫;疯牛病;疯牛病;禽流感;禽流感;SARSSARS;;。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9世纪末(1894年)《History of Life Science》很早以前人们使用透镜状宝石,认识到凸透镜具有放大和矫正视力的作用13世纪末发明了眼镜16世纪制作透镜成为一种工业,第一台显微镜大约出现在1590-1609年间有人认为是汉斯詹森(Hans Janssen)和列普歇(Lippershey)有人却认为伽利略是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人晚期出现最原始的望远镜最早的显微镜只能放大最早的显微镜只能放大1010倍《History of Life Science》列文虎克列文虎克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他磨制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一生磨制了 400多个透镜,有一架简单的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倍列文虎克列文虎克 (Antoni van Leeuwenhoek,1631-1723)《History of Life Science》1674年开始观察细菌和原生动物即“非常微小的动物”1677年首次描述了昆虫、狗和人的精子1684年证明了马尔比基推测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呈真实存在的1702年细观察轮虫以后指出在所有露天积水中都可以找到微生物。

1683年《皇家学会哲学学报》上刊出由他提供的第一幅细菌绘图1680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683年《皇家学会哲学学报》第一幅细菌绘图《History of Life Science》《History of Life Science》原子力显微镜干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现在电子显微镜最大放大倍率超过300300万倍万倍, 而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率约为20002000倍倍《History of Life Science》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菌细菌放线菌放线菌蓝细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 真核生物真核生物霉菌霉菌酵母菌酵母菌蕈菌(蕈菌(xùnjùn)) 非细胞类: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病毒,亚病毒微生物的类别微生物的类别《History of Life Science》细菌细菌(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常用单位是μ m( 微米 ) 球菌杆菌螺旋菌《History of Life Science》放线菌放线菌(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抗生素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抗生素 ) 链霉菌《History of Life Science》蓝细菌蓝细菌(又称蓝藻、蓝绿藻。

含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又称蓝藻、蓝绿藻含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 《History of Life Science》支原体支原体目前已知最小的、无细胞壁、但无须依赖活细胞而能独立生活 的原核微生物《History of Life Science》立克次氏体立克次氏体是专性寄生于动物、植物活性细胞中的致病性原核微生物, 形态结构与细菌相似《History of Life Science》酵母菌酵母菌(酿酒、面包、馒头、单细胞蛋白、酵母助消化、酵母发酵)(酿酒、面包、馒头、单细胞蛋白、酵母助消化、酵母发酵)《History of Life Science》霉菌霉菌((制酱油、豆豉、腐乳、霉变、产毒素、动物致病、植物致病)制酱油、豆豉、腐乳、霉变、产毒素、动物致病、植物致病)《History of Life Science》蕈菌蕈菌xùnjùn 是指担子菌中的那些伞菌,通常称作蘑菇《History of Life Science》病毒病毒多多数病毒直径在数病毒直径在100 nm(20--200 nm),较大的为较大的为 300—450 nm,,较小的仅为较小的仅为18-22 nm《History of Life Science》(二)认识致病微生物《History of Life Science》((1 1)发酵的研究)发酵的研究19世纪30年代,大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发酵只是化学过程。

巴斯德通过研究酒精生产过程,认为发酵就是酵母的无氧呼吸过程,控制酵母的生活条件是酿酒的关键环节路易斯· 巴斯德,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巴斯德路易斯· 巴斯德 (Louis Pasteur,1822-1895)研究葡萄酒和啤酒变酸原因(乳酸杆菌污染) ,并发明巴斯德消毒法(62-65℃, 30分钟;75-90℃,保温15-16秒)观察丁酸发酵时,发现厌氧生命,提出好氧、 厌氧术语《History of Life Science》曲颈瓶实验曲颈瓶实验18641864年巴斯德在法国国家科学院报告了他的工作原定和他辩论的有名年巴斯德在法国国家科学院报告了他的工作原定和他辩论的有名的自然发生论者的自然发生论者普歇普歇撤销了辩论撤销了辩论2 2)否定了微生物自然发生学说)否定了微生物自然发生学说一切生命物质来源于生命物质!!一切生命物质来源于生命物质!!《History of Life Science》((3 3)免疫学)免疫学----预防种痘预防种痘1877年巴斯德研究了鸡霍乱时发现,凡是注射过低毒性菌液的鸡,再给它注入毒性足以致死的鸡霍乱菌,它也具有抵抗力,病势轻微甚至毫无影响。

由此,巴斯德产生了制造抗炭疽疫苗的设想,也使其成为有意识地培养制造成功免疫疫苗的第一人4 4)其他贡献)其他贡献巴斯德发现蚕“胡椒病”和肠管病的病原微生物告诉人们消灭蚕病的方法很简单,通过检查淘汰病蛾,遏止病害的蔓延,不用病蛾的卵来孵蚕这个办法挽救了法国的养蚕业《History of Life Science》德国细菌学家,曾任柏林大学教授,传染病研究所所长他开创了对由微生物、细菌等引起的传染病的研究,取得了划时代业绩,并建立了科赫学派他首次发明了细菌染色法、细菌照相法,并发现了炭疽杆菌及其预防方法而首次发现结核菌、霍乱菌更是让他名扬四海科赫科赫1、某一种微生物被怀疑是病原体时,它一定伴随着病害而存在某一种微生物被怀疑是病原体时,它一定伴随着病害而存在 2、必须能自原寄主分离出这种微生物并培养成为纯培养必须能自原寄主分离出这种微生物并培养成为纯培养 3、用已纯化的纯培养微生物人工接种寄主,必须能诱发与原来病害相同病害用已纯化的纯培养微生物人工接种寄主,必须能诱发与原来病害相同病害 4、人工接种发病的寄主内能重新分离出同一病原微生物并培养成纯培养人工接种发病的寄主内能重新分离出同一病原微生物并培养成纯培养。

柯赫准则柯赫准则科赫 (Robert Koch 1843-1910)《History of Life Science》世界上第一次发明了细菌照相法;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炭疽热的病原细菌——炭疽杆菌;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一种特定的微生物引起一种特定疾病的原因;世界上第一次分离出伤寒杆菌;世界上第一次发明了蒸汽杀菌法;世界上第一次分离出结核病细菌;世界上第一次发明了预防炭疽病的接种方法;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霍乱弧菌;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霍乱预防法;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鼠蚤传播鼠疫的秘密;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睡眠症是由采蝇传播的《History of Life Science》公元前二至三个世纪印度和中国就存在天花公元前二至三个世纪印度和中国就存在天花考古学的发现也说明早就存在某些人类病毒病在古埃及石刻浮雕中一个主考古学的发现也说明早就存在某些人类病毒病在古埃及石刻浮雕中一个主要人像就带有患过引起跛足的脊髓灰质炎的标记要人像就带有患过引起跛足的脊髓灰质炎的标记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History of Life Science》狂犬病狂犬病阿里斯多德(Aristotle)在公元前四世纪就记述了病犬的疯狂和暴怒,通过咬啮还能将病魔传给其他的动物,此病也能传染给人(人畜共患疾病),在人体上这种病常被称作恐水病。

郁金香碎色病郁金香碎色病第一个记载的植物病毒病至今荷兰阿姆斯特丹Rijks博物馆还保存着一张1619年郁金香静物画据记载在1634-1637年的荷兰,一个得病郁金香球茎竟能换来牛、猪、羊甚至成吨的谷物或上千磅的奶酪使我们知道在十七世纪就存在一种植物病毒病—郁金香碎色病 郁金香静物画郁金香静物画《History of Life Science》俄国科学家1892年从事烟草病研究工作时发现感受花叶病的叶汁,即使经过Chamberland氏烛形滤器的过滤也仍具有传染的性质这项观察提示了存在一种比以前所知的任何一种都小的病原,他认为该病是由产生毒素的细菌引起的伊万诺夫斯基伊万诺夫斯基伊万诺夫斯基 (Ivanovski,1864-1920)《History of Life Science》《History of Life Science》1898年荷兰科学家贝杰林克重复了伊万诺夫的实验,证明滤液仍有侵染性贝杰林克相信滤器阻挡住了细菌将汁液置于琼脂凝胶块的表面时,发现侵染性物质在凝胶中以适当的速度扩散,而细菌仍滞留于琼脂的表面贝杰林克认为这种侵染性物质要比通常的细菌小,并用“病毒(Vir。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