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际分工理论ppt课件.ppt

资****亨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17MB
约92页
文档ID:124778738
国际分工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1/92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2 1 2 1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 l国际分工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 分工 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 国 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 果 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2 1 1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l萌芽 l形成 l发展 l深化 1 1 萌芽时期 萌芽时期 16世纪 18世纪中叶 1 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地理大发现后工 厂手工业兴起 葡萄牙 西班牙 荷兰 英国 2 分工形式 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分工 3 商品结构 奢侈品 奴隶 工业原料 食品 2 2 形成阶段 形成阶段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后半期 1 原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 2 分工形式 英国为中心的宗主国 工业国 与殖民地 农业国的分工 3 商品结构 从奢侈品 大宗产品 丝绸 香料 茶叶比重下降 纺织品 煤炭 钢铁 农业原料增长 英国成为国际分工中心英国成为国际分工中心 世界的五分之一是我们的资源的进贡者 北美大 平原和俄国是我们的谷物种植园 芝加哥和傲德赛 是我们的粮仓 加拿大和波罗地海的诸国是我们的 森林 我们可在澳洲牧羊 我们可在美洲牧牛 秘 鲁把他们的白银提供给我们 加利福尼亚和澳洲把 自己的黄金提供给我们 中国人为我们种茶 印度 把咖啡 茶叶和香料运到我们的海岸 法国和西班 牙是我们的葡萄园 地中海沿岸是我们的果园 我 们从北美合众国以及其他国家获得棉花 l 英 史丹莱 杰温 斯 3 3 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1 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 2 分工形式 a 一组 英 法 美 德 宗主国 工业国与殖民地 农业国的垂直分工 b 宗主国间的水平分工 3 商品结构 工业品与工业原料的贸易 工业品之间的贸易 4 4 深化阶段 深化阶段 二战后至今 1 原因 葡萄牙 西班牙 荷兰 英国 2 分工特点 一 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迅猛发展 居 一 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迅猛发展 居 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 原因 l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产业细分和现代工业品 的高技术要求 l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推动 l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部门的分工是 脑 和 手 的分工 发达国家获得了国际贸易 的主要利益 中国从芭比娃娃中获得贸易收益中国从芭比娃娃中获得贸易收益 二 产业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转变为产 业 产品内部的国际分工 l内部分工更加精细 l产品的差异化导致同一类产品的内部交易 8 8家日本厂商生产机身 机门和机翼 家日本厂商生产机身 机门和机翼 1 1家新加坡厂商供应机头和起落架家新加坡厂商供应机头和起落架 3 3家意大利公司供应机翼阻力板家意大利公司供应机翼阻力板 波音777飞机有500 个零件 由全球545 家供应商生产 40年前 为了打破美国垄断世界航空制造业的 市场格局 欧洲四国联合创建了空中客车公司 Airbus 2003年空中客车在全球的交付量首次 超过竞争对手 跃居成为世界头号民机制造商 14 法国航宇公司生产含驾驶舱的机头段 中机身下半 部分和发动机挂架 并负责最后总装 英国航宇公 司生产机翼主体 德国空中客车工业公司生产机身 其余部分和垂尾 荷兰福克 联合航空技术公司 现福克公司 生产机翼前后缘和各活动翼面 西班 牙航空公司生产客舱门 起落架舱门和平尾 在这个欧洲最大的工地上 至少有1万人在工作 2004年5月7日 在 法国西南部城市图卢兹 空中客车公司总部 法 国总理拉法兰在空中客 车A380总装庆祝仪式上 发表讲话 当天 世界 上最大的客机空客A380 开始总装 该公司称 空客A380将于2005年首 飞 2006年投入运营 世界上最大的客机开始总装 大块头A380从中国起航 u南京金陵造船厂正在建造一 艘用于A380部件运输的滚装船 2011年2月底为该船举行了 命名仪式 该船于2011年4月 交付 u空中客公司高级副总裁兼空 中客车公司总裁博龙说 世 界各地的供应商积极参与了 A380的研制 中国也为此做出 了令人瞩目的贡献 中国参与 A380项目 为空中客车与中国 的工业合作开启了新篇章 中国为中国为A380A380制造运输船制造运输船 17 2 1 2 2 1 2 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 1 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 性因素 2 国际生产关系的性质 3 上层建筑对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推 进或延缓的作用 4 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5 跨国公司的发展是推动当代国际分工的重 要力量 因素因素1 1 社会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 它是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 1 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 各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 的地位 3 生产力水平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形式 广度 和深度 4 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 l资源性产品 初级加工品 工业制成品 零部件 技术 服务 因素因素2 2 国际生产关系的性质国际生产关系的性质 l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 各国在世界 物质材料的生产 分配 交换 和消费中的 各种经济关系 l社会主义性质的国际分工具有互助互利的基 本特点 l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则必然存在剥削 掠夺和 不平等交换 因素因素3 3 上层建筑上层建筑 l政府 军队和各种组织机构等具有能动的反 作用于上层建筑的力量 l发达国家有时会利用他们所拥有的各种重要 的国际经济组织 如世界银行 世界贸易组 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来影响一些国家在 国际分工中的作用 因素因素4 4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l自然资源 如气候 土地 矿藏等 l它是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例如 中东的石油 沙特阿拉伯 因素因素5 5 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 l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物质生产状况 促进新的生产部门和新产品的出现 l跨国公司资产雄厚 规模巨大 控制着国际市 场上的不少重要行业 2 1 3 2 1 3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作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作 用用 国际分工的三种类型 1 垂直型国际分工 指经济发展水平不 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 主要指发达国家 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业 矿业的分 工 2 水平型国际分工 指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 发达国家之间的专业化生产与协作 是发达 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 3 混合型国际分工 是指垂直型与水平型混 合起来的国际分工 第二节第二节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理论重商主义对外贸易理论 按历史顺序按历史顺序 重要的国际分工理论如下重要的国际分工理论如下 l 绝对优势理论 l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l 比较优势理论 l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赫 俄理论 l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l新国际贸易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 l 产业内贸易理论 l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第三节 第四节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 一 一 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二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 一 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一 产生背景 l亚当 斯密 Adam Smith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 始人 代表作 1776年出版的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 的研究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简称 国富论 l在 国富论 中 亚当 斯密通过对国家和家庭进行对 比来描述国际贸易的必要性 他认为 既然每个家庭都 认为只生产一部分它自己需要的产品而用那些它能出售 的产品来购买其他产品是合算的 同样的道理应该适用 于每个国家 l时代 18世纪 英国正处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 过渡时期 l评价 被尊称为 现代经济学之父 自由企业的守 护神 二 主要内容 l原理 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 适于某些特定 产品的生产条件 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 这叫 做绝对利益原则 又称绝对优势说 他认为各国 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别 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 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 工的基础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 绝对 优势 的产品 进口不具有 绝对优势 的产品 其结果比什么都生产更为有利 假设前提假设前提 p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 它们只生产两种产品 此即 所谓的两个国家 两种产品模型或2 2模型 p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 劳动 p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 存在着劳动生 产率上的绝对差异 p给定生产要素的供给量 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 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p规模报酬不变 p完全竞争市场 p无运输成本 p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l绝对优势的来源 自然禀赋优势 一国在地理 环境 土壤 气 候 矿产等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 这是天赋的优势 获得性优势 生产者后天具有的技能技巧方面 的优势 l 一国的自然优势和后天获得的优势又总是体现 为生产某产品的成本优势 即该国生产特定商品的 实际成本绝对地低于其他国家所花费的成本 因此 这个理论又称 绝对成本说 Absolute Cost l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办法 1 用劳动生产率 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 出率来衡量 产品j的劳动生产率可用 来表示 其中Qj是j产品的产量 L是劳动投入 一 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 产率 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2 用生产成本 即用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 的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 单位产品j的生产成本 劳动使用量 可用 表示 如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 一国单位产量 所需的要素投入低于另一国 该国在这一产 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l l 绝对优势示例绝对优势示例 国际分工前国际分工前 国家酒产量所需劳动人数 人 年 毛呢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 人 年 英国1120170 葡萄牙1801110 按照判断绝对优势的方法 我们判断两国各 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p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 两国的劳动生产率 Qj L 国家 酒 人均产量 毛呢 人均产量 英国 1 120 0 008 1 70 0 014 葡萄牙 1 80 0 0125 1 110 0 009 p从生产成本的角度 前一页表结果 单位产量投 入的成本 L Qj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发现 英国在生产毛呢上具 有绝对优势 葡萄牙在生产酒上具有绝对优势 两国 开展国际分工 专门生产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即葡萄牙专门生产酒 英国专门生产毛呢 国际分工后国际分工后 国家 酒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 人 年 毛呢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 人 年 英国 120 70 70 2 7 190 葡萄牙 110 80 80 2 375 190 l贸易利益 1 分工后两种产品的总产量都增加了 这显然是生产 水平提高的结果 2 提高了消费水平 假定英国用1单位毛呢换葡萄牙1 单位酒 则英国酒和毛呢的消费量分别为1单位和 1 7单位 葡萄牙酒和毛呢的消费量分别为1 375单 位和1单位 都比分工前增加了 3 节约了社会劳动 三 理论评价 科学成分 非科学成分 u积极意义 亚当 斯密第一次运用劳动价值论说明了国际贸易 的基础和利益 深刻地指出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 巨大意义 为科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建立做出了可贵的 贡献 u局限性 该理论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的现象 即 至少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 才能参 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并从中获得利益 而在生产上并 不具有优势的国家能否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 能否 获得利益 斯密的理论并没有回答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地域间 由于落 后国家和地区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均显著低于 先进国家和地区 用绝对利益原则作指导 前 者就只好闭关自守 避开同后者的经济交流了 这种情况与以后的生产力布局和国际贸易的 发展实况不一致 历史典故 田忌赛马历史典故 田忌赛马 l 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 设重金赌注 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 可分为 上 中 下三等 于是孙膑对田忌说 您 只管下大赌注 我能让您取胜 田忌相信 并答应了他 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注 比赛即将开始 孙膑说 现在用您的下 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 拿您的上等马对付 他们的中等马 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 等马 三场比赛完后 田忌一场不胜而两 场胜 最终赢得齐王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