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降水和降水分布.

我**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34MB
约21页
文档ID:117870429
降水和降水分布._第1页
1/21

降水 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 降水的主要类型: 降水的分布规律: 时间(季节)分布: 空间(纬度)分布: 等降水量线: 降水的空间分布 •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 大陆西岸降水少 • 3.在中纬度(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 • 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 5.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一.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 1.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 动力条件动力条件 凝结核 低纬流向高纬 物质条件物质条件 水汽来源 导致空气中水汽 达过饱和并继续降温 气流抬升运动 水滴增大到能够下降到地面 降水的形成过程,就是云滴增大为雨滴、雪花 或冰雹的过程 类型 图示 暖湿空气 上升原因 降水特征分布地区 上升运 动形式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强烈 受热 上升 受地形 阻挡爬 升 沿锋面 抬升 辐合 旋转 上升 受热 赤道地区 我国夏季 午后 山区 迎风坡 中纬地区 我国东部 夏秋季节 的降水 低纬大陆 东部 夏秋季节 的台闽粤 热力 对流 动力 抬升 动力 抬升 热力对 流 动力抬 升 热 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 赤低 副低 副高 极高 (多) (少) (少) (多 ) (多) (少 ) (少) 909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55 35 25 70 0 西部 大陆内部 东部大气环流 夏 冬 季节移动 大陆气团 全年多雨,降水量大,约在2000 mm以上 5-10月多,700-1000 mm 全年少雨 全年少雨,1500 mm 800--1500 mm 冬雨,300--1000 全年湿润 700-1000 mm 全年降水极少 什么样的风容易导致降水? 1、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2、风从低纬吹向高纬 500-1000mm温带 亚热带 寒带 亚寒带 热带 10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降水量线的基本特征 • 同线同值 • 同图等距 • 等降水量线密集,表示降水地区差异大;等降水量线 稀疏,表示地区差异小。

•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若凸向高值区,则表示该地降 水量低于两侧同纬度地区; 弯曲的等降水量线若凸向 低值区,表示该地降水量高于两侧同纬度地区 ) • 大于大值;小于小值两条等值线中间出现闭合等 值线时) 线内降水多:山地迎风坡(例:祁连山) 等降水量图 等降水量线 概念 数值(中国等降水量线图中的400、800mm线) 形状 疏密 走向(或弯曲) 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 呈闭合形状(内陆盆地或山地) 判读 地区的降水差异 密集:差别大 稀疏:差别小 海陆位置及影响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递减 判断迎(背)风坡(沿海)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内陆地区:呈闭合状态 线内降水少:闭塞内陆盆地(例:柴达木盆地) 等降水量线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地形、大气环流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自沿海向内陆递减, 主要应用: 1、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2.判断主要影响因素 ①海陆因素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降水量受地形(山脉)影响 。

山脉A迎风坡,降水量大;山脉B背风坡,降水量小 ②地形因素 ③洋流因素 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 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 ④大气环流的影响 季风环流: 夏季风控制,降水多; 冬季风控制,降水少;若冬季风跨越辽阔的海洋,并有地 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也可能多 三圈环流: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 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若受地形的抬升作用,降 水更多; 大陆东岸受信风带控制,若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多 3.判断内陆地形 A地处于伊犁河谷的天 山迎风坡;B地则位于 地形封闭的吐鲁番盆地 ,因此A地降水大于B 地 城市有“雨岛”效应,则等降水量线越往城市 中心,数值越大 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盛行上升气流;多 凝结核;高大建筑物阻滞天气系统等 4、判断城市影响 (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 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 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图中大陆西岸的等温线和 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为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参考答案:(1)A处受副高控制,寒流经过,降 水很少;B处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雨较多 ;C处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位于山地迎风坡, 降水很多。

2)南北延伸 海陆位置、地形 该类图一般结合图中信息和题干信息以及教材中影响降 水的因素进行分析,抓住宏观趋势和微观特殊地区,分析找 出判断规律如下所示: 1.宏观看趋势 (1)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等 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反之则较 小 (2)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 (3)判断海陆分布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数值从 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降水多的区域表示沿海,反之表示内 陆我国由东向西离海洋越远,到达的水汽越少,降水也相 应递减 2.微观看特殊 (1)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如果某一地区 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 坡,反之为背风坡 (2)闭合的等降水量线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 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 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 读 (3)城市降水量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 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 核多,故降水多(“雨岛效应”) 读图读图 “我国东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线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图”,回答问题问题 。

⑴左图为图为 ______________(1、7)月等温线线,判断理由是 _____ ⑵比较图较图 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⑶比较图较图 中①、③两地的该该月平均气温大小,并分析原因 (3)12,因1为武夷山迎风坡 台湾是个美丽的宝岛,也是个富饶的宝岛读台湾省年平均气温、年 平均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从图中选择一种气象要素,说明该气象要素 的分布规律,并解释成因(10分) [典例分析]——全国名校模拟等值线试题汇编 降水分布规律: 年平均降水量大(2分) 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岛的东北部和中 部为多雨中心(2分) 成因: 东部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大(2分), 西侧为背风坡(2分), 东北和中部多地形雨(2分) 读美国等年降水量线分图(单位:mm),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描述美国西部沿海地区等降水量线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 其原因 (1)特点:美国西部沿海地区等降水量线从沿海向内陆迅速递减、自北部向 南部降水递减,等降水量线分布密集,与海岸线大致平行 原因: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影响,从海洋上带来暖湿气流受沿 岸山脉阻挡,在西侧迎风坡形成丰富的地形雨,而东侧背风坡则少雨;沿 岸南部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降水偏少。

例5:读某地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空:图3中M是 海峡,通过该海峡主 要的运输物资是 2分) (2)简要说明图3中Q地区降水量分布特点和原因 8分) (1)霍尔木兹 石油 (2)降水量多于周边地区,垂直差异显著;Q地为喜马拉雅 山区,位于夏季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山地地形 相对高度大,导致降水量的垂直分异明显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