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唱念做打简编

woxinch****an2018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21MB
约89页
文档ID:44865553
唱念做打简编_第1页
1/89

第七章 唱念做打,视听盛宴——中国古代戏曲概说中国古代戏曲的含义§ 戏剧是综合性艺术 § 戏曲既作为阅读的文本存在(“案头作”), 包括剧本的情节、结构、关目、宫调、曲 牌、文辞、声韵等方面;又有着复杂的艺 术形式(“场上之戏”),包括唱、念、做、 打以及舞台布景、音乐伴奏等,是一门综 合性的艺术古代戏曲的起源§ “优孟衣冠”戏剧发展的形成期——唐代到宋金§ 唐代: § 1、燕乐——完成了中国音乐声律的大转变 ,宋元戏曲的乐调就是按照燕乐的宫调来 分配的 § 2、唐代的舞蹈有“软舞”“健舞”之分唐代著名“健舞§ 1、《剑器》,舞姿健美,气势磅礴 § 如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 爧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 §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 2、胡旋舞是唐代著名健舞,原为中亚一带 的民间舞 § 唐代除专门表演《胡旋舞》的舞伎外,杨 贵妃、安禄山、武延秀等均是舞《胡旋》 的能手 唐朝软舞§ 《春莺啭》是唐代著名“软舞” § 据《教坊记》载,“春莺啭”是高宗早晨听到 莺叫声,命乐工白明达写曲,并将这个曲 子称为《春莺啭》。

唐代参军戏§ 参军戏是中国古代戏曲形式由优伶演 变而成 § 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 § 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者名参军,戏弄 者叫苍鹘参军戏动作宋杂剧§ 宋杂剧是宋代各种滑稽表演和歌舞杂戏的 总称,是在继承隋唐参军戏和歌舞戏的基 础上,广泛吸收曲艺、歌舞的伎艺发展而 成的戏曲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买市,宋公明 全伙受招安” § 教坊司凤鸾韶舞,礼乐司排长伶官朝鬼门道,分明开说 头一个装外的黑漆幞头,有如明镜描花罗襕,俨若生 成虽不比持公守正,亦能辨律吕宫商第二个戏色的, 系离水犀角腰带,裹红花绿叶罗巾黄衣襕长衬短靿靴, 彩袖襟密排山水样第三个末色的,裹结络球头帽子,着 ■役叠胜罗衫最先来提掇甚分明,念几段杂文真罕有 说的是:敲金击玉叙家风;唱的是:风花雪月月梨园乐 第四个净色的,语言动众,颜色繁过开呵公子笑盈腮, 举口王侯欢满面依院本填腔调曲按格范打诨发科第五 个贴净的,忙中九伯,眼目张狂队额角涂一道明戗匹面 门搭两色蛤粉裹一顶油油腻腻旧头巾,穿一领剌剌塌塌 泼戏袄吃六棒枒板不嫌疼,打两杖麻鞭浑是耍 § 这五人引领着六十四回队舞优人,百二十名散做 乐工,搬演杂剧,装孤打撺个个青巾桶帽,人 人红带花袍。

吹龙笛,击鼍鼓,声震云霄弹锦 瑟,抚银筝,韵惊鱼鸟悠悠音调绕梁飞济济舞 衣翻月影吊百戏众口喧哗,纵谐语齐声喝采 妆扮的是太平年万国来朝,雍熙世八仙庆寿搬 演的是玄宗梦游广寒殿,狄青夜夺昆仑关也有 神仙道办,亦有孝子顺孙观之者真可坚其心志 ,听之者足以养其性情须臾间八个排长,族拥 着四个金翠美人,歌舞双行,吹弹并举歌的是 :朝天子,贺圣朝感皇恩,殿前欢,治世之音 舞的是:醉回回,活观音,柳青娘,鲍老儿, 淳正之态歌喉似新莺宛啭,舞腰如细柳牵风 当殿上鱼水同欢,君臣共乐 金代戏曲§ 由于南北的阻隔分为两支: § 1、在宋杂剧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院本”表演 艺术 § 2、金代流行的诸宫调,音乐为北曲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内容§ 彻底改变了故事结局,把一出始乱终弃的 悲剧改成了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纠正 了原作认为莺莺是“尤物”和称许张生始乱终 弃的行径为“善补过”的封建观念并增添了 佛殿奇逢、月下联吟、闹道场、张生害相 思、莺莺问病、长亭送别、村店惊梦等许 多情节同时,莺莺、张生、红娘、老夫 人等人物形象也立体丰满了起来,不再单 一刻板 艺术§ 善于叙述 § 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说:“《 西厢记》虽出唐人《莺莺传》,实本金董 解元。

董曲今尚行世,精工巧丽,备极才 情;而字字本色,言言古意,当是古今传 奇鼻祖举例§ 相思——[黄钟宫·出队子]滴滴风流,做为娇更柔, 更人无语但回眸料得娘行不自由,眉上新愁压旧愁天 天闷得人来彀,把深思都变作仇,比及相对待追求,见了 依前还又休,是背面相思对面羞 § § 长亭送别 ——[黄钟宫·尾]马儿登程,车儿归舍, 马儿往西行,坐车儿往东拽,两口儿一步离得远一步也 元杂剧§ 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 § 代散曲两个部分) § 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 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 剧形式 体制特点§ 1、四折一楔子——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 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 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 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 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 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 2、音乐曲调方面元杂剧以北方音乐为基础 ,因此有别称“北杂剧” ,采用的是北曲联 套的形式§ 3、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 § 男角色称末行,分正末(男主角)、副末(男配 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 § 女角色称旦行,分正旦(女主角)、副旦 (女配角)、外旦、小旦等 § 净行: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 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有男有女 ,分正净、副净 § 杂行:包括细酸(穷秀才)、孛( b ó) 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 徕儿(小厮)§ 4、主唱 § 元杂剧一般是一人主唱或男、女主角唱, 主唱的角色不是正末,就是正旦,正旦主 唱称旦本,如《窦娥冤》窦娥主唱 正末 主唱的称为末本,如《汉宫秋》,汉元帝 主唱一般来说,一剧中一人主唱到底, 这是通例但也有少数剧本,随着剧情的 发展,人物也有所变化如《赚蒯通》, 第一折正末扮张良,二、三、四折正末扮 蒯通这就出现了主唱人物的变换 § 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 谱)写成的韵文。

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 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 序都有惯例规定 §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 和舞蹈 §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 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 ;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 中的插话 §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 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关汉卿§ 号已斋(一作一斋)、己 斋叟与马致远、郑光祖 、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 家”之首 § 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 存18部其中《窦娥冤》 、《救风尘》、《望江亭 》、《拜月亭》、《鲁斋 郎》、《单刀会》、《调 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思想内容§ 可分为三类: § 1、 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 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的作品 如著名的《窦娥冤》 § 2、主要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 们在斗争中的勇敢和机智作品带有更多的喜剧 意味其中以《救风尘》为最有代表性 § 3、歌颂历史英雄的杂剧,以《单刀会》的成就 为最突出。

《感天动地窦娥冤》《单刀会》§ 1、全名《关大王单刀会》或《关大王独赴 单刀会》 § 2、剧本写三国时关羽凭借智勇单刀前赴鲁 肃所设宴会,最终安全返回的故事全剧 共四折关羽形象§ 勇武非凡、胆略超群、智慧过人 《西厢记》§ 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 著名杂剧作家,《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 年间(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 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 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 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 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思想内容§ 首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 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 § 其次,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 功名利禄之上目录§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 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 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 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 第五本 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崔莺莺夜听琴§ 红娘教张生以琴为具与礼不可逾的千金小 姐莺莺通表信息,此前,双文与张生已有“ 惊艳”一面,隔壁“酬韵”一番试探;“琴心”一 折,是促其下决心,后来才有“酬简”一事, 阴阳和合。

莺莺芳心大动,是自听琴始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然后则知红娘之教张生以琴心,其意真非欲张生 之以琴挑双文也,亦非欲双文之于琴感张生也, 其意则徒以双文之体尊严,身为下婢,必不可以 得言夫必不可以得言,而顷者之诺张生,将终 付之沉浮乎?又必不可忍,而因出其阴阳狡狯之 才,斗然托之于琴,而一则教之弹之,而一则教 之听之教之听之而诡去之,诡去之而又伏伺之 ,伏伺之而得其情与其语,则空如其出,而使莫 得赖之,夫而后缓缓焉第228页) 明清传奇§ 明代初叶,在北曲杂剧衰落的时期, 南戏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吸收 了北曲杂剧的某些优秀成分,逐渐演 进到了传奇的阶段,从而开创了我国 戏曲史上以传奇为主的新时期传奇演出盛况明传奇代表作《浣纱记》四十五出梁辰鱼《浣纱记》王世贞《鸣凤记》 四十一出李开先 《宝剑记》52出汤显祖§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牡丹亭》§ 《紫钗记》§ 《邯郸记》§ 《南柯记》 “临川四梦”青 春 版 牡 丹 亭55折变为29折《牡丹亭还魂记》§ 《牡丹亭》在思想上与《西厢记》有类似 之处,但是,《西厢记》是先情后欲,《 牡丹亭》则是先欲后情;《西厢记》描述 的是情感的自然发展,更多的是表达“愿普 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而《 牡丹亭》则特别突出了情(欲)与理(礼 )的冲突,强调了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

这种不同,是时代的差异造成的 杜丽娘(沈丰英饰)§ 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 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 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 执着她为情而死, 为情而生她的死, 既是当时现实社会中 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 真实结果,同时也是 她的一种超越现实束 缚的手段 柳梦梅(俞玖林饰)§ 柳梦梅是一个富有才 华的青年,但又存在 着较浓厚的功名富贵 的庸俗思想他在爱 情上确是始终如一的 他始终相信自己和 杜丽娘的行为是正确 的,理直气壮,义正 词严这种性格于杜 丽娘交相辉映,使他 们的爱情发出了更大 的光彩 艺术特色§ 沈德符《顾曲杂言》说:“《牡丹亭梦 》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 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 ,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 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 生活和表现人物§ 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 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 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 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 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 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 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 三是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全剧 采用抒情诗的笔法,倾泻人物的情感另 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 语言风格这些特点向来深受肯定一些 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表现出很 高的艺术水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